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與「薪水」哪個重要? | 吳昭德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職稱」與「薪水」哪個重要?

圖/ingimage
圖/ingimage

從心理學來看,每個人會因為成長或歷練不同,而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激勵因子也完全不同,也就說是人會依照自己內心的需求,來決定會優先考慮的是「職稱」還是「薪水」。

有位服務於台灣前百大企業的朋友跟我提到,有次他想鼓勵並留住一位表現優優的部屬,所以想盡辦法跟老闆幫他爭取調薪,但是,最後這位部屬卻還是離職,而讓他心裡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是對方居然轉換到一間名不經傳的小企業,領取遠低於原來薪資的工作,只不過職稱為副總經理,他不知道這位部屬到底在想什麼?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也曾經提出非常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內容是將人的需求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認同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而在每個層次中,人所追求與在意的並不相同,所以,如果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越在意的就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隨著年齡成長與社會歷練,可能需求就會開始往上的變化,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前述朋友的部屬,會願意選擇放棄高薪,而去追求一個看似不值錢的「職稱」了。

這也是說每個需求階段就會決定了,當人在轉換工作,或思考下個階段人生中,會優先考慮「職稱」還是「薪水」?

初始階段—「生理需求」與「安全需求」

在這兩個需求中,人會優先考慮是讓自己可以獲得更高的薪水,然後也可以擁有安全舒適的家或是與相愛的人組成家庭,因此,錢與薪水是這階段唯一的考量,「職稱」可能是加薪或調薪的目標,如果要在這兩者中間選擇,絕大部份的人會考慮是「薪水」,這時候主管只要有調薪,部屬就會非常開心的投入。

進階階段—「社會認同需求」與「尊重需求」

當人的歷練與成長到了這個階段,慢慢的這兩種需求,就會成為個人在選擇工作時的考慮,「職稱」是別人對自己「認同」與「尊重」的最直接展現方式,這時候如果能夠提供一官半職的「職稱」,對於留住與吸引部屬,是最好的方式,只要「薪水」不要差的太多,絕大部份的人會考慮是「職稱」。

最高階段—「自我實現需求」

當經歷一段進階歷練與成長之後,人就會到達最高階段,也就是「自我實現」,這時候的「職稱」與「薪水」都不是他首選的,這些人最在意的是可否去做或去圓自己以前的夢想,譬如有人放棄千萬年薪去鄉下種田,或是直接離開大企業,自己去開創一間「創意工作室」,如果人到了這階段,那「職稱」與「薪水」,都不是他優先考慮的,能夠去實現做自己想要的事情,才是這些人心中最大的吸引力。

有趣的是雖然我們把人的需求分成這三大階段、五個需求,可是,每個人停留與進入一個階段的時間與年齡都不盡相同,有人一生可能都還停留在某個階段,這當然與個人的性格與歷練有很大的關連性,而且也並不是每個人一定都要發展到最高階段—「自我實現」,畢竟人與人之間本來就不同,就像有人希望擁有更高的「職稱」與社會地位,有人卻更在意的是「薪水」,有些人卻認為「職稱」與「薪水」只要夠就好,他更在意的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以,如果碰到要去思考「職稱」與「薪水」要取捨什麼時,建議可以想想,到底自己現在與未來,最在意的是什麼?這個問題竟可以迎刃而解了!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