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小孩上餐廳「都」乖乖的?談「外國月亮比較圓」的育兒文章 | 陳方隅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法國小孩上餐廳「都」乖乖的?談「外國月亮比較圓」的育兒文章

photo credit ⓒ ingimage
photo credit ⓒ ingimage

自從當父母之後,由於自己念書與太太工作的關係而在美國帶小孩,看到很多「外國月亮比較圓」的育兒文章,總是容忍度變得很低,常常忍不住來談談育兒經。

例如,去年《商業周刊》刊了一篇〈為什麼飛機上永遠是華人的孩童最吵?褚士瑩告訴你西方人這樣教出體貼孩子〉,我寫了一篇文章回應;最近又看到一篇嫁到法國的台灣媽媽寫的〈為什麼法國小孩上餐廳,都能夠乖乖不吵鬧?一個台灣母親的兩地觀察〉,我認為它的內容除了顛覆醫師們的建議以及幼兒安全的調查數據之外,更加深了許多以偏概全的奇怪刻版印象,但是仍然獲得超過三十萬的瀏覽數和龐大的「讚」數,可見這些印象在社會中仍然受到歡迎。正好就用這個機會來來談談這篇文章的內容有什麼需要再思考的地方吧!

以偏概全的極致

這篇文章開頭三分之一談的是,在台灣所有的婆婆都會管太多,作者亞歷媽的朋友「每一個」都遇到惡婆婆,而法國人都要求小孩一成年就要搬出去住,媳婦跟婆婆不但鮮少有機會見面,就算見面也只是家裡的客人。

我不知道台灣社會普遍來說是否還是像作者說的那樣子,以各種不合理的期望施加在媳婦的身上(作者說通常媳婦不做家事就會被說不孝),但我知道的是,社會是多元的,用自己的幾個朋友來推論到整個社會都是這樣,肯定是以偏概全的、有問題的論述。我隨意就可以舉出身邊許多朋友,以及包括自己家庭在內的一打反例來說這是有問題的論述,況且,把台灣所有家庭的婆婆角色都描寫成惡人,並不能因此顯示出西方人那樣子家庭觀念(孩子成年之後與原生家庭的連結度立刻變低許多)是比較高尚。

談完惡婆婆現象之後,作者論述的是在台灣所有的親戚朋友都會來管你怎麼教育小孩,而「法國人完全尊重每個人教育小孩的方式」。同樣地又是以偏概全的論述方式,因為在台灣不會是所有親戚朋友都會來管你,在法國也肯定會有親戚朋友來關心一下你們的小孩狀況。1

以作者自己在美國帶小孩的經驗來說,跟我的美國同學、朋友、鄰居們聊天時,小孩一定都是最重要的話題,而且也都會彼此交換育兒經驗,這跟尊重不尊重教育方式是不衝突的。在台灣,作者可能覺得某些場合的親戚可能多問了些問題什麼的,但是小孩是自己帶的,要怎麼帶還是決定在自己手上吧!要批評台灣的所有親戚,似乎並不公允(再說,作者平常住在法國,應該是難得才回台灣,親戚們見到面多問幾句應該也是正常的吧)。而且,「給建議」跟「管你如何教育小孩」可能是一體兩面的。作者寫的文章和書其實也是在給其他父母建議,廣義來說,是用法國的例子來管台灣人怎麼帶小孩。如果作者很看重「尊重別人教育小孩的方式」,那似乎不應該寫書來教育別人才對?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法國小孩上餐廳

這篇文章當中跟餐廳最有關係的,是談到台灣的餐廳(以及父母)都會拿兒童餐具給小孩,而法國的餐廳都會給小孩使用大人的餐具。(我看到一位學姐對這段表示認同,因為台灣的餐廳很愛用美耐皿餐具給小孩,主要是防打破。但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美耐皿不耐熱,不適合拿來做餐具!)不過,這跟法國小孩上餐廳是否吵鬧的關係似乎不大,整篇文章在解釋這件事方面主要論點是說,要讓小孩自己去適應環境、不能為他們特別準備用具和環境。

這點論述對我來說是很薄弱的,首先從事實層面來看,以我在美國的經驗來說,小孩子在外面崩潰大哭,是很正常的事情,遇到這樣的狀況,就是爸媽上場罷了。我不覺得在法國會有什麼不一樣,因為小孩哭鬧會有各種不同的原因,例如:餓了、覺得無聊、想換尿布、覺得太冷或太熱之類(所以,有些高檔一點的餐廳會拒絕小孩子用餐,法國也有,尤其,法國料理常常都要吃很久時間);同一個小孩也會有不同的狀況,有時候是天使乖乖吃飯,有時候則是令人崩潰滿場跑、討抱抱。不知道作者說法國小孩上餐廳很乖,是哪個年齡層的小孩?是在哪個等級的餐廳?以及,有多少父母曾經有過小孩在公眾場合不乖乖聽話的經歷?

