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睪丸進食的魚」到「謙虛的苔蘚」,台灣媒體缺的不只翻譯人才 | 顏聖紘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從「用睪丸進食的魚」到「謙虛的苔蘚」,台灣媒體缺的不只翻譯人才

所謂的「人齒怪魚」其實是指在台灣的水族寵物市場上相當常見的「紅銀板」。 圖/取自fishbase.org
所謂的「人齒怪魚」其實是指在台灣的水族寵物市場上相當常見的「紅銀板」。 圖/取自fishbase.org

台灣傳統媒體上的科學新聞來源絕大多數只有三種,第一是外電譯稿,第二是本國科學家發布的新聞稿,第三則是道聽塗說亂抄一通的謠言。由記者本身挖掘與報導的則是少之又少,而多數的新聞還與科學無關,頂多是「科技」或「偽科學」。

這些令人翻白眼,損害大眾智商卻可輕鬆賺取點擊次數的「新聞」通常有幾個特色:(1)斷章取義;(2)張冠李戴;(3)標題殺人;(4)把「關聯性」當成「因果性」;(5)散播謠言;(6)東拼西湊;(7)亂找專家;(8)亂下結論;(9)胡亂延伸與發想,還有(10)翻譯品質低劣。

以前看到什麼「多讀書會讓你長壽」或是「房間亂的人比較聰明」的鳥新聞頂多笑笑就罷了,那種胡亂解釋現象與數據的腦補文至少還提供某些人可以取取暖的笑料,但是2016年8月17日發表在世界日報的一篇由駐芝加哥記者董宇所撰寫的「用睪丸進食的人齒怪魚」的報導,則徹徹底底惹惱了我。

這篇報導為什麼令人惱怒?因為這篇文章幾乎囊括了一篇劣質報導的多數元素。更重要的是,如此劣質的報導居然還通過了世界日報編輯的法眼,堂而皇之地登上聯合新聞網的版面來傷害大家的眼睛。

這篇報導犯了兩大錯誤,第一,是不假思索不經查證地照抄外電,甚至連過往出現在中文媒體的相同報導也不查;第二,則是劣質的翻譯。所謂的「人齒怪魚」其實是指在台灣的水族寵物市場上相當常見的「紅銀板」(Piaractus brachypomus),這種魚原本在亞馬遜盆地就是常見的經濟性食用魚類,但同時也是長期出現在觀賞魚市場的寵物。牠們在原產地取食的是陸生植物的果實或葉片,也取食無脊椎動物,所以這類的魚對於亞馬遜盆地河流兩岸的樹木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種籽傳播者。

紅銀板所造成的是環境生態的問題,不是咬人蛋蛋這種道聽塗說的問題。 圖/維基共享
紅銀板所造成的是環境生態的問題,不是咬人蛋蛋這種道聽塗說的問題。 圖/維基共享

當這樣的魚類因為食用與觀賞用途引入到世界各地的時候,便可能因為棄養與不當放流而形成外來入侵種的問題。但是這和「人類睪丸」有什麼關係?自從2013年起,包含英國每日郵報、鏡報,還有美國多數大小報,都開始使用「ball-cutting fish」(切蛋魚)來稱呼這種魚類。當年的故事是這樣的:據說新幾內亞的河流中開始出現這種魚,然後還會咬人類的蛋蛋。這麼獵奇的訊息當然很值得媒體報導啊~接下來台灣各大媒體就開始把「會咬人類睪丸」(其實是陰囊好嗎?)腦補成「專門吃睪丸」,還把淡水魚誤當成海水魚。

正巧,2013年有釣客在台中文修公園也釣起一隻被棄養的紅銀板,某個傳媒的記者就把那條魚送到一條水族館,並把香腸丟進水族箱中試圖證明該魚是否「會咬蛋蛋也會咬雞雞」。結果是白忙一場。然而「切蛋魚」的名聲與印象就從此留在全球媒體上。但是,紅銀板真的會切蛋嗎?任何會使用google的人都應該不難查到,整件事情的謠言其實來自於《動物星球頻道河中巨怪》那個假鬼假怪的節目。該主持人於2011宣稱他「聽說」紅銀板會咬人蛋蛋並造成兩人死亡,然後當年的英國每日郵報也就引述了這段說法,再加上其它國家(尤其是台灣)對英文媒體的照單全收,就因此成就了「切蛋魚」這個謠傳的真實性。

