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並非孤立無援,瀰漫「失敗主義」才是最大威脅 | 陳方隅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台灣並非孤立無援,瀰漫「失敗主義」才是最大威脅

圖/取自總統府 Flickr
圖/取自總統府 Flickr

(※ 本文由「Taiwan Watch: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授權作者編修,原出處。)

連日來關於兩岸關係的新聞好不熱鬧,先是蔡英文總統接受《CNN》專訪表示,中共對區域安全的威脅愈來愈大,假設中共真的攻擊台灣,我們絕對會守下第一波,並呼籲所有理念相近的國家,共同面對中共的軍事威脅。接著,蘇貞昌院長回應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問:「假設中國打過來要怎麼辦?」蘇院長說:「即使只剩下一支掃帚,也要周旋到底。」

果不其然,蘇揆此話一出,不少台灣媒體和政客開始大力批判「執政黨在挑釁中共」(但許多人似乎都忘了了中共解放軍以軍艦、軍機頻繁騷擾台灣的作為,甚至農曆年間也派出軍機繞台);其中,以〈「孤立無援」 蔡英文不告訴你的真實版本〉一文最引人側目。本文將以此文為本,逐一回應所謂的「真實版本」的背後,到底還有沒有真正的「真實版本」呢?

以下,並非為「打臉」誰,而是提供目前的國際情勢資訊,希望建立讀者認識國際的座標,據此作為判斷事實與否的基礎。

台灣真的孤立無援嗎?

上述所提一文,該文主旨認為,蔡英文在《CNN》上的專訪內容是她的一廂情願,因為台灣在國際上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況,別國也不可能幫助台灣。同時,該文也批評蔡政府在軍力評估上缺乏科學精神,並以杜克大學民調結果,舉證說明台灣年輕人只有個位數的百分比想要自我防衛。因此,推斷台灣即使守住第一波,之後也會自己崩潰。

首先,上文是完全錯估美國守住台灣在「第一島鏈」戰略位置的決心與相應的國家利益;第二,是完全忽略了「開戰」對於中國的成本有多高。換言之,即使美國沒有出兵助台的本錢,那現在的中國就有攻打台灣的本錢嗎?

第三,關於杜克大學教授主持的國家安全調查,先前就已有不少討論提到該調查在題目設計上是有爭議的,事實上台灣人自我防衛的決心並不低。

第四,從中共角度來看,他們最想要看到的是假設真的開戰後,在第一時間島內有配合的勢力在外國介入之前先自己投降,讓中國開戰的成本降到最低,也讓其他國家沒有理由介入。

綜上所述,該文過度輕視美國守衛第一島鏈戰略價值的決心,同時「開戰」需調度、集結資源,並對國內經濟規模造成一定程度的風險,是投注成本極高的行為,中國開戰前,也需多方評量自身是否有「本錢」支撐這場戰爭。再者,過往幾次就「台灣自我防衛」的學術調查結果,因問卷設計的差異(問題情境、開放/非開放作答)而導致結果有所不同,實際上台灣人民捍衛國家的決心不容小覷。

然而,普遍瀰漫在台灣的「失敗主義」,或許才是眼前最大的國家安全危機。而散布失敗主義對台灣社會有什麼好處?散布端又是誰?都是值得審視的問題。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中共犯台以及美國的「成本」

首先來討論,中國國力增強的確會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想要保護台灣的成本變高,但難道放棄台灣的成本就不高嗎?美國要用多少成本來彌補失去台灣的損失?台灣海峽如果變成「內海」的話,會影響到多少國際航線?

台灣島附近的海運和空運航線密密麻麻,先不說光是中國對台開戰這件事情就會影響到許多國家。要是台灣被中國拿下,等於整個東北亞的石油天然氣供應線都被中國給掐住了,確定台灣周邊其他國家都會坐視不管?

一旦丟失「第一島鏈」這個關鍵戰略位置,美國面對整個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局勢轉變,得花多少力氣重新調整布軍?光是考慮到這些問題,我們就不可能做出美國會輕易「放棄」台灣、把台灣放上商品架,又或是美國絕對不會幫助台灣這種結論。

事實上,對解放軍來說,先前已有多份智庫專業報告和專書指出,要打登陸戰是相當困難的。

例如美國智庫研究員易思安(Ian Easton)一書《中共攻台大解密》就指出,依據解放軍內部文件評估,現階段要成功登陸台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而且在調集軍力階段,全世界便都知道了。就算真的要打台灣,台灣人也可以「久撐抗戰」,這對中共來說,開戰所要冒的國內政治風險是相當高的。

其次,坊間也常有觀點提及,美國目前債台高築,因此墊高出兵成本。這是把不同概念混在一起的誤導論點。

美債的概念和一般的國債不太一樣,基本上很多國家是把美債當外匯存底在買的,例如日本就拚命買美債(2017年佔日本GDP的21%),持有的美債數是世界第二多,而中國自己就是買美債的第一大國。

這道理很簡單,因為美債不可能會違約,而且美國仍主導著世界金融體系。同時,美國的軍事支出是全球第一,而且比第二名至第十名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這是因為美國同時扮演了世界秩序維護者的角色,在全球都布署有基地,就算我們再不喜歡美國,也必須接受這個事實。更何況,真正債台高築、各地政府面臨破產、軍人退休金都發不出來的是中國啊!

