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溜溜的嘉年華怎麼改變社會? | 朱家安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光溜溜的嘉年華怎麼改變社會?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第五屆高雄同志大遊行在五月三號登場,經過四年的經驗,遊行已經養成了獨特的風氣和面貌,許多參加者毫不吝嗇裝扮和裸露自己,讓媒體面對爆量精采的畫面,難以抉擇。

當然,這些裝扮和裸露,本來就是同志遊行的精神之一:讓大家看見同志、看見同志的生活。然而,有深度和專業的媒體,在驚艷的畫面之外,也一定不會忘記強調 這屆遊行的主題:「與愛為伍,異同作伴!」,以及政策性的訴求:市府設立同志業務單一窗口,讓多元性別的需求更容易被政府注意

為了讓社會更願意接受同志,在外在表現上,同志遊行有意無意地包裝成歡樂嘉年華。但是主辦單位沒有因此忘記性別平權尚未達成的事實,也一定會在每次活動裡,加入相關的訴求,強調現況有待改進的事實。這些事實的彰顯,一定是令人不悅的,它們紛擾政府和原來無感的人,不斷提醒他們:這個社會裡,還有許多人無法受到和其他人一樣平等的待遇。就是這些令人難免感到遺憾的訴求,讓同志遊行不只是令人開心的嘉年華,而是一場在歡笑結束之後還能留下建設性結果的民主運動。

去年在台北舉辦的台灣同志遊行,主題是「看見同性戀2.0—正視性難民,鬥陣來相挺」。它一點也不歡樂,它直指這個社會最陰暗的性愛角落,告訴大家說,娛樂性性愛用藥使用者、BDSM愛好者、性工作者、殘障同志這些處於「邊緣」的「性難民」,也有重要的需求和問題,需要被社會看見。

在遊行前後,這個主題在同志圈和公眾社會,都引起很大爭議:有同志認為用藥、BDSM是「不正常」的事情,不適合成為遊行主題;也有關注性工作合法化的人,認為同志遊行這次的主題,是更廣大地體現了多元性別的關懷。不管如何,這些討論,都讓我們更了解這個社會上那些基於習慣的不同或法規的禁制而成為弱勢的少數。

爬梳歷史,我們可以看見,這種將族群最弱勢、最需要幫助的問題彰顯出來的精神,其實貫穿在歷屆台灣同志遊行之間。例如:

‧第四屆「一同去家遊Go Together」除了同志伴侶權益的合法化,還有對老年同志的關懷照顧,也正視同志出櫃的同時,同志的父母會面臨的壓力。

‧第六屆「驕傲向前行 Run the Rainbow Way」除了鼓勵同志驕傲做自己以外,也強調看到性別氣質不主流的孩子遭受著霸凌、青少年同志、跨性別的同志的不快樂、雙性戀同志被誤解、愛滋感染者遭遇不公平待遇。

‧第七屆「同志愛很大! Love Out Loud」呼籲重視同志的人身、伴侶、空間、教育、社會福利等需求,勿因無知、誤解和偏見,而歧視或攻擊非異性戀者,甚至造成族群的無端對立與分裂。並且,因為前一年身障同志的加入,開始在遊行終點舞台提供手語服務。

‧第八屆「投同志政策一票 Out & Vote」在遊行之前舉辦【同志議題大家談】的系列活動,談同志婚姻、伴侶制度、老年同志處境、出櫃議題、身障同志處境、同運與其他社運議題的串聯。

‧第九屆「彩虹征戰,歧視滾蛋! LGBT Fight Back, Discrimination Get Out!」,針對兒童及青少年同志、愛滋感染者、同志伴侶的權益提出許多具體主張。並要求擴大「伴侶」與「親屬」關係的定義,並將相關伴侶權益,包括財產,稅務保險等等面向納入法律及社會福利體系,真正落實於生活層面,讓多元家庭和伴侶受到應有保障。

‧第十屆「革命婚姻─婚姻平權,伴侶多元 I Do ! Do I !?」除了指出同志沒有婚姻權的不平等處境,也批判婚姻制度中的性別不平等的現狀、刑罰通姦罪的不合理。

你可以看出,這些主題當中其實也暗示了一些跟同志不直接相關,但依然屬於多元性別的議題,例如老年人、身障者的性愛、通姦罪問題等等。直白來看,這些宣示很難討人喜歡,但它們讓大眾了解我們必須更加努力,才能讓社會更逼近公平完美。更重要的是,在光鮮亮麗的遊行隊伍中,這些宣示也讓現況下的黯淡弱勢不被切割。去年台灣同志遊行讓我們看見「性難民」,本月初高雄同志遊行則強調具體的市政管道。我期待這個十月,同志遊行繼續讓我們看見更多。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