但是紅銀板在新幾內亞真的沒有造成問題嗎?其實是有的。根據南卡羅來納大學生物科學系的Sandra Bibiana Correa等人在2014年於《新熱帶魚類學》(Neotropical Ichthyology)上所發表的論文指出,紅銀板在1994年被引入新幾內亞塞皮克河(Sepik River)之後,造成當地原生魚類數量與種類大減,其原因是牠被引入之後食性改變了,從原本以樹木果實為主,改為取食小型魚類,因此引起當地主管機關與漁民的關切。但是查遍所有已知的研究報告都沒有任何紅銀板攻擊人類的案例。

英語媒體對密西根州這個案例的報導用語其實比2013年那波更灑狗血。除了重提「切蛋蛋」(例如獨立報、Carbonated.TV、福斯電視)以外,再加上「素食食人魚」(例如每日郵報)和「有人類的牙齒」(例如衛報)的形容,使得整件事更為驚悚懸疑。

所以在未經查證之下率爾使用「吃睪丸」來當標題,難道沒有違背任何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嗎?更可笑的是外電中的「ball-eating」或「testicle-feeding」被譯為「用睪丸進食」,這絕對是劣質翻譯中的經典,相形之下「李奧納多皮卡丘」根本就不算什麼,超可愛的。

圖/取自fishbase.org
圖/取自fishbase.org

同樣發生在這週的消息。美國國家科學院報(PNAS)上刊登了一篇有關地球氧氣濃度究竟在何時與經由何種方式達到現代水平的論文。該論文的標題是「Earliest land plants created modern levels of atmospheric oxygen」,而摘要中所陳述的研究結果指出「四億七千萬年前,苔蘚植物在陸地上的拓殖促使陸地生態系中的氧氣達到一定的水平,並有可能因此驅動之後陸地生物的多樣化」。

但是這樣的陳述一到了台灣就開始歪掉。英國艾克斯特大學研究團隊所發布的新聞稿中的「humble moss」中的「humble」應該被譯為「不起眼的」,但是一到台灣媒體卻被譯為「謙虛的」。苔蘚沒事幹嘛要謙虛?難道是google翻譯出來的嗎?就算是外電也精確反應這個研究的新發現是「造成陸地生態系氧氣濃度增加」的原因,而不是「萬物氧氣之源」。事實上最早開始製造氧氣的生物是生存在水中的原始藍綠菌,那才是生物製造氧氣的來源。當台灣媒體以「萬物」當成標題元素的時候就表示完了,因為我們可以根據發布新聞的日期看到後續照抄的媒體如何把「萬物」再組裝上「智慧」,讓這個研究的重點完全被模糊與誤解。

「humble moss」中的「humble」被台灣媒體譯為「謙虛的」。苔蘚沒事幹嘛要謙虛? 圖/shutterstock
「humble moss」中的「humble」被台灣媒體譯為「謙虛的」。苔蘚沒事幹嘛要謙虛? 圖/shutterstock

有人可能會說,現在記者很血汗才領多少錢?記者也不是專業為什麼要求這麼多?有時候主管心血來潮要你寫不懂的也得硬是寫出來。這個問題很好,我無意責備基層的記者,我在意的則是編輯台選擇訊息與下標題的能力。如果今天台灣的媒體不具有自行發掘議題的原創力也就罷了,就算翻譯外電,或是抄別人新聞也應該有基本的判斷資訊品質與真偽的能力。然而台灣媒體最令人痛恨與瞧不起的就是對「追查資訊」沒有興趣也沒有能力。如果真遇上什麼樣的難解議題也只是守著PTT或是名人臉書轉播解答,然後轉身發一篇「他打臉了誰」或「抓到了」的廉價即時新聞。

像這類非政治經濟性的議題,媒體通常也就不可能培養任何記者努力做點像樣的報導,只要抄來抄去,被罵的時候摸摸鼻子也就罷了。反正政治經濟和影劇版就可以撐起廣告收益,發幾則品質奇差且誤導社會大眾的偽科學新聞,根本就對媒體經營一點損害也沒有。

那我們能怎麼辦?繼續忍受這種爛新聞嗎?我的建議有三:

  1. 看到爛新聞就要揪出來,要持續監督媒體;
  2. 公布正確詳實的資訊,包含原始論文來源以及研究團隊的新聞稿,並教育大眾如何識讀正確資訊;
  3. 希望每一篇新聞都能附上編輯姓名甚至是主管姓名以示負責,不要躲在小記者後面。

如果只是翻譯翻得爛,都還是小事。連資訊品質的判斷都有問題才是台灣媒體的大事。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