美軍濱海戰鬥艦問題多,台灣若要接手該如何思考? | 王臻明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美軍濱海戰鬥艦問題多,台灣若要接手該如何思考?

美國首艘自由級濱海戰鬥艦自由艦(USS Freedom)已於2021年除役。圖為2013年自由艦停泊在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 圖/美聯社
美國首艘自由級濱海戰鬥艦自由艦(USS Freedom)已於2021年除役。圖為2013年自由艦停泊在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 圖/美聯社

近日傳出台灣有可能購入美軍剛退役的軍艦,以加速補強戰力,被討論到的包括配備神盾戰鬥系統的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Ticonderoga class)與濱海戰鬥艦(Littoral Combat Ship, LCS)。雖然國防部對於接手濱海戰鬥艦一事,持保留態度,卻已引起非常多的討論。

關鍵原因在於多數看法都認為,濱海戰鬥艦並不是一個成功的計畫,有許多問題,包括遲遲無法獲得完整作戰能力,機械故障也時有所聞。導致最早下水服役的數艘濱海戰鬥艦,才服役十年多,就已經退役,台灣未來若引進這批濱海戰鬥艦,有可能變成燙手山芋。

不過,濱海戰鬥艦絕非一無可取,美國海軍仍在持續興建中,已服役的濱海戰鬥艦也被部署到世界各地,執行戰備任務。國內也有贊成的意見,認為這是海軍暫緩興建下一代飛彈巡防艦以後,值得考慮的替代方案。這些看法都非常有建設性,也言之成理,國軍可以仔細評估。

在台灣取得共識之前,進一步來檢視濱海戰鬥艦的發展歷程,瞭解當初美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構想,與不斷出現狀況的可能原因,或許更能深入問題的核心。將來台灣如果真的選擇這批艦艇,也能知道如何著手改進,以避免這些問題再次出現。

圖為2019年獨立級濱海戰鬥艦塔爾薩艦(USS Tulsa)服役典禮。 圖/美聯社
圖為2019年獨立級濱海戰鬥艦塔爾薩艦(USS Tulsa)服役典禮。 圖/美聯社

後冷戰局勢催生濱海戰鬥艦

濱海戰鬥艦的出現,肇因於冷戰結束後,蘇聯海軍也一起瓦解,暫時沒有敵國可以挑戰美國在大洋上的霸權。許多專家認為,美國海軍接下來要面對的海上衝突,會是與中小型的海軍在沿海淺水區作戰,美國海軍的遠洋艦隊反而不利行動。

再加上美國國會希望在冷戰結束後,削減龐大的艦隊,多款巡防艦、掃雷艦、巡邏艦也接近退役年限。因此美國海軍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計畫,希望設計一款噸位較小、吃水淺、機動性高、造價又相對便宜的通用艦體,再搭配模組化設計,能快速更換艦上人員、武器系統與偵蒐裝備,執行反艦、反潛、掃雷、特戰等各種任務。

美軍在讓廠商競標時,常會選擇一個較保守的方案與一個較前衛的設計,如美國空軍在發展先進戰術戰機(ATF)時,參與競爭的YF-23與YF-22,聯合打擊戰機(JSF)計畫中的X-32與X-35,都是很好的例子。

上:波音X-32B模型機;下:洛克希德.馬丁X-35B模型機。 圖/維基共享
上:波音X-32B模型機;下:洛克希德.馬丁X-35B模型機。 圖/維基共享

濱海戰鬥艦也一樣,除了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推出的傳統艦體構型外,還有通用動力團隊所設計的三體船(Trimaran)構型。三體船的特點是擁有細長的艦艏,阻力較小,卻有寬廣的後飛行甲板,同時噪音小,抗戰損能力強,因此受到青睞,但這種前衛的設計也有結構較複雜、艦內空間較小等缺點。

由於濱海戰鬥艦是一個全新概念,又採取特別的模組化設計,美國海軍想要分散風險,也希望加快建造速度,來汰除過於老舊的現役艦艇,所以同時採用了洛克希德.馬丁與通用動力的方案。前者稱為自由級(Freedom class)濱海戰鬥艦,舷號為單數,後者稱為獨立級(Independence class)濱海戰鬥艦,舷號為雙數。

兩款濱海戰鬥艦都由基礎系統與任務模組所組成,基礎系統包括艦體與基礎的航行裝備,有固定的船員操作,但任務模組可以隨時更換,連同操作任務模組的船員,能依任務需求,配屬在不同的濱海戰鬥艦。

圖為獨立級濱海戰鬥艦查爾斯頓艦(USS Charleston)。 圖/美聯社
圖為獨立級濱海戰鬥艦查爾斯頓艦(USS Charleston)。 圖/美聯社

為什麼濱海戰鬥艦問題叢生?

