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陳金鋒時代」所浮現的兩種信任危機 | 周偉航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後陳金鋒時代」所浮現的兩種信任危機

攝影/記者余承翰
攝影/記者余承翰

陳金鋒日前舉辦了盛大的退休儀式,但其實他並未「全退」,那只是個典禮,到球季末,都還有看到他出賽的機會。許多專業者對於陳金鋒對台灣棒壇意義有多方探究,論點都值得一觀,而我在這邊要談比較少人觸及的「後陳金鋒時代」的議題。

在運動倫理角度,陳金鋒有個重大的存在意義,就是「信任」,他本就是「信任」二次的代言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他都是國家隊最受信任的球員,不論觀眾或隊友都是如此想。此外,在台灣棒球圈因放水等一系列道德爭議中走向衰亡時,陳金鋒也以其忠直的人格維繫球迷對於棒球的最後信任。

這雙重的信任,在「後陳金鋒時代」仍能存續嗎?誰又能承擔這雙重的重責?

點圖看更多「再見‧陳金鋒」專題

在台灣棒球職業化之後,國家代表隊曾陷入長時間不振,投手不論先發後援都擋不住,打者又是「懼左」「怕怪」「打不到快」,觀看代表隊的比賽成為一件考驗忍受力的苦差事。

但陳金鋒成為國家隊的主力打者後,屢屢以全壘打扳回將崩的劣勢,雖然真正逆轉的比賽仍屬有限,但如果沒有陳金鋒,可說是連看都不用看。

陳金鋒成為代表隊少數能信賴,並在賽前就被寄予厚望的球員,一再擊破外隊強投的紀錄,也讓他成為神性的存在。這讓他一再被國家隊徵召,甚至影響到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他也曾質疑這種過度徵召的狀況,但基本上他以外的球員在攻擊面上都無法有相同的信賴感,其地位也就無可取代。

那在他要退休的現在呢?

放眼當前台灣棒球圈,在打者部份的「餅」是做得比較大了,就算排除中職今年的用球爭議,台灣棒球圈目前的確擁有一大批優秀的年輕打者,而且他們的現況都比陳金鋒要好。

但他們是否能有與陳金鋒同等級的可靠度?最近幾次的國際賽,國家隊的打者已有不錯表現:過去都是靠陳金鋒獨木撐大廈,但現在偶有年輕打者「亂棍打死老師傅」的狀況。國家隊不再依賴單一打者,人人都可能是突破點。

這是更健康的發展方向,不用押注在特定一二人身上。不過這些後生晚輩,在前世代國手集體退役的當下,是否能承擔短期比賽的重壓?這就無人可知了,或許陳金鋒給王柏融的贈言:「慢慢享受他的壓力吧!」會是整體球界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從近二十年前職棒放水案首發至今,台灣人對中職一直有所懷疑,維繫球迷信任感的是少數的指標性球員。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從近二十年前職棒放水案首發至今,台灣人對中職一直有所懷疑,維繫球迷信任感的是少數的指標性球員。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另一個是更有道德意味的考量。從近二十年前職棒放水案首發至今,台灣人對於中華職棒聯盟的純淨度一直有所懷疑,維繫球迷信任感的是少數的指標性球員,例如彭政閔等人。許多球迷直言如果連這些人都放水,那台灣棒球就真的沒什麼可以看的了。

雖然「打真球」是球員的本務,但在台灣卻顯得相對奢侈,這又是另一重無奈的地方。因為靠不住的人太多(宣示不放水之後馬上被收押的笑話層出不窮),因此陳金鋒回台加入中職後,又再次扛下了這種「信任」。

陳金鋒用個人在國家隊的光環奠定了這種道德信任的重量,只要有他在,批評者、懷疑者就缺乏真正的破壞力。

不過,之後若沒了陳金鋒,彭政閔等挺過先前放水案的人格者又將一一退休,接手的年輕人明星們,又要以什麼方式來扛下這種道德形象與責任?他們就算真誠打球,又要如何說服、取得球迷的信任?只能認真打球,把質疑往後拖延,直到有一天,大家都忘了放水案?

當大家都忘了放水案,那就糟了。失去警覺心,就是道德崩潰的開始。

上述兩種信任與其失落,才是陳金鋒退休所之後的真正議題。我們已經不能再「麻煩」他了,大家要想點不同的解決方案。或許眾人之所以對陳金鋒的退休感到不捨,不是因為他身手仍在而提早離去,也不全是慨嘆一個時代的遠走,而是必須重新面對這雙重的信任危機。

解決方案或許沒那麼難。陳金鋒之所以會扛下這雙重的重責,是因為台灣過去扭曲的棒球環境,造成其他人的不負責與無從負責。在眾人相互推托之下,陳金鋒就默默的撐過了這十來年最艱困的時段。

所幸現在優秀的年輕後輩大量產出,加上放水案的成因條件日漸淡化,球迷更加看重比賽本質而非表面勝負,這都有利於建構出一種更全民,更深刻的棒球文化,而這個棒球文化本身,才是這兩種責任的「承擔者」。

這什麼意思呢?

過去我們把勝利的希望,不放水的要求,都放在陳金鋒個人身上,這雖然「有用」,卻是種在道德上有問題的做法。沒人有資格要求他人為此付出如此之多,過去陳金鋒「擔」了,這是他的偉大之處,也代表我們虧欠他許多。但在將來,對於勝負,對於不放水的基本信念,都應該寄托在整體文化中。我們信賴的應該是整個棒球文化,不會因為一兩個人的錯誤或離去而崩解。

陳金鋒的個人風格可以擴張成為「後陳金鋒時代」棒球文化的基底,我們可將他的棒球精神轉變為共通的球界態度,讓他的風範「永續發展」下去。

別讓這種精神隨著他的離開而消失。或許有天,當台灣棒球圈能擁有無數大大小小的「陳金鋒」時,球迷會開始漸漸忘記他本人,但你也知道,有些真正有意義的部份,已經永遠留了下來。

當台灣棒球圈能擁有無數大大小小的「陳金鋒」時,真正有意義的部份,已經永遠留了下來。 攝影/記者楊萬雲
當台灣棒球圈能擁有無數大大小小的「陳金鋒」時,真正有意義的部份,已經永遠留了下來。 攝影/記者楊萬雲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