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搖國本的教育危機—從台灣枯竭的海外人才庫談起
現在台灣人才在海外學術界已經出現重大斷層,不只出國留學的人數少,畢業後在留學國家找到教職的人也愈來愈少,這個現象尤其以社會科學各領域最為明顯,例如,以政治學界來說,目前40-50歲的世代,在美國研究型大學政治系任教的台灣老師只有2位!40歲以下也只有3位在教學型大學找到tenure-track(終身職制度)的教職。這對台灣的學界來說,是非常重大的國安危機註1。
目前各界都持續努力思考這個嚴重問題的解決方法。例如,幾年前政府曾邀請旅美學者返國商討對策,主要的作法包括爭取設置更多獎學金幫助留學生出國,以及在美國舉辦講座,增強台灣研究的曝光度,以及建立更廣的學者人際網絡。筆者正好在前陣子參加了一個研討會,期間和不少台灣的學者和前輩們討論到這個議題,再加上自己三年來留學生活的一些感想,在此提出一些觀察。簡單來說,我認為海外人才庫的枯竭,反映的是我們的教育體制培養不出具備競爭力的人才,因而導致此「國安危機」。
海外人才斷層是因為中、韓競爭者?
坊間盛傳,台灣留學生愈來愈少、學者也愈來愈難留在美國,主要的原因是名額都被中國和韓國學生給搶走了。這種說法其實只反映了一小部份的現實。
首先,若從投入資源的角度來看,我們的確不如中、韓。有留美的老師說,他覺得有些韓國學生寫的SOP(statement of purpose,類似研究計劃和自述的文件)看起來太「專業」了,看起來是老師幫助許多。在韓國學生畢業後,還有專門的獎學金提供給美國的學校來雇用韓國人,讓韓國畢業生可以留在美國教書!韓國政府真的是把海外人才庫的問題當國安問題在處理的。
中國方面就更不一樣了,因為「數大便是美」。中國的公費留學生一年名額超過一萬名(台灣方面近年已降到一百名以下),他們同時也有辦法提供非常多「五年全額獎學金」給美國最頂尖的大學來收中國學生,而台灣方面,不管是公費留學獎學金,或是近年成立的頂大聯盟獎學金,在獎學金的數目、年份、名額方面都完全無法匹敵。
同時,因為中國的人太多了,「平均而言」中國留學生的水平可能不一定比台灣留學生好,但他們的母體無敵大,選出最優秀學生出國的機率就是超級高。台灣在研究中國方面的語言優勢已經逐漸喪失,因為現在愈來愈多研究都可以直接到中國去做,而且可以聘請中國人,不再需要由台灣當作跳版了。更重要的是,中國是個崛起大國,各界都對中國研究相當有興趣,中國的留學生們不管是去做社會科學、big data的分析,背後龐大的商業利益讓美國人也樂得接收這些學生到頂尖大學。
教育體制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在投注的資源方面,我們可能在規模上比不過中、韓,但是,台灣海外人才荒最根本的原因,恐怕是因為我們的教育方式讓學生的競爭力全面落後,而不是因為輸給了特定的國家。
在美國任教的台灣老師指出,台灣學生在申請學校的SOP方面,很明顯地就是無法提出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問題,也就是說,我們的入學名額其實並不是被中韓給搶走,而是自己的實力不足。而這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教育體制完全不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更不鼓勵我們去做些「讀書以外」的事情,所以台灣學生要被國外頂尖大學錄取的機率比別人還要少很多。
從台灣和美國的教育方式來看,其實許多人都已經觀察到了:在學習的「量」方面,美國的學習密度的結構比較像是「倒三角型」,愈往上學習量愈多;台灣則是正向的三角型,國高中拼命填鴨,上了大學就完全鬆懈的學生(或老師?)大有人在。
在學習的「質」方面,台灣就是大量填充死背知識給學生,把所有時間塞得很滿,而美國的中小學教育留給學生較多的空間,很要求個人安排學習機會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國高中都是下午三點以前就放學了,剩下時間就是額外的語言課程以及各種課外活動)。
到國外讀書就會發現,上課時許多美國同學總是天馬行空「隨意」發言,而教授們也很鼓勵同學們的討論,即使很多內容沒什麼重要性。亞洲式的教育比較缺少這個層面,常只要求制式答案。相信大家一定有類似的經驗,小時候在課堂上遇到那種喜歡發問的同學,不管是老師或同學們都會一起討厭他,老師覺得拖累了進度,同學們會覺得等答案就好了何必「愛現」;而隨著年齡增長,大家就愈來愈被標準答案和同儕氣氛給束縛,愈來愈有怕答錯、怕丟臉的心理態度。(延伸閱讀:美國觀察 高等教育學術篇)
不只是教育方式,在個人經歷方面,長久以來「萬般皆下品,只有讀書高」的風氣使然,讓台灣學生的經歷都非常地「單一」。我們台灣學生的經歷一拿出來,通常就只有國小到研究所一字排開,這樣到底能拿什麼跟外國人競爭?以我目前的同屆博班同學來說,有個律師來念司法政治,有個曾派駐伊拉克的海軍退役軍官來念國際政治經濟學,有位跑遍南美洲的貿易業務員來念資本主義下的貧富不均,兩位念政治思想的同學都是從大學直升博班,而且在大學畢業時都寫過畢業論文(undergraduate thesis)。想想看,當兩個人同時申請,你在南美洲跑透透而想要來念貧富不均的主題,跟你在課堂上深受老師的啟發所以想要念同樣的主題,哪一個人比較能寫出有趣的研究問題、哪一個人被錄取的可能性比較高?
