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品格之戰:學當好人vs. 看似好人 | 周偉航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台北市長品格之戰:學當好人vs. 看似好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市長選戰走入尾聲,兩位主要候選人大致完成政見表述,都沒什麼爆點,所以這場選舉還是回到品格決勝的基調。

這兩位候選人的品格特質有著明顯的差異,我認為一位是「學習成為好人的人」,另一位是「看來像是好人的人」。判別這兩種品格的優劣,將會是市民做出選擇的重大關鍵。

那這種分別又是怎麼推論出來的呢?

美國社群主義代表,也是重要的德行論者麥金泰(A. MacIntyre)認為,所有的人類合作活動都包括三種重要的德行:誠實,正義與勇氣,政治活動也不例外。

這三種德行是引領社群獲得重要價值的關鍵,如果領導者少了這些德行,這個社群不但無法達成共同目標(「共同善」),還會走向毀滅。我就用這三個標準來檢驗兩位主要候選人。

先來看到「誠實」。誠實是人與人互動的基礎,由此可以產生信任、忠實、守諾等延伸德行,我們透過這些德行來建構社會組織。政治領袖缺乏誠實之德,政治體系將快速崩解。

因為類似亞斯伯格症的特質,柯文哲一向有話直說,非常白目。雖然他還是有可能說謊,但他明顯比普通政治人物要坦白,甚至也比一般人更接近「國王新衣」中的那個屁孩。

在選舉過程裡,他雖學會用「阿彌陀佛」抵擋一些尷尬的問題,但「不言」至少不算是說謊。

連勝文呢?他在這次選戰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切割」,把出包的責任推給他人。切割算不算是說謊,要看責任相關程度。不是你的,當然說不是,而是你的責任,你就該承擔,這就是誠實,如果把自己的責任外推,當然就是說謊。

幾乎不論藍綠都承認連勝文實在是切過頭,好像整個競選總部都和他沒關係。這樣算誠實嗎?如果他說的是事實,那他就是史上最傀儡的候選人,更不用選了。

所以比起柯文哲,連勝文在誠實向度上是失分的。

再來是「正義」,正義最常見的定義是「公平的分配」。在政治哲學裡,正義被視為是首要之德,可以引出公正、清廉、無私等相關德行。正義可能涉及個人的財產取得,也可能和公共領域的表現有關。

柯文哲來自普通家庭,他先祖似乎沒佔人什麼便宜,努力讀書成為名醫後,收入也還算透明,個人身家的問題看來還好。不過在處理公務上,他還是先後鬧出研究費報帳案、MG149案、仲介器官案、強摘器官案等等問題。

這些問題吵了半天,看來好像也不是什麼真正的大案,雖尚有疑點待釐清,但基本上多是對手陣營亂打,無法一槍斃命。所以在正義這個向度,他似乎找不出什麼太大的問題。

相對來說,連勝文的權貴出身,豪宅名車的外在形象,讓他一開戰就處於不利的位置。他本可一刀解決這種「相對剝奪感」造成的負面印象,像是主動捐出名下財產,承諾將來只領薪水等等。但他卻反其道而行,強調會捐薪,卻不捐產,這倒坐實「有錢到不用薪水也能活」的指控。

這權貴議題吵到選舉後段,連陣營甚至硬扯柯陣營下水,說他們也是官二三代。但怎麼比,誰比得過連家當官致富的速度咧,這招錯棋讓財富的負面影響更加惡化。還不用看到公共領域的TDR,連勝文在正義向度就已經大爆炸了。

「勇氣」的定義是「犧牲自己以幫助別人」。這德行可進一步產生仁愛、慈善等德行,是我們跨出自身利益走向社會共同善的重要基礎。我們可以在貢獻己力參與公共事務的過程中觀察人的勇氣。

柯文哲好好當他的醫生,一年可以幾百萬的賺,但他還是放下私利,小蝦米跳出來和國民黨這種大鯨魚拼,目的是為了改變台灣的對立政治。這可以算是犧牲自己以幫助社會大眾。

連勝文也強調類似的勇氣。他放棄原本快樂的多金生活,在中槍後仍英勇從政,在選舉過程中還被罵成豬頭,一切犧牲,全是為了在市民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

這似乎也符合勇氣的要件,但總是讓人覺得哪裡不對勁。甚至連原本藍軍的支持者都覺得不對勁。

這是因為犧牲自己以幫助別人,重點是對方接不接受這種幫助。你不能隨便塞一個東西給我,就說你是犧牲自己才有這東西,所以我一定要感謝你才行。我不想要這東西呀,甚至看不懂這東西是什麼。

柯文哲承諾帶來跳脫藍綠的新政治,許多人吃這一套,所以他的犧牲能獲得一定的肯定。相較之下,而連勝文犧牲的「強度」不夠,而且多數人也不太理解「希望的種子」這一訴求。

「希望的種子」,其實就像神奇寶貝中「妙蛙種子」說的「種子!種子!」一樣難以理解。感覺好像很厲害,仔細一想,卻是一堆問號。

所以在勇氣這德行上,連勝文欠缺完整的說明來創造認同感,也是不如人。

正義、誠實、勇氣這三種德行,柯文哲不見得都有什麼突出的表現,但連勝文是樣樣都不如人,這代表他能創造的社群價值較小,因為德行正是引領社群走向共同善的關鍵。所以他們的品格,並不是只他們的事,也是市民的事。

要培養出良善的品格,做一件好事的意義不大,而是要能經常做出好事,並且修正錯事。柯文哲除了在三種德行領先,於失言被罵後,也能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雖不見代表他就是好人,卻顯然是個「學習成為好人的人」。

連勝文三德行都不如人,但常被人稱讚有禮貌。「有禮貌」是道德發展的最初階,我們教育小朋友,最先教的往往就是禮貌,所以「有禮貌」實在很難拿來說嘴。

他比較大的問題是缺乏自我反省,這個問題會破壞他擁有的一切德行。我察看了這兩年來的選舉新聞,他似乎沒有真正承認過有什麼事是自己的錯誤與責任,都切割、推光了,雖說過要反省,卻沒有具體主題。。

失去自省能力,人就無法改善品格,他在三德行上落後柯文哲的部份,就永遠無法追上。如果只剩下「有禮」,那他的最佳評價,只能是「看來像是好人的人」。

「學習成為好人的人」與「看來像是好人的人」,哪一種品格更為卓越呢?這就交給市民朋友們來判斷了。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