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皮箱走透透的台灣精神還有用嗎? | WaCow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一只皮箱走透透的台灣精神還有用嗎?

photo credit:Michael Coghlan(CC BY-SA 2.0)
photo credit:Michael Coghlan(CC BY-SA 2.0)

近幾年來,台灣不論是政治或民生社會,壞消息總是多過好消息,似乎沒有甚麼樂觀的條件。特別是318學運將聚光燈打往一向黑箱的政商角落,讓我們重新正視台灣現有的疲乏經濟和不利因素,馬總統接受外媒專訪甚至還說靠攏中共是唯一生路,然而被迫靠攏中共的香港人卻說:移民台灣,是正確的選擇

我不禁想起前一陣子的某個下午和一位商場前輩的對話。言語中提及台灣年輕人盡是搖頭(三十好幾的年紀也算在內):不願接受挑戰、不願外派、不想超時工作……等等。我這個主動離職的家庭主婦,要不是有個女兒擋著當藉口,大概也會被他念「不務正業、不夠積極」。

最令我刺心的一句話是:「以前我們拿著一只皮箱,滿口爛英文就衝出去做生意了,台灣就是要走出去才有活路啊!現在大家講甚麼小確幸,能這樣多久呢?」

當然代表年輕族群的我,絕對不會乖乖戴上這頂帽子。於是我開口問他:

 

「您覺得台灣最大的優勢、最強的能力是甚麼呢?」

他想了想:「是把想法變成產品的能力。你可以說是製造能力或代工能力,反正給台灣人一個想法,我們就是可以把東西變出來,而且品質良好。」

「恩,那您覺得現在年輕人這方面能力怎麼樣?接得了班嗎?」我順勢問下去。

「當然沒辦法。能力差遠了。好幾個企業不都說找不到接班人?」他馬上回答。

「那……為什麼還要年輕人做同樣的事呢?我們就不是這塊料,不能往別的地方發展嗎?這不就像醫生老爸生出個怕血兒子一樣的道理嗎?」

「那難道要一直開咖啡店嗎?每個年輕人都想自己創業,問題是台灣有那麼大的市場嗎?」看來前輩最近上街觀察頗有心得。

 

的確,台灣是個島國,要「走出去」是不變的生存之道。但也許我們能重新定義「走出去」的方式和所需的技能。

島國的命運像是車站月台一樣,向來讓許多人短暫停留又離開。台灣過去曾有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駐足的深刻痕跡,這些來過的人會留下甚麼,然後也將台灣向外傳播。現在的困境突顯出,我們並未充分利用島國的融合優勢。

台灣社會的樣貌與過去有著強烈的改變。外勞族群的加入、外籍新娘的引進,甚至現在香港中產階級的移民,別忘了還有逐漸增加的外籍學生(澳門、馬來 西亞甚至非洲),這些新臉孔的族群逐漸增加,我們面對外來文化的接受度卻異常地封閉,封閉的結果不僅無法納取其他文化的養分,也難以察覺自身文化的優勢為何。

舉例而言,台灣可能是世上唯一繁體中文的使用者。繁體中文的美感和藝術成分,讓許多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華人為之嚮往,他們想學的未必是簡體字,畢竟由繁入簡相對容易。台灣人有機會成為「活化石」,光是這點就足夠文創產業好好發展,外勞與外籍新娘就是第一群傳播繁體中文的族群,為了生活溝通為了與孩子接近,這些人不僅學習力強,也與家鄉維持聯繫,直接就把台灣「帶出去」,為何我們還要費力地拿著皮箱走透透呢?另一方面,這些國家的文化更有機會讓台灣思維更加豐富多元,我們認真看待了嗎?

香港中產階級移民潮與日本人對台灣的好感度,都是台灣口袋裡寶貴的「國際資產」,這些有消費力、鑑賞力的族群,足以支撐台灣年輕一代的創業夢。在講求迅速獲利的商業社會,有「原生智慧」創造力的亞洲國家並不多,台灣年輕人若有機會可以慢慢啄磨自己想要努力的夢想,又何須譴責上個世代給我們的餘裕?若我們浪費了世代給的珍貴禮物,後果當然也得自行承受。

我們唯一需要警惕自己的不是多快可以致富,而是自己能有多開放地吸收,然後產出的東西夠不夠份量經得起時代考驗,這很有可能是台灣面對未來少數擁有競爭力的選項。

我們要心態開放,不是門戶洞開;年輕人走的路費時點也踏實點,不把喉嚨給人掐著的生存,才是最重要的台灣精神。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