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成為「不怕水淹」的韌性城市? | 廖桂賢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怎樣才能成為「不怕水淹」的韌性城市?

在極端氣候的現在與未來,超過防洪排水系統設計標準的暴雨會增加不會減少,淹水只會越來越頻繁。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極端氣候的現在與未來,超過防洪排水系統設計標準的暴雨會增加不會減少,淹水只會越來越頻繁。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韌性城市不是「不淹水」,而是「不怕水淹」〉這篇文章中,我提到,在極端氣候的現在與未來,超過防洪排水系統設計標準的暴雨會增加不會減少,淹水只會越來越頻繁,就算工程硬體再怎麼精良紮實,水利人員再怎麼努力確保系統運作萬無一失,淹水是永遠不可能消失的。但是,淹水真的不必然要成災,只要「不怕水淹」,再頻繁的淹水也沒有關係。

想像這樣一個不怕水淹的城市:無論是午後雷陣雨後的局部積水,或是這兩天又急又猛的暴雨造成淹水,或是颱風來時的大規模河川氾濫,都沒有災害產生。有可能嗎?當然有。這完全不需要前衛的科技,只需要你我的觀念革新。

只是,「淹水等於水災」這個偏頗的觀念,在現代社會中實在太根深蒂固,在許多人的認知中,城市,就應該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現代城市樣貌及運作的方式;許多人完全無法想像,城市如何可以泡在水裡又不會成為災難?從西方到東方的城市,千篇一律的硬體設計——建成環境——完全忽視自然條件以自然環境變動,因而,讓許多人沒了想像力。現代城市之所以一淹水就成災,「不耐水淹」,是因為建成環境並未設計成可以適應淹水。

所以,要打造「不怕水淹的城市」必須要透過環境設計來達成:重新設計包括建築物、開放空間、與基礎設施在內的建成環境。那麼,要如何讓一個「不耐水淹」的環境變成「不怕水淹」?雖然目前在我心中,還未有任何一個現代城市可稱得上是「不怕水淹」,但其實目前已經存在很多建築與開放空間層面的解決方案。

圖為新加坡的國民住宅,當地稱「政府組屋」。這些政府組屋絕大部分底層挑空,以增加開放空間,並有利環境通風,讓新加坡等於是一個「現代高腳屋」城市。 圖/作者自攝
圖為新加坡的國民住宅,當地稱「政府組屋」。這些政府組屋絕大部分底層挑空,以增加開放空間,並有利環境通風,讓新加坡等於是一個「現代高腳屋」城市。 圖/作者自攝

如何培養不怕水淹的韌性?

在建築上,建築防水(flood proofing)的相關技術一直都存在。應用防水建材,可使建築物即便浸水也不受損害。彈性使用一樓空間,不在一樓放置不能泡水的傢俱或貴重物品,也是讓建築物不怕水淹的解決方案。若不希望建築主體泡水,則可以採用高腳屋這種在低窪濕熱的東南亞地區仍然大量存在建築形式。獨棟的住宅要改造成高腳屋並非難事,集合住宅或是高層建築要建成高腳屋當然也可能,這樣的建築早已存在,稱為 piloti architecture,也就是底層挑空的建築。

那麼,城市中有可能建造大量底層挑空的高腳大樓嗎?當然可能,新加坡就是一個例子:八成新加坡人口都居住在國民住宅,當地稱「政府組屋」,而這些政府組屋絕大部分都是高層住宅,但底層挑空,以增加開放空間,並有利環境通風,並維持視覺穿透防止犯罪。雖然這樣的設計並非為了防止水災,但大量這樣的建築,讓新加坡等於是一個「現代高腳屋」城市。除了架高之外,要避免建築主體淹水還有其他作法,例如在荷蘭,建築師已經設計出所謂的「兩棲屋」(amphibious houses),讓建築可以隨著水位而漂升,不用泡在水裡。

避免建築主體淹水還有其他作法,例如在荷蘭,建築師已經設計出所謂的「兩棲屋」,讓建築可以隨著水位而漂升,不用泡在水裡。 圖/作者自攝
避免建築主體淹水還有其他作法,例如在荷蘭,建築師已經設計出所謂的「兩棲屋」,讓建築可以隨著水位而漂升,不用泡在水裡。 圖/作者自攝

好,一定有人會說,「那商店怎麼辦?高腳屋不切實際,因為商店必須位於一樓才會生意啊?!而且城市就是要有地面的店舖才會有生氣有活力啊!」商店當然還是可以設置在一樓,但店老闆若不想要一淹就成災,就必須必須意識到淹水的可能性,重新思考重新設計店面,使用防水建材,並且重新配置商品的展售,貴重的商品一定要架高;或者,店內設計升降裝置,在快要淹水時,快速將商品升到二樓;或者,設計防水門,當有淹水可能性,立即關上。台灣店家都很聰明,我相信一定可以想到比以上所述更好的防商品泡水的方式。