各種任務模組的裝備與性能如何,過去已有許多報導介紹,不再贅述,比較值的討論的是為什麼濱海戰鬥艦會出現這麼多問題。就目前美軍對濱海戰鬥艦服役情況所做的檢討,第一個問題是濱海戰鬥艦於設計之初,希望大幅降低操作成本,而人力成本是所有支出中最高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兩款濱海戰鬥艦都大量採用最新的自動化科技,以機械來取代水手。但服役後才發現,在海上航行還是需要充足的人手,來進行一些瑣碎工作與傳統任務。人力不足導致船員太過疲憊,訓練無法落實,而產生不必要的事故。

其次是自動化科技,在短時間內的測試都很可靠,但長時間在海上航行,惡劣的海洋環境,會讓這些自動化系統的故障頻率大幅增加。由於多數自動化系統都較傳統的船舶輪機裝備複雜,不易維修,更曝露了人力不足的問題。

濱海戰鬥艦還率先採用了許多新型複合材料,有些在經歷多年惡劣海洋環境的摧殘後快速老化,造成了艦體損壞,嚴重的甚至難以修復,也造成首批下水的濱海戰鬥艦被迫早早退役。同時為了遷就模組化設計,方便快速更換任務模組,艦體也變的更複雜、更脆弱,都成為濱海戰鬥艦的弱點。

濱海戰鬥艦還率先採用了許多新型複合材料,有些在經歷多年惡劣海洋環境的摧殘後快速老化,造成了艦體損壞,嚴重的甚至難以修復,也造成首批下水的濱海戰鬥艦被迫早早退役。圖為自由級濱海戰鬥艦密爾瓦基艦(USS Milwaukee)。 圖/美聯社
濱海戰鬥艦還率先採用了許多新型複合材料,有些在經歷多年惡劣海洋環境的摧殘後快速老化,造成了艦體損壞,嚴重的甚至難以修復,也造成首批下水的濱海戰鬥艦被迫早早退役。圖為自由級濱海戰鬥艦密爾瓦基艦(USS Milwaukee)。 圖/美聯社

另外一個嚴重的錯誤,在於低估人員的磨合時間。理論上,當任務模組被安裝到某一艘濱海戰鬥艦時,操作任務模組的船員,才會一併登艦。雖然平日有模擬訓練,但人畢竟不是機器,無法規格化。每一組操作任務模組的船員,在登艦以後,都必需花費一段時間,與艦上的原有船員磨合,而不像機器,可以在安裝後就立即順暢運作。

這種看似非常節省資源又聰明的模組化設計,反而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成本。而且操作任務模組的人力,一樣不足,將艦上人員區分成兩個系統,更讓人力難以互相支援。

最後一個讓濱海戰鬥艦承受大量批評的原因,在於各個任務模組的發展速度十分緩慢,有很長一段時間,已下水的濱海戰鬥艦只有薄弱的武裝。在濱海戰鬥艦的各種負面消息不斷傳出後,也影響了美國國會與海軍繼續研發任務模組的信心。

最後甚至導致反潛作戰模組被取消,未來欠缺的反潛戰力,將由新一代的星座級巡防艦(Constellation class )來取代。至於掃雷模組採用了最新穎的水下無人載具,來做為搜索與摧毀水雷的工具,雖然能讓濱海戰鬥艦不必冒險進入雷區,但掃雷效率也受到不少質疑。

圖為星座級巡防艦模擬圖。 圖/取自美國海軍網站
圖為星座級巡防艦模擬圖。 圖/取自美國海軍網站

接收濱海戰鬥艦?台灣該如何思考?

在瞭解濱海戰鬥艦的各種問題後,如果台灣真的要接收這批艦艇,或許可以考慮放棄更換任務模組的作業方式,讓擔任反艦、反潛、掃雷任務的濱海戰鬥艦不必轉換角色,以達到人員互相熟悉的目標。

或是承認台灣沒有快速轉換任務模組的能力,制定一個轉換任務模組所需要的充足時間,進行人員訓練,在有絕對必要時才進行轉換。同時儘可能改裝艦內空間,以補充人力,畢竟台灣海軍的主要任務是近海防禦,不像遠洋海軍出海的時間極長,稍微減少船員的居住空間,不適程度可以用限制出海天數來降低。

至於艦體的保養維修問題,也可以用一樣的方式來防範。一方面濱海戰鬥艦服役前期陸續出現的情況,美軍多數都已找到解決之道,另一方面,台灣海軍艦艇多數在近海活動,可以較頻繁進港檢修,儘量避免長時間航行可能會出現的諸多耗損。也可以在事前,就選擇傳統構型的自由級濱海戰鬥艦,不要引進三體船構型、設計較為複雜的獨立級濱海戰鬥艦。

台灣海軍艦艇多數在近海活動,可以較頻繁進港檢修,儘量避免長時間航行可能會出現的諸多耗損。圖為基隆級驅逐艦基隆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海軍艦艇多數在近海活動,可以較頻繁進港檢修,儘量避免長時間航行可能會出現的諸多耗損。圖為基隆級驅逐艦基隆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整體來說,台灣海軍目前仍在使用老舊的濟陽級巡防艦,掃雷部隊也急需汰換,雖然濱海戰鬥艦可能有不少問題,但仍比繼續使用已服役多年的艦艇要安全。

讓濟陽級巡防艦儘快退役與補強掃雷部隊,是現在台灣海軍的當務之急,雖然之前已從美國購入兩艘剛退役的派里級巡防艦,並開始籌建反潛構型的輕型巡防艦,但能否完全取代濟陽級的角色,其實不無疑問。

國軍可以評估,輕型反潛巡防艦所採用的反潛裝備,是否可以轉移到濱海戰鬥艦上,或接手發展未完成的反潛任務套件,以強化反潛戰力。在新型獵雷艦的弊案爆發後,至今海軍仍未提出任何替代方案,也是令人憂慮的問題,利用接手濱海戰鬥艦,來解決這個棘手狀況,未嘗不是一個解套的契機。

圖為執行任務中的自由級濱海戰鬥艦。 圖/取自美國海軍臉書
圖為執行任務中的自由級濱海戰鬥艦。 圖/取自美國海軍臉書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