科學評估軍力和民意

先來看這一筆由美國杜克大學牛銘實教授主持的「國家安全調查報告」,裡面提到的自我防衛決心題目,先前已經人討論過了,那是用開放式回答,回答本來就會比較發散,而且使用此資料的人再配上其他屬性的交叉分析(例如以年齡、台獨意識、政黨認同區分人群),這樣一來,每一類人群回答的次數很多時候連基本的統計推論門檻樣本數都達不到。

事實上,根據過往研究,台灣人的自我防衛決心絕對不低。在同一份國家安全調查當中,假設中共真的侵犯台灣,至少有6成以上的人們認為大家會群起抵抗。先前台灣民主基金會做調查,也有超過6成的人們表達願意抵抗中共入侵。就算真的要談台灣人的自我防衛決心「不高」,過去在不同的調查之間顯示,結論會依照問卷題目不同而有很大的波動

值得思考的是,當中共毫不掩飾地一再談論要武力侵略台灣,我們有選擇不面對的權利嗎?當我們的執政黨對國際媒體表達自我防衛的決心時,無論是哪一黨執政,人們都需予以肯定才是;然而,台灣眼前卻有不少媒體與在野黨出聲譴責,認為「保衛國土」發言是在挑釁中國。假設,中國真的打過來了(這樣的假設問題不只是在野黨立委質詢行政院的內容,更是我們都必須面對的真實威脅),這些譴責自我防衛發言的人們,是否會是第一批投降的人?

再者,在軍力評估方面,則需要鄭重地回應許多「唱衰」的聲音。先不管我國國軍素質怎樣,解放軍也並非每個都如「戰狼」一般。根據許多世界各國軍力排名的分析報告,中華民國國軍在世界上的排名是前段班,我們所佈署的防空與反艦防禦網,從密度和質量來說也絕對不會讓解放軍好過。

然而,平常許多媒體卻一再告訴讀者說我們國軍都是「使用美國不要的武器」,要不然就是在罵政府花太多錢在軍備。事實上,就以最近來說,我們跟美國一起做的F-16V戰機升級計劃,那技術和成品還可以外銷。至於「缺乏科學化的軍力評估」一說,只能說,我國國防部還是有參謀單位,國防大學也是有專門研究單位的。實在無需無的放矢,打擊自己國家防禦信心。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上的一篇研究文章曾指出

各種戰略研究和要素都考量進去,不管是渡海戰爭、制空權爭奪、鄰國介入等,都非對解放軍有利;但台灣在面對戰爭最大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威嚇,而是有政客和退將們鼓吹「失敗主義」。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主張並深化自我防衛的決心

最後,以去年底到今日為止,若讀者平日有關注國際新聞的話,應可察覺到目前全球的「風向」,逐漸認為中國是破壞區域穩定的麻煩製造者。

例如在歐洲議會才剛推出7大黨團、共155位議員的挺台聲明,以及德國外交部長在國會回答時的清楚表態。同時,美國國會也通過了許多法案,如台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等,促進台美之間的高階官員交流。此外,美國智庫與學界也都出了各種報告,闡述中國影響力增加,以及對區域安全造成威脅等警告

有這麼多地方的人們聲援,但重點還是只有一個。從國外智庫的研討會公開場合,以及許多「台美人」(在美台灣人)與美國政策界菁英們交流的經驗顯示,令美國人(及世界上許多理念相近國家的人們)質疑的是:台灣人到底有沒有自我防衛的決心?假若台灣自己都不具備自我防衛的決心與實際作為,那為何美國要介入,豈不是白忙一場?這個問題,也值得台灣讀者深思。

小結

海峽兩岸假設真的發生戰爭,那只有一個可能性,就是中共發起侵略。台灣方面已終止動員勘亂,也就是放棄反攻大陸了,反而是中國方面一直威脅要使用武力。習近平在今年1月的對台講話中,也再次強調「不承諾放棄武統台灣」。

面對這樣充滿侵略企圖的鄰國,台灣人民需做的事,也只有做好萬全的準備,並展現出不會屈服壓力的決心。這些只不過是要「維持現狀」所必須付出的基本代價而已。因為中共一直試圖用各種方式要消滅中華民國啊!

如同我們遇到霸凌,當受害一方愈示弱、愈沒有信心的時候,加害者當然愈開心。一旦社會傳達出「反正抵抗也沒用」等失敗氛圍,也正落入中共的宣傳心戰中;不幸的是,這樣的論調在台灣社會中廣為流傳、大勝其道:明明己方是受中國威脅的一方,卻得面對「自己人」譴責台灣自己。尤其是刻意把「自我防衛」曲解成「主動挑釁」的言論,更是不妥。

人必自助而後人助之。希望台灣人可以了解我們面對的中共威脅有多險峻。而那些一聽到要自我防衛和嚇阻中共侵略,就開始用嘲諷、辱罵、甚至造謠方式批判自己的政府及國軍的言論,實際上可說是站在中共立場發言,實在「毋湯」。

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藍根(Werner LANGEN),送上155名歐洲議會議員聯署,表達對台的認同與支持。 圖/取自總統府 Flickr
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藍根(Werner LANGEN),送上155名歐洲議會議員聯署,表達對台的認同與支持。 圖/取自總統府 Flickr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