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無人機的後勤發展與應用,台灣如何借鏡? | 全球防衛雜誌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美中無人機的後勤發展與應用,台灣如何借鏡?

圖為一名美軍士兵正在操作偵察用黑色大黃蜂3無人機。 圖/美國陸軍
圖為一名美軍士兵正在操作偵察用黑色大黃蜂3無人機。 圖/美國陸軍

國軍事競爭優劣取決於戰略規劃競爭,科學化戰略規劃可明確律定戰略目標及整體佈局規劃、分配戰略資源,以致有效掌握致勝契機。2017年美軍為了有效發展「馬賽克作戰」,故開發多項無人機項目,無人機作為新時代空中戰力,具備:

  1. 為有效供給長久情、監、偵力與精準、即時火力支援。
  2. 具無接觸、零傷亡及遠程作戰等特質。

在結合作戰需求與相關技術進步下,各國針對無人機開發與應用越來越重視,進而成為軍事競爭之熱點,尤其是俄烏戰爭都以無人機作為偵察攻擊用途使用,但無人機應用能否擴大至後勤?以下以美中兩大國為例。

美軍無人機發展與後勤應用

美軍在1950年代使用「火蜂」無人偵察機(AQM-34 Firebee)是作為武器訓練與測試用的靶機,並於1960年代,越戰時運用「火蜂」無人機進行軍事偵察作為。另美軍於科索沃(1999年)、伊拉克(2003年迄今)與阿富汗(2001年迄今)作戰使用MQ-1掠奪者無人攻擊機(MQ-1 Predator),後續延生為MQ-1C灰鷹式攻擊機(2004年)與發展MQ-9死神式偵察機(2002年),均用於軍事偵察與攻擊使用。

除了前述中、大型無人機,美軍為了單兵偵察操作,發展了黑色大黃蜂3無人機(Black Hornet III)、狼蛛鷹無人機(RQ-16)、渡鴉式無人偵察機(RQ-11)及美洲獅無人機(RQ-20)等微型無人偵察機。美軍為了增加無人機後勤使用性,於2022年10月中旬與卡曼公司(Kaman Air Vehicle)簽署共同發展中型旋翼無人機,用於海軍補給品配送作業。每台可負載362公斤(800磅)補給品,距離可達926公里(500海浬),這顯示無人機其實可有效快速載運補給品。

圖為美軍MQ-9死神式偵察機。 圖/美聯社
圖為美軍MQ-9死神式偵察機。 圖/美聯社

解放軍發展與後勤應用

解放軍無人機發展可追溯至幾十年前,第一架無人機為Lavochkin La-17於50年代從蘇聯引進,一開始做為靶機使用。後來,1965年解放軍第一架自製無人機長空一號,作為地對空及空對空導彈訓練與測試之靶機。1960年代解放軍擊落美軍「火蜂」無人偵察機數架,由北京航天大學採逆向工程進行修復,並於1970年採仿製軍「火蜂」無人偵察機,命名為無偵5號(WZ-5),用於越戰偵查任務。

1984年使用米格-15改裝成為靶——五乙靶機,用於防空武器測試。接續,解放軍鎖定於無人機可自主導航、飛行與返航等功能,更進一步發展多用途無人機。解放軍針對後勤無人機運用,於2018年1月初,結合京東與順豐等兩大物流公司,進行「軍民融合」無人機後勤補給演練,實施料件空投(補給品補給)與抗凝血清配送(醫療支援)等任務。

圖為解放軍無偵-8無人機。 圖/美聯社
圖為解放軍無偵-8無人機。 圖/美聯社

無人機軍事用途研析

依美軍The PLA's Unmanned Aerial Systems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for Logistics Applications等書,無人機軍事用途區分為:

