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車換新車前,先釐清災害應變車的「定位」是什麼? | 張賢龢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舊車換新車前,先釐清災害應變車的「定位」是什麼?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近兩天,媒體報導柯市長巡視台北市的災害應變車,指出這部購置十四年的車子使用頻率不高,且科技老舊(如柴油引擎,空調與通訊系統等等)。果不其然,在市長的視察後,相關單位立即反應,決定另編預算,在明年度採購一輛新式的車輛,加添最新的裝備,以保障台北市民的安全。

以常理來看,這台車在過往的十四年間用的次數不多,在下個十四年,即便有新車,車上配有新的裝備器材,用的機會也不會太多。以災害管理的專業眼光視之,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應付心態,無疑是捨本逐末,把科技(Technology)奉為圭臬,忽視了配置這樣車子背後的科學(Science)想法與邏輯。

所以整件事的討論應該聚焦在買這台車的目的為何?如果確實有需要的話,應該怎樣補足現有的災害應變體系的不足?

災害應變最簡單的邏輯是要有大腦、四肢、與合作夥伴,沒有大腦的活動將找不到方向,缺少整體目標;缺少四肢的軀幹只有紙上談兵,沒有人力執行各項災害應變行動。而當災害越發擴大,超越單一組織的應變能力時,就必須有救災夥伴支援,以打團體戰的方式管理災害。

災害應變的大腦在救災現場是指揮站(Incident Command Post, ICP),以美國的災害應變架構來說,視現場的狀況,在指揮站內需成立聯合指揮體系(Unified Command, UC),或是指派單一指揮官(Incident Commander, IC)負責。災害應變的四肢是災害應變人員與單位(Disaster Responders),這些人在現場接受指揮站的協調與調度,目標一致地完成災害應變(Response)及災害復原(Recovery)初期的各項活動。當災害不斷擴大,現場指揮站能力有限時,必須將所需的資源回傳給災害應變中心(Emergency Operation Center, EOC)由災害應變中心協調各單位,整合各項資源,以提供現場指揮站所需。

目前台北市已經建置了災害應變中心(EOC),各救災單位也已在多次的應變演習與實際救災中亮相,所以如果還要再買大型災害應變所需的新車,以邏輯上推論,應該是要當作現場指揮站使用。

不過,現場的指揮站要有一定的空間,因為屆時要完成各項救災幕僚會議,並協調出各單位一致的救災目標與做法,現場的指揮站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要離現場夠近,因為要時時掌握現場的情勢變化與掌控現場應變行動,以提出相對應的應變作法。此外,現場的指揮站還要夠醒目,在美國的經驗是要有綠色的轉燈(類似警車上的燈,不過是發綠光),或有其他閃光燈識別(註1)。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用以上的標準來思考,遊覽車內空間狹小,如以昨天媒體報導的內容來看,裡面還要隔出座位與寢室,剩下的空間可能不足以應付大量會議與救災協調需求。台北市的道路狹小,各種災害類型複雜,以一台遊覽車的車體製成的指揮站可能沒辦法到達多數的災害現場。最後是車體雖然大而醒目,但如不裝上閃燈或轉燈標示,晚間可能找不到指揮站的位置。

由此可見,這台車未來無法擔負現場指揮站的全部功能,不過可以如現今規劃的部分功能一樣,作為後勤務資運送或是現場救災人員補給與休息使用,釐清定位後,接著就應該以用途的角度出發,如要做為後勤車的用途,裡面的座椅應該拆卸以騰出空間擺放物資,要做為現場災害應變人員休息的處所(英文稱之為 Rehabitation Area, 簡稱Rehab),那也不需要會議空間與各項高科技的通訊裝置,而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同時間服務更多的災害應變人員,並提供各種現場救災期間所需的補充用品。(註二)

因此,明年度計劃新買的這輛車定位不明,可以預見的是,如果還是依照目前的規格與配備加以升級,只有更新車上科技,而不是改變使用這輛車的單位或人們的想法與知識,過了十四年後,還是會有人再度檢討這台車的使用率與適用性。

 

NOTE

    註一:更多架設現場指揮站(ICP)的邏輯與注意事項,請點此

    註二:設置災害現場救災人員補給與休息處所的方式與配置標準,請見美國國家消防學院的說明:點此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