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哥本哈根看台北:斯托勒徒步街與公館徒步區 | 邱秉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從哥本哈根看台北:斯托勒徒步街與公館徒步區

斯托勒徒步街現況(2013年2月)。 圖/邱秉瑜
斯托勒徒步街現況(2013年2月)。 圖/邱秉瑜

從2014年8月開始試辦的公館慢行徒步區,於2015年1月的當地店家及住戶問卷調查中結束了短短五個半月的壽命。而早在半個世紀前,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就成功將一條市中心商業街改為行人徒步區,其過程亦非毫無反對聲浪,台北能從中學到什麼啟示嗎?

公館慢行徒步區,是繼2000年的西門徒步區後,台北推動的第二個徒步區,從2014年8月2日開始試辦,五個半月後,為了「讓民眾充分參與各種市政議題及表達意見」,主管機關台北市政府交通局於2015年1月15、17日分別進行所謂的「一階」與「二階」公投,以決定其是否續辦。

「一階」採i-Voting網路投票,18歲以上的一般民眾皆可參與,結果有76%的網友贊成續辦,反對者僅22%。

兩天後的「二階」改採公館當地店家及住戶問卷調查,結果,店家卻幾乎是一面倒地反對續辦(81%);至於住戶,雖較不反感,但大致仍傾向反對續辦(62%)。若將店家及住戶票數統合,可知有71%的公館在地人反對續辦,贊成者僅29%。

於是,市府決定尊重在地意見,宣布不續辦公館徒步區。

然而,半個世紀前的1962年,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就開風氣之先、大膽地將斯托勒(Strøget)這條車水馬龍的市中心商業街改為行人徒步區,當時的反對聲浪也是非同小可,哥本哈根究竟是如何克服困難做到的?

以節日封街為手段,打造全市第一個徒步區

今天的斯托勒,全長1.1公里,是歐洲最長的行人徒步購物街。

傳統上,這條寬11米的兩線道馬路,原本就是哥本哈根市中心最重要的商業街。1950年代的斯托勒,每年除聖誕節期間封街兩天、不准車輛進入外,就跟哥本哈根市中心所有的其他道路一樣,一年到頭飽受塞車之苦。

隨著進出市中心的車輛越來越多,哥本哈根許多莊重典雅的老廣場,也一個個變成了露天停車場。

當時的哥本哈根,不但市容醜陋,且空氣汙染及噪音問題嚴重,哥本哈根市政府因而認為,若能將市中心變得對行人更友善,不但可創造生動的公共生活,也可一併解決上述的都市問題。

於是,1962年11月,市府利用某個節日做為藉口,在斯托勒開始實施封街,而在節日結束後,封街繼續延期,斯托勒就在這樣的手法下成為了哥本哈根第一個永久的行人徒步區。

逛街人潮打破反對聲浪,締造三贏局面

當然,這樣進步的政策,不會沒有伴隨反對聲浪而來。異議最主要來自於市中心的商家,他們擔心的是車流消失了、生意也沒了。

一些評論家也從文化角度出發反對此事,他們說,「我們是丹麥人,不是義大利人」,北歐氣候不似南歐溫暖,而是又冷又多雨,因此,丹麥人習慣的是室內文化、是窩在家裡、是在餐桌前吃飯喝咖啡,而不是享受路旁的露天咖啡座──丹麥人才不吃行人徒步區這套。

這些反對的音浪,很快就被大量湧上斯托勒街頭的哥本哈根市民腳步聲蓋過了。

根據建築師Jan Gehl和Lars Gemzøe的研究,比起以前的馬路,新設置的行人徒步區,鼓勵了人們在此進行「停留行為」(stationary activities),而非匆匆路過,當然,更多的消費行為也就隨之而來。一開始對新政策狐疑的商家,如今樂見斯托勒成為市民熱門的逛街地點,人潮顯著增加,生意也更好了。

商家保住了經濟繁榮,市府創造了政治成功,而市民大眾的社會福祉也得以促進,真可說是「三贏」的局面。

複製成功經驗,往後數十年採漸進式擴張

斯托勒實驗的成功,鼓勵了哥本哈根市政府繼續把更大部份的市中心區域還給行人,1968年,他們將另一條街及幾個廣場也改為行人徒步區,接下來的幾十年間還有多次的類似舉措。

從1962年斯托勒的15,800平方公尺開始,市中心越來越多的地方變成了行人專用或行人優先的地帶,到該世紀末,其總面積已在30多年間擴大為原本的6倍多,達約10萬平方公尺。

在此同時,市中心停車位也一批批地取消劃設,在市中心停車因而變得越來越困難,從而抑制了市民把車子開進城裡的意願,這也導致更多的停車場得以廢止,轉為公共廣場之用。

奇妙的是,根據Gehl與Gemzøe的統計,若單看1968年到1995年這一期間,市中心行人友善地帶的總面積增加幅度為3.2倍,而市中心公共空間的夏季單日下午平均使用人次增加幅度為3.3倍,兩者似乎為正相關。

漸進式的哥本哈根市中心步行化。 圖/Gehl Architects
漸進式的哥本哈根市中心步行化。 圖/Gehl Architects

優質公共空間使城市變得宜居,卻並非產自民主程序

哥本哈根市中心步行化的奏效,讓批評者的經濟理由或文化理由都不攻自破,正如Jan Gehl所言:「世界上每個地方各有不同的文化與氣候,但,人,則是全世界都一樣的,只要給他好的公共空間,他們便會喜歡在那裡聚集」。

在英國Monocle雜誌2010年所做全球最宜居城市排名中,哥本哈根僅次於慕尼黑,排名第2;2011年的Mercer Worldwide Survey,也將哥本哈根評為全球城市個人安全第9名、生活品質第11名;這些傲人的成果,均非僥倖得來的。

然而,這樣一場劇烈的「城市新文化運動」,卻並不是依照民主程序產生的;甚至,依哥本哈根市民的「反規劃性格」,行人徒步區的設置若放手讓其投票決定,很可能就會像台北一樣慘遭否決,哥本哈根也就不會產生如今讓市民引以為傲的全歐最長徒步購物街了。

從哥本哈根經驗,我們可以看出丹麥當局的策略:

  1. 先以節日封街為藉口,規避商家的反對聲浪,再以封街延長為由,讓行人徒步區偷渡成功。
  2. 全市的行人徒步區路網採漸進式擴張,讓人們能有時間來調整生活方式,亦有效減少了民怨。

台北市政府交通局自詡「落實以民意作為公共政策決定主要依據」、「開放18歲以上民眾參與公共事務」是「符合世界潮流」的,其自己一開始本著理想抱負打造的公館慢行徒步區,對於其存廢,既採用兩階段公投,最後卻又棄網路民意不顧,片面選擇尊重在地民意,直接導致了實驗的終結,既無法在台北城南創造一個有機會與西門町、信義計畫區相互輝映的重要消費商圈,亦未能繼續保護道路的「軟性使用者」──行人及自行車,使免於汽機車的威逼與霸凌。這,應該說是違反世界潮流,較符合現實!

反觀半世紀以前即具前瞻視野的哥本哈根市府官員們,本於專業判斷,堅定貫徹政策,不刻意博民主美名,雖過程中不惜用詐,但市民「用腳投票」也順利杜絕了商家的反對意見,城市改造得以達成。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