  1. 武器測試與訓練:2018年解放軍海軍於南海演習使用無人靶機進行模擬導彈攻擊演練,提升實戰訓練。
  2. 武器測試與訓練:2018年解放軍海軍於南海演習使用無人靶機進行模擬導彈攻擊演練,提升實戰訓練。
  3. 監視偵查:解放軍使用無人機支援戰場偵蒐能力,可增強複雜環境中戰況感知能力。
  4. 瞄準與戰損評估:無人機可進行重要攻擊目標鎖定與戰損評估,內含指揮砲兵及超視距(enabling over-the-horizon, OTH)導彈瞄準。並整合於解放軍指揮資訊系統,從戰術火力至精準打擊,無人機可增強解放軍火力精準度。
  5. 數據中繼傳輸:於空間能力受損狀況下,解放軍可運用不同類型無人機進行數據中繼傳輸,我國雷虎T-200具有數據中繼傳輸能力。
  6. 資訊戰:運用無人機進行資訊戰,特別展開電戰反制時,於資訊化戰場取得戰爭優勢。
  7. 壓制敵軍防空系統:運用反輻射(anti-radiation)無人機,輔助壓制敵軍防空系統,另外,應用無人機群採取自殺方式攻擊敵防空系統或高價值目標。例如,改裝殲6無人機長駐於福建連城機場,若台海衝突之際,直接攻擊我國高價值目標。
  8. 察打一體:解放軍部分高階無人機針對「察打一體」進行優化,可攜行多種精準打擊之武器裝備,並用於武裝衝突與反恐場景,高階無人機可用於「遠距離」作戰中的力量投射(power projection)。為使解放軍具有「長臂反擊」能力,海軍會使用艦載無人機攻擊美軍航空母艦或我軍東沙群島。
  9. 後勤補給:無人機具快速、準確性和靈活性等優勢,針對緊急料件或補給品可直接採取小群多路方式,有效配送至單位。

圖為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展示解放軍無人機。 圖/美聯社
圖為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展示解放軍無人機。 圖/美聯社

台灣無人機發展可能

鑒於無人機可適應各種環境與高風險地區補給任務,並且降低人員傷亡、運送快,定位準等優勢,針對現行城鎮作戰與後勤補給配送,以及參考美中發展,台灣無人機發展方向可更為廣泛:

  1. 補給車隊先鋒:運用武裝無人機作為車隊先鋒,先行偵察是否有敵人潛伏,提供相關情資對敵人進行攻擊或壓制,確保補給車隊安全。
  2. 道路監控:是將無人機設置於補給路線中某路口進行監控,舉例美軍派遣三架灰鷹無人機執行主補給路線道路監控,可以覆蓋整體20%道路面積,每兩個小時監控間隔,三十分鐘內可以即時反應狀況。
  3. 油管監控:若巡管人員較少狀況下,無人機可針對營外油管進行巡管作業,美軍於沙漠風暴之際,派遣武裝無人機針對臨時架設油管與加壓站進行防護監控,避免油料輸送不中斷。
  4. 前支點防護:前支點內含一、三、五類補給點、保修收集站等,將內含全動態感應器無人機放置前支點上空,提供即時監控,若有敵接近,可適時警告或立即攻擊,確保前支點安全。
  5. 補給品配送:針對道路中斷或狀況險峻時,可派遣中型旋翼無人機載運補給品至前線,以維持戰鬥持續力與生存持續力。
  6. 醫療支援:可參考美軍瞬時方案,運用無人機搭載血漿(清)與醫療補給品配送至前線,給予傷患救助,進階發展中型無人載具搭配AI演算法與技術,將受傷官兵後送救治。

台灣無人機發展,仍須國內相關產業與中科院整合,國軍後勤單位作好無人機系統規劃與效益後勤,同時建立操作、保養人員持續培育機制與保修備料預判需求,並依作戰需求來撥交裝備至合適單位,最後將操控與通訊系統整合於C4ISR系統,才能真正發揮效益。

圖為台灣中科院展示的銳鳶無人機。 圖/美聯社
圖為台灣中科院展示的銳鳶無人機。 圖/美聯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