我猜,還是會有人會說,「這樣太麻煩了,民眾一定不會接受的!」我只能說,反正淹水這件事情是絕對不可能消失的,不接受也沒辦法,若不接受,不設法應變,只想坐等著政府來幫你防災,不培養自己不怕水淹的韌性,那就準備繼續受災。

當然,誰都不希望我們的住宅、店面、和道路經常淹水。但若要減少這些地方的淹水機率,我們就必須設法給水足夠的空間去絕不能仰賴排水系統把水往外排(若河川水位也很高,水也排不出去)。在下雨的時候,那些比較不會被使用到的地方,例如公園綠地,就應該要設計成具有蓄水、滯水、滲水、甚至保水功能。這樣的概念一點都不新,西方國家從三十年前開始,就已經在推動我們現在說的「海綿城市」:透過設置雨水花園、生態草溝、多功能蓄洪池等設施、綠屋頂、透水鋪面,以及減少不透水鋪面,讓城市仍夠吸納更多的雨水,讓水泥城市慢慢成為像海綿一樣可以吸水的系統。

但要強調,在水患治理上,城市本身成為「海綿」是不足夠的,很可能仍然無法應付台灣常見的暴雨。因此,除了推動海綿城市盡量吸水之外,城市還得學習「納洪」,也就是說,我們要接受,城市大部分的開放空間,都應該要能夠容納洪水,不只在地下,還有地上的空間。許多人會認為,台灣城市地小人稠,哪裡找得到空間容納洪水?其實,城市可以納洪的空間不見得少,只要我們學習將空間設計成多功能使用。

例如,那些大面積、硬鋪面的開放空間(公園、廣場、道路等),即使不透水,平常滿足休閒育樂之外,在極端降雨時,可以扮演滯洪的角色。其實,國際上這樣的案例已經不少,其中一個案例是荷蘭鹿特丹的「水廣場」Benthemplein,該廣場有幾個下凹的空間,平常供民眾運動用,暴雨時則成為滯洪池,是一個極佳案例。在高密度的台灣城市中,要讓開放空間能夠納洪,並非可不可能的問題,而是設計問題,需要地景建築師與水利工程一起合作,發揮創意。

荷蘭鹿特丹的「水廣場」Benthemplein,該廣場有幾個下凹的空間,平常供民眾運動用,暴雨時則成為滯洪池。 圖/取自Baunetz_Wissen
荷蘭鹿特丹的「水廣場」Benthemplein,該廣場有幾個下凹的空間,平常供民眾運動用,暴雨時則成為滯洪池。 圖/取自Baunetz_Wissen

「不怕水淹」是意願問題,不是做不做的到的問題

除了建築和開放空間之外,我們也應該想辦法讓基礎設施(例如交通運輸、能源、水供給、廢棄物處理、廢水處理等系統)不怕水淹。不過,這部分目前相關的討論是少之又少。但我們可以先思考交通的問題。淹水時該如何步行?其實這並不困難,易淹水的社區,平時應準備好可架高的便道設施,在暴雨來之前先架好,就解決了。義大利威尼斯就是一直以這樣的方式來因應淹水,讓居民以及觀光客可以在淹水時繼續趴趴走。

那行車問題呢?昨天(6月2日),許多人都注意到了一則新聞:在暴雨中,新北市金山區的一台國光客運公車在洪水中繼續行駛,有如河中行船的乘風破浪,有網友驚呼「根本是兩棲作戰公車」。因應未來越來越頻繁的暴雨,我們何不就讓必須要行使於低窪地區的公車成為宜水宜路的兩棲公車呢?如果淹水時,公車還可以乘風破浪,安全載送乘客到目的地,那麼,道路淹水也不怕,我們仍然可以出門。

以上提及,眾多現存的相關設計案例告訴我們,要打造一個「不怕水淹」的城市並非天方夜譚,也不見得需要高科技。我猜,還會有人說,「雖然如此,民眾是不可能接受的生活在這樣一個水世界的,太不方便了」。以為不怕水淹的城市就是「水城」,是完全的誤解:請記得,在台灣,除非是水庫洩洪,或是低於海平面的超級低窪地區,再怎麼說也不會發生長時間淹水的情況,在大部分的城區中,淹水頂多幾個小時,甚至不到一天,水就會退了。所以,不會有長時間生活「水世界」的問題。所以,即使稍有不方便,也是暫時的,並非長期。

當然,打造以上所述的不怕水淹城市並非一蹴可及,或許需要二十年、五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看到改變。但如果大家今天一直說「不可能」,還要頑固地要求政府政府繼續治水,繼續相信人定勝天,而不願自己承擔任何一點防災責任,那麽水災就會不斷發生。

從「不耐水淹」到「不怕水淹」,不是不可能,只是願不願意的問題。

要打造一個「不怕水淹」的城市並非天方夜譚,也不見得需要高科技。只是願不願意而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要打造一個「不怕水淹」的城市並非天方夜譚,也不見得需要高科技。只是願不願意而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