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裡的黃絲帶 | 周偉航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校園裡的黃絲帶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或許是近來反核四的風潮,讓清大校園中出現一些反核的黃絲帶。這些綁在特定地點的黃絲帶和布條,沒兩下就被校方拆光,其理由是為了避免影響皇城內的和氣,怕即將返校的核工系校友看了不開心

這個理由有點爛,顯然是表面推拖,校方主政者對於擁核反核八成早有定見。但先不討論意識形態內容,我認為這種拆布條的方式,底下蘊藏了某種「減法」的操作心態,這種心態將不利於社群整體的價值發展。

二十年前我還在讀台大的時候,校園的海報牆,以及樹上的旗幟、布條什麼的,根本就是亂綁亂貼。雖然有管理單位,但大家都是先貼先贏,被拆再說。多數文宣品連章都沒蓋,一大堆都是連負責人都沒有的黑函。校方因為管理人力不足,最後除了特別嚴重的個案,也放手不管了。

因為你貼我也貼,一張壓一張,擋來遮去,你蓋我,我就蓋你,最後往往鬧得兩敗俱傷。為了妥協,大家慢慢發展出一種倫理規則:你要貼海報在別人文宣品之上,就先看看人家的活動結束沒,如果已結束,就可以貼,如果離活動尚有一段時間,你還是硬貼,就會被視為挑釁,受害方可以逕行撕除你的海報,甚至還多撕幾張以示懲戒。這促成某種有效率的互動機制與言論自由,也讓台大的學生文宣發展到高峰,直到BBS的出現。

這演化的狀況,不就是政治哲學家霍布斯或洛克說的「自然狀態」與法律的建立嗎?只是這比較符合誰的理論,我就不知道了。

最近幾年我回台大,本來是想重溫當年「盛況」,卻只看到寥寥無幾的「海報牆」,上頭文宣品全是端正貼齊,一副「好孩子軍團」的模樣,反而讓人點點點點。原來的「高度複雜社會秩序」呢?消失了。只剩一種低階的,單調的秩序,創意與多樣性也消失了。

為什麼過去的「亂象」反而有趣,整齊卻讓人失落?

過去四處亂貼的台大,是個「加法」的場域,所有張貼者都投入溝通、對話之中。這種價值交流產生出大家接受的新秩序,而這新秩序是有彈性的,還會再演化,也讓參與者學到更多,並透過這種參與而學到建構社會的基本概念。

但現在的台大,搞的是「減法」。你必須不斷倒退回某種定型化的規則,這個規則難以修改,沒有彈性,也就失去發展可能性。文宣品的效果,部份要看它與時空的對話來決定,但現在這種對話的可能性被限制,它只能存在限定的時空,以合於某種價值觀的方式發揮作用。這就類似於大量生產的同規格工業產品。同質性的東西多了、久了,大家會注意嗎?文宣都不文宣了。

這種「減法」困境也同樣出現在清大。反核四的綁黃絲帶,擁核的為什麼不能也來點X絲帶?或許可以綁個絲襪或絲瓜呀!又或弄點其他廣宣、地景,比如說找工讀生穿黑熊裝在校園舉牌?或派黑熊去拆黃絲帶?這些都是「加法」,但隨著主管單位派校工默默去除黃絲帶,只會留下一個寂寥、沒梗的校園。

其實擁核的人也有文化生產力。像「我是人,我反核」所衍生的「我是牛,我反芻」,甚至連「我是X,我反O」的圖片產生器都出來了,這種文化演化不是很好嗎?

本來可能出現的對話、溝通情境,應有的符號發展可能,隨著單調的拆絲帶舉動而停頓了,回到呆滯的狀態。這是「好」的嗎?

有些人認為這是好的,「秩序最好了」。但即便是「秩序最好了」這句話,也需要溝通、討論與發展。什麼樣的秩序才是「真正的好」?一種不是由參與者在現實環境中實踐出來的秩序,一種由「自以為是智者」所發展出來的秩序,就會是好嗎?

倫理學家麥金泰(Alasdair MacIntyre)認為,必須讓社群成員在各種社會實踐中努力追求卓越標準,透過彼此價值辯證、溝通的過程,才能提升整體社會的「共同善」(common goods),推動社會往卓越邁進。

認為由少數智者擬定規則標準,就必能讓大家達致共同善,其實只不過是柏拉圖式的浪漫幻想。越多人參與,越多人發言,越多人推動,才能發展出「繁盛」的社會。

僵化的規則就只是「制度」而已。而現行制度往往捍衛的是「錢」與「資源」這種「外在善」,制度本身又常因為過度執迷於外在善,而出現腐化,這會破壞社群對於共同善的追求。

這種管理校園言論的「制度」,是不是已經出現「腐化」?這制度的運作是否只考慮到「外在善」,而忽略其他不可量化的價值?這制度是否已影響到對於校園共同善的追求?

這些問題沒那麼容易回答,局外人也無法代答,應該交由清大人來溝通討論,讓他們在各種媒介中交換意見,才有可能獲得共識。不過,當表達立場的各種絲帶在溝通開始前就被先行撤去,某種對話的空間就消失了,他們也就更難以走向專屬自身社群的卓越。

他們這樣會開心嗎?我不知道。

我還記得,二十年前,在牆上發現一張活動已經過期的海報時,大家是真的,真的很開心。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