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木舟與SUP風潮背後:如何避免水上活動潛藏的風險?
2021年1月2日元旦假期一群遊客到花蓮溪口划立槳,卻被強勁海流帶往外海,越漂越遠,沒有力氣划回岸邊,海巡隊獲報後立即出動船艇,將七人全數救起載回岸邊。
海六隊艇長林玉奇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個位子離岸大概0.3浬,因為這邊是水流很強的,所以就被直接帶出去。」從後續報導也可知道,一開始遊客還想要努力往回划,但後來有一、兩人體力不支,直接被水流帶往外海,其他人看到想要搭救,卻也被水流帶得越來越遠。
事前多準備,可避開活動潛藏的風險
獨木舟與立式划槳(SUP)是近幾年非常盛行的水上戶外活動,宜蘭東澳及花蓮清水斷崖都是相當熱門的遊憩景點,尤其SUP更是受到許多年輕人的喜愛。每年暑假7、8月期間是活動的旺季,往往會在海面上看到少則五、六十艘,多則一、兩百艘的壯觀景象。
筆者曾經在溪邊及海邊當過獨木舟與SUP帶團教練,除了擁有一定的教學時數與經驗以外,在裝備上也絕不馬虎,從救生衣、遮陽帽、水母衣、溯溪鞋、浮水繩,甚至是對講機都會攜帶。不過,近幾年去開放水域戲水時,總會觀察到許多遊客裝備準備不足,例如SUP腳繩沒繫、或是將救生衣擺在船頭當裝飾。
實際有參與過獨木舟與SUP活動的人就能體驗到,其實這兩項都不是太輕鬆的水上活動。市面上目前販售的活動通常都是以半天為單位,也就是說,至少都會在水面上待兩到三個小時,如果業者沒有多餘人力做後勤支援,即使遊客身體不舒服也無法提前上岸。
因此,事前準備如活動前吃暈船藥,活動過程中攜帶能提供能量補給的食物及準備充足水份,身體做好防曬遮陽,避免皮膚過度曝曬造成紅腫發炎,都能讓我們在活動中更安全。
不懂溪流海況,是發生意外的主因
開放水域的遊憩環境大概分為三種:湖泊、溪流、以及海邊。湖泊相對平穩沒有風浪,適合入門的民眾嘗鮮;溪流環境較為複雜,有些水流較為湍急的場域適合資深玩家,有些相對平緩的場域則適合一般民眾;海邊通常為高風險環境,建議有專業教練帶隊,切勿自行前往。
現行因為有許多大型連鎖戶外用品店,即便是獨木舟或SUP這種大型水上活動,所需的器材也相當容易購買取得,且入門價格也不像以往門檻過高,於是許多民眾會選擇自行購買至開放水域遊憩。有些在地業者為了填補冬天淡季的業績,也會將獨木舟與SUP租給遊客。
不過,這兩項活動當中最困難的其實是「上下岸」與「遇上船體翻覆要如何回到船上」,這些技巧需要經驗累積與不斷練習才能熟能生巧。筆者以前帶團的時候,常常遇上遊客即使穿著具有浮力的救生衣,卻依然無法靠自己回到船上;另外即便現場教練不斷手勢指揮,多數遊客也無法掌握上下岸的時機,常常看到教練去攙扶翻覆落水的遊客。
另外,因為多數民眾對於遊憩景點的溪流海況不像當地業者這般熟悉,如果遇上有同行友人身體不適、體力不支等情形,在事前沒有做功課、不懂得判斷離岸流、或遇上海象不佳等環境風險,很有可能就會發生無法回到岸邊的窘境。
真的不小心漂出外海,怎麼辦?
海邊有強勁的風與海流,所以在海上划獨木舟或SUP相對吃力,如果平時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可能划水十分鐘就會覺得疲勞,再加上海邊有浪,當休息不動時就容易暈船想吐。如果剛好回程遇上逆風,因為去程已體力耗盡,回程就會因為體力不支無法划回岸邊,反而越漂越遠。
因此,遊憩時如不小心因任何原因漂向外海,請記得待在獨木舟或SUP上等待救援,千萬不要隨便離開船體,避免浪費體力及發生落水等意外。在發現有漁船或其他救援船艇靠近時,可做國際救援動作:將槳立著舉向天空旋轉揮舞,讓對方知道你有困難需要協助。
如果是遇上船翻覆人落水,請切記不要讓獨木舟或SUP漂離你的身邊,即便無法重回船上,攀附手扶著船體也可以讓你節省體力等待救援。但如果不幸連獨木舟及SUP都漂離,此時千萬不要緊張,如有同行友人一起落水,請手牽手群聚躺著圍成圓圈成仰漂姿勢,保存體力待援,亦可不定期吹救生衣上的哨子,讓他人知道你的位置。
小結
所有戶外活動都會有風險,即便是使用載具、有穿救生衣的獨木舟與SUP活動,也是有可能因為準備不足或專業知識不夠而造成意外發生。
因此,在從事水上活動前應先培養好自己的體力與基本知識,從平穩的湖、緩流的溪、到有風浪的海分級體驗嘗試。千萬不要一股腦兒朋友揪團就參加,罔顧自己的生命也造成他人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