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個海綿城市(下):水旱災並存的台灣,水管理從破除排水迷思開始
▍編按:〈想像一個海綿城市〉系列文章為當今崇尚地下道排水工程的台灣社會提出不同的見解。上篇〈當排水影響河流生態〉點出傳統的排水工程只是一味追求將雨水逕流「快速排除」,卻疏忽了雨水逕流將街道的汙染物一併沖刷入河,除了工業廢水與家庭汙水以外,雨水下水道的汙染問題同樣值得關注。下篇則是提出有別於傳統排水思維的新作法,例如以自然排水/儲水的方式將雨水逕流原地處理,都可以減輕傳統集中式排水系統性的壓力。
然而,儘管此系列文章嘗試以「海綿城市」勾勒出有別於往的城市排水規劃與設計思維,但作者要提醒讀者的是,相對於颱風帶來的大豪雨,「海綿城市」此做法/概念,對於飽受淹水之苦的地區恐無太大的幫助,此時我們需要的則是「不怕水淹」與水共存的觀念,關於這部分,可參考先前的專欄文章〈關於淹水,我們找對方向了嗎?〉。
依照歐美傳統的都市法規,任何一個土地開發案的業者,都必須估算開發所產生的雨水逕流和污水排放量,然後建造新的下水道並與城市原本的系統連結。
但隨著都市不斷地蔓延,中央集中式的下水道和污水處理系統得承擔愈來愈龐大的家庭廢水和雨水逕流量,加重了系統的負荷和運作成本;而混在一起的雨污水每每在暴雨時溢流到河中,也造成河流生態的日益惡化。
雨水慢慢流,街道排水新革命
於是,歐美城市一方面開始思考如何減少雨水逕流,另一方面也檢討中央集中排水的做法,改以分散式、現地處理方式來減輕下水道系統的負擔。
歐美城市處理雨水逕流的新做法,顛覆了傳統「盡快將水排除」的排水觀念,而是設法將雨水留在基地,在需要維持乾爽的道路旁打造一系列「生態草溝」(bio-swale)。
也就是透水、種有植栽的低窪區域,將逕流導入這個區域以滲進土壤,一方面讓雨水的入滲補注都市區域的地下水,另一方面也免除了工程排水管道的需求。
至於逕流的污染,則藉由土壤過濾和植物對特定污染物的吸收來淨化水質。
這些不仰賴傳統工程,反而藉用入滲等自然機制處理雨水逕流的做法,一般稱為「永續性都市排水法」(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或「自然排水」(natural drainage)。
自然排水法和傳統最大的不同是,不再完全著重於「事後」的處理(指雨水逕流產生後再來處理),而是在源頭就減少逕流發生的機會,因此自然排水系統不是一套單一的工程系統。
除了生態草溝外,還包括一連串減少雨水逕流的措施:例如,在建築物地下室設置儲水池,或在屋簷下放置雨水蒐集桶截留雨水,並拿來澆花、沖馬桶……
另一個排水革新觀念是,減少城市中無法滲水的鋪面。
我們其實可以找到很多讓城市表面喘口氣的機會,像是人行步道或車流量較小的街道、停車場等比較沒有污染的地方,可以改用透水性佳的鋪面。
也可以用「綠屋頂」(green roof)取代傳統屋頂,在屋頂鋪上淺淺的土壤並種植低矮的植栽,不但能儲存、淨化雨水,還可以淨化空氣,減輕都市熱島效應。
讓我們再度想像如海綿般會吸水、保水的森林。從小處著眼,善用自然滲水、淨水的機制,我們可以將原本硬梆梆、不透水的水泥叢林變成一個海綿城市!
效率不是唯一考量,台灣要排水?還是保水?
在歐美國家漸漸屏棄傳統排水觀念時,台灣還執著興建以效率為唯一考量的排水系統,尤其是近來,許多不曾淹水的鄉下地方開始發生水患,紛紛要求政府興建排水工程。
難道納稅人的血汗錢真得花在落伍、不管用、又不永續的水泥工程上嗎?
對台灣而言,即使不提雨水逕流帶來的污染問題,用雨水下水道排水也非解決水患問題的良藥。
讓我們看看台北市的經驗:雖然雨水下水道普及率如此之高,但颱風、豪雨後仍然無法避免都市大淹水。
都市絕不能完全仰賴雨水下水道免除水患,因為採取中央集中式的排水系統設計,一旦疏於維護,系統某部分堵塞或雨量過大、過猛時,一個環節出錯,整個系統就會崩潰,反而造成更大的災害,二○○一年的納莉水災就是最好的例證。
從水患治理的角度而言,台灣都市人口密度高、不透水性也愈高,現階段也許還是必須利用雨水下水道來協助排除過剩的雨量,但我們也可以開始善用自然機制,設計自然排水系統來分擔雨水下水道的工作。
想像一下,當颱風暴雨來臨時,若我們的城市可以像海綿般地吸水,河流水位升高的速度就不會那麼快,水患威脅也可以降低。
從減少逕流污染的角度而言,盡速採取自然排水的策略也是必要的,因為既然台灣的污水處理廠並不處理雨水逕流,我們更需要利用自然的力量來淨化逕流,避免對河川生態造成更多負擔。
再說,自然排水讓雨水滲入土壤,更是補注台灣都市地下水的好機會。
自然排水這個名詞雖然仍帶著「排水」的字眼,但觀念上其實較接近蓄水和儲水。
此外,將雨水蓄留下來,在逕流發生的地方(問題發生的源頭)進行處理,遠比把所有問題集中起來,再搬運到十萬八千里之外去處理的傳統做法符合經濟效益。
大自然賜給台灣豐沛的雨水,但我們卻是一邊飽受水災之苦,一邊又極度缺乏水資源,在叫渴的同時卻又把從天而降的水往外排,顯見我們在水資源管理上的矛盾。
台灣的水環境管理的確有許多先天上的困難,但最大的障礙卻是來自觀念本身──排水,正是一個需要檢討和突破的觀念。
歐美正在矯正過去所犯的錯誤,台灣卻不用追隨著他們的腳步犯錯,許多尚未建雨水下水道或其他排水工程的地方還有機會,可以好好打造一個先進、永續的雨水處理系統。
想像這樣一個海綿城市,一個可以吸水、保水的城市。
台灣的城市可以學習自然排水的原則,以「儲水」取代「排水」,一方面可儲蓄水資源,另一方面可減低水患的威脅,不是一舉兩得嗎?
- 本文選自作者著作《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野人出版社),原文標題為〈街道和雨水的故事:想像一個海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