這篇文章其實跟前面提到的褚士瑩文章一樣,把國外的育兒狀況形容得太美好了,講得好像小孩子是很好控制的一樣。我認為,我們可以思考與討論的是大人與小孩之間,在公共場合的應對進退,例如這篇〈給束手無策的父母:小孩在餐廳吵鬧不休,怎麼辦?〉,該篇作者談的是應該要少用一些「恐嚇法」來嚇孩子,這的確是台灣不少父母慣用的手法。但是,我反對像是外國月亮比較圓的這種談法,這樣反而會給讀者爸媽壓力,認為別人做得到讓小孩乖乖吃飯自己卻做不到;同時也給社會上錯誤的觀念,認為每個孩子就是應該乖乖的,甚至是不應該到公共場合去打擾到其他人。這些都是讓育兒環境更差的觀念。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幼兒居家安全

這篇文章中最「顛覆傳統」的意見,就是關於居家安全這段。

作者先寫道,他們去拜訪一個台灣朋友,他把客廳佈置成小孩的遊戲場並到處貼上防護貼,而作者夫妻感到大為驚訝,而他們的朋友對此則感到尷尬:「沒辦法啊!有了小孩就變成這樣。」作者認為不應該把一家人的公共空間給小孩子用,而應該把小孩的東西全放在他的房間。作者特別提出「家裡的桌角或是櫃子的邊角,沒有特別包上防撞裝置,插座也沒有刻意保護。我們會叮嚀亞歷和肥安,這些都是容易使人受傷的地方,需要特別小心,盡量不要靠近。如果他們還是因為好奇心而觸摸,甚至受傷,藉由這樣的親身經驗,對於危險的概念會更深刻。」「小孩擁有本能適應各種環境,我們都應該給小孩機會去適應,而不是塑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迎合小孩。」

這樣的論點有兩大盲點。首先一樣是脈絡問題。在台灣,尤其在都市區,有能力讓小孩子有單獨房間的家庭比例有多少?就算有單獨房間,我不太懂為什麼把客廳一角佈置成小孩的遊戲區會是一個令人驚訝的事情,甚至被拿來說是令人驚訝的。客廳是全家人的公共空間沒錯,但是讓小孩在那邊玩不會妨礙這個公共空間的功能,而且,在客廳玩玩具,一樣要教小孩睡前要自己收拾好(至少我是這樣教小孩的),完全不會像作者擔心的那樣無法教小孩收玩具。重要的是,每個階段的小孩,需要的空間和遊戲環境也不全然相同,不是每個小孩在不同歲數都可以願意待在自己的房間裡面。

作者的論點最大問題是完全忽略了居家安全的重要性。我不知道作者是從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跟小孩溝通說邊角是很危險的要小心,我的女兒快滿兩歲(她已聽得懂大多數的指令,也會表達要或不要),昨晚才又再一次於床上跳舞時,頭撞到了窗台,即使我們已經講過大概有一千次要小心旁邊。家中有小孩的讀者們或許可以想想,在把家裡的插座都插上防護蓋之前,跟小孩子講了多少次不要去碰插座?難道,作者的意思是要讓小孩子觸電一次自己去學習嗎?

《親子天下》曾刊出〈居家安全四大要點〉的文章來談兒童在家中的環境,根據調查,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小孩曾經在家受傷,而客廳正是最危險的地方。「根據靖娟基金會的觀察統計,兒童在家受傷的類型以『跌倒、墜落』為最多,被家具『壓、砸、夾、刺、撞傷』的比例則排名第二高。」因此,不管是民間團體,或是像台灣家庭醫學會等專業組織,都一再強調居家安全的重要性。不是每個小孩都跟作者的小孩一樣成熟、好溝通,也不是每個小孩都承受得起從受傷中學習的風險。

更重要的是,為小孩子做防護措施來減低受傷的風險,其實並不會影響到我們教小孩什麼東西是危險的,更不會影響到「讓他們去適應環境」。其實,小孩子們要出意外的方式有千百種,即使做了防護措施,他們還是很容易出意外,但是,不做防護措施只會讓意外的機率更加提升而已呀!我認為,作者的觀點是對的——我們都必須尊重小孩子的發展。然而,作者的「建議」其實不見得適合每位父母採用。

小結

本篇作者以個人經驗談法國小孩的習慣養成,可惜通篇還是用了以偏概全的態度來寫台灣的家庭觀、育兒觀,再度忽略了「每個小孩都是獨特的」、「每個時候狀況都可能不一樣」這些應該考慮的點2

作者提到「千萬不要因為輿論的壓力,而放棄自己的教育理念,我覺得這樣是讓小孩失去了學習的大好機會」。個人認為,這句話講得很好,然而,在每個父母看到(及分享)許多網路上廣為流傳的育兒文章時,父母們也該多看看不同的觀點和意見,最重要的是,每個小孩都是獨一無二的,本來就不應該把任何人的任何觀點拿來當作育兒聖經。

特別是那種外國月亮比較圓的觀點。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 而且這裡也會有脈絡問題,法國恐怕比較少那種許多親戚的聚會場合,例如過年,而且作者才剛在前段提到,即使親如婆婆的角色也只把媳婦當成客人關係而已,當然比較少機會去問小孩的事。作者沒提到的脈絡是,法國及許多歐洲國家現在結婚率、「婚生子女」的比例都很低,因為可以用「伴侶制」,同時,離婚率也很高。這樣的家庭觀念所造成的現象,到底對於孩子的教養有什麼影響呢?恐怕需要做更深入的討論以及仰賴學術研究的成果。
  • 這令人想起褚士瑩的文章開了地圖砲,用自己旅遊的經驗來談育兒,他提到法國人「會教小孩邏輯思考」所以小孩都不會吵鬧,並指出只有華人和那些不是歐美白人族裔的小孩會吵鬧。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