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車站為何沒有變成微風廣場?
台北車站是誰的?台鐵的?還是你我的?
台鐵目前是百分之百國營事業,國營事業就必須要有公部門的思維和責任,簡單的說,任何決策應該包含更多對城市的遠見,這是公私部門立足點的不同,我想這點大家應該都同意。
那麼台北車站應該是人民的公共空間。
小時候的爺爺家就住在台北站旁邊的眷村裡,那時火車還沒地下化,下月台後沿著鐵軌往旁邊走幾步就到了,現今的逸仙公園正門旁邊,就是眷村的大門入口。火車鳴笛聲、車廂轟隆隆的節拍,都是童年記憶很重要的線索之一。等到鐵路地下化,眷村的地也被劃入,取而代之的就是現今的台北車站,對我而言,當時「新」的台北車站更現代了,雖然建築是新的但並不陌生,台北車站仍是一個我很喜歡的地方。
然而只是一個標案,卻把台北車站徹頭徹尾換了樣,一樓的座位區沒有了,黑白相間的地板加上閃閃亮亮的燈泡,而通往二樓微風廣場的階梯上,竟然貼著「禁帶外食(非微風台北車站販售)」、「禁止攝(錄)影」,我開始懷疑這個地方是百貨公司還是台灣首善之都的重要樞紐車站?
的確,二樓已經成為微風廣場經營的空間,他們的確有權利做出規範,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微風本館和忠孝館都沒有這樣的規定,美食街也沒有掛著告示牌特地告知,選擇在台北車站這樣做,我們只能說觀感很差但也無可奈何。
反過來想想,為何台北車站這邊反而讓經營者做出這種決定?想必是很多人不消費或帶外食上去歇腳等車,以致於他們認為影響店家生意,也擔心真的想用餐的客人找不到座位。那麼,取消一樓座位是不是錯了呢?
當初說是怕妨礙觀瞻,因此取消一樓座位區,但恐怕骨子裡打的算盤是希望人潮能上二樓大賺順路財,然而現在我只能說聰明反被聰明誤的「自食其果」,連一樓的伴手禮大街都失去特色,微風廣場應該檢討的,是整體的經營策略,而不是跟「客人」計較這些座位的小事,這些少數行為不是營收盈虧的關鍵。
先不唱道德高調,二樓的確因為微風的招牌,吸引許多好吃的店家進駐,對於這點功不可沒,然而微風經營者卻忘了,台鐵當初也釋出利多條件,在投資門檻、租金等經營成本上應該有提供優惠,以吸引更好的經營者。關於這點,我相信在當初不見得有想圖利誰的想法,只想用雙贏的方式取得最好的條件。
這件事本身沒有什麼不好,問題在於經營者的思維策和台鐵的監督能力。
台北車站是功能性很強的公共空間,市民不分男女老幼、年齡收入,絕對都會使用台北車站,這點與百貨公司能夠被定位的主力客群大不相同,因此一旦大廳座位取消,老人怎麼辦?小孩怎麼辦?轉運時的等待時間該怎麼辦?這些不夠貼心的經營思維導致經營失敗,相信在商場上的案例也比比皆是。更別提台北車站原本就是許多市民的記憶:散步的地方、談戀愛的場所、家人的相聚別離……等等,這些最該保留的情感回憶,不就是行銷學裡常說的「感性行銷」與「回客率」嗎?
只要微風廣場運用經營頂級客戶的經驗,相信就能立刻收到成效,其實不必這麼現實,市民未必人人是貴婦,但是微利過了規模門檻依舊是驚人數字。來個「兒童遊戲區」如何?來個交換圖書館如何?發展台北車站的設計商品如何?來個行動藝廊如何?若有一天台北車站真的變成微風廣場,這才是市民之福。
回到公部門委外的議題。台鐵應在空間規劃評量裡將市民的「人權」納入監督重點,這些基本權利遠比法律和合約的優先權高出許多,這些也才是一個進步城市該有的文明素養,即便是外勞與遊民都有權使用台北車站。台鐵應該做的,是分享其他國家車站的管理作法,而非一味的順應廠商要求,深怕標案流掉的委曲求全。
市民要的是好用方便安全的台北車站,這才是目前台鐵該想的。盈虧數字等到民營化再來計較吧,或者少出點事少賠點、少點肥貓少花點,應該也就不至於落到這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