大環境不佳、繼續草創二十年?
海外人才荒,跟國外的就業市場當然也是有關係。例如,從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的學術市場就業一直都沒有真正的好起來,這對我們外國留學生來說,找工作更是困難。然而,台灣自己的社會科學就業市場也不斷萎縮當中,除了少子化的影響之外,還有各種奇怪的評鑑制度和分配制度讓學術市場整個扭曲(例:亡台從五年五百億開始)。有位學姐提出了相當精彩的比喻:
中華職棒若沒有撐住,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敢去追美國大聯盟的夢;而中職能不能撐住,又跟我們從小開始的少棒、青少棒培育,甚至是社區棒球、全民運動風氣都大有關係。
教育的問題跟體育的問題其實非常像。現在我們的教育體制掌舵手們,其心態與作為對於這一連串的現象實在是難辭其咎。例如最近才剛有幾個大學教授像是張亞中、劉源俊等人跑出來跟大家說「年輕人都是空心世代,應該要多讀國文才會孝順」,同時還順便歧視一下菲律賓。這就是完全用最傳統的那套由上而下、教化的方式來填塞「大人們所想要的知識」給所有的學生們(同時也可以看出來掌權世代的大人們邏輯觀念有多差:讀國文才會孝順,那麼所有非中文使用者都不孝順了?這跟護家盟說的孝道才能生小孩的邏輯程度有什麼不同?)。
另一個例子是,教育部長吳思華為違法的微調課綱護航,方式就是祭出考試大絕招:「我們就依照改過的課綱來考,你不看新版的教科書,考試時就自行負責。」從這些事件來看,我們的教育政策制定者根本不在乎學生們學到了什麼、會不會獨立思考,而只在乎教材內容有沒有灌輸統治者想要的思想給學生,以及整個升學體制有沒有辦法複製和維持現行的社會結構。
用運動的比喻來說,如果中職繼續草創二十年,再用殺豬公的方式去跟人家拚上太空,以及,如果整個國家的體育政策繼續像現在這樣子忽視基層運動以及沒有完整的專業選手培訓計劃,那麼我們不只是很難出現下一個在大聯盟發光發熱的王建民,中華隊出去比賽時,更有可能就是永遠打不過日韓(偶爾還會輸給中國),不只熱血主播展元,所有球迷都只能一直哭哭好想贏韓國。
現在整個教育體制出了問題,影響的不只是海外人才庫枯竭(挑戰大聯盟的球員減少),這也會讓整體台灣人才的競爭力都下降。棒球打不贏韓國可能就只是球迷掉幾滴眼淚並且誓言下次再加油,但是,海外人才荒以及全體人才競爭力不足,這就是貨真價實的國安危機了。
許多人都已看出我們的教育體制問題在哪裡,並且著急地想要補救。然而,那些忙著教訓年輕人是空心世代、不孝順、不斷嘗試灌輸民眾大中國思想的掌權者,以及急於維護傳統考試和填鴨教育的家長們,何時才能看到問題所在呢?
海外人才的重要性在於,我們需要一定數目的學者在海外學術圈,因為這樣才有機會建立更多人脈網絡、促進台灣與國外學界的各種學術研究計畫發展與交流。具體來說,在各種學術研討會,都需要有台灣人去發表相關的研究,維持學界對台灣的關注;在學術界的各個領域,假設有老師在自己學校進了招生委員會,那麼就有機會多關注台灣學生一點,讓更多人有機會留學;在設計教材和上課的時候,也能夠有機會讓台灣議題多一點曝光機會。在商界和實務界也是如此,能留在國外更是有機會帶來更多的實質經濟產出,不只為台灣帶來能見度,更能幫助台灣廠商連結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