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看見身心障礙者的日常風景:重新思考「融合」的核心價值 | 特約作者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JK/看見身心障礙者的日常風景:重新思考「融合」的核心價值

我們對各種「不同於一般人」的理解有限外,在你我周遭,也有許多可見與看不見的「障礙者」,在生活中我們應該用如何的態度、該擁有何種與之相處的能力。圖為2016年嘉義特教學校舉辦融合教育滾球活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我們對各種「不同於一般人」的理解有限外,在你我周遭,也有許多可見與看不見的「障礙者」,在生活中我們應該用如何的態度、該擁有何種與之相處的能力。圖為2016年嘉義特教學校舉辦融合教育滾球活動。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 文:JK,熱愛旅行、跳脫框架思考的渺小平凡特教相關工作人。)

日前有媒體報導監察委員王幼玲、葉宜津提出調查報告,全台110學年度國小、國中及高中身心障礙學生中,情緒行為障礙學生佔7.53%、自閉症學生人數佔17.14%。內文指出,這些孩子容易受到環境變化使得情緒造成波動,許多第一線教師因為缺乏認識和相關資源,而錯用方法使情形惡化,進而造成負面循環,因而要求改善。應該不少人都還記得,不久前一則「妥瑞兒看電影」的貼文,引發網路討論,都使得身為特教老師的我心有戚戚,也開始思考所謂「融合」。

然而,仍需澄清的是,上述監察委員所提出的報告數據,僅顯示身心障礙學生中有情緒障礙的比例,並不包括非身心障礙學生的情障比例狀況。像是妥瑞症患者,僅有部分伴隨情緒障礙,並非所有患者都有此一狀況。但這正意味著,我們對各種「不同於一般人」的理解有限外,在你我周遭,也有許多可見與看不見的「障礙者」,在生活中我們應該用如何的態度、該擁有何種與之相處的能力。

身障者們離開校園之後?

我從事特殊教育相關工作至今,回想起大學時於寒、暑假辦理營隊與實習時,帶著特殊學生們實際走入社區搭公車,前往百貨公司、逛夜市、到便利商店買東西等體驗與適應社會,畢業後有幸參訪美國成年身心障礙者所住的社區。他們在督導管理下,身障者們進行每日工作,周末則自行規劃行程、打掃、採買等。

社區裡從教導特殊學生學習生活技能,讓他們為未來生活作練習與準備,並直到實際看到了身心障礙者能夠獨立於社會中安排自己的工作、活動,對我來說,「融合」正應該是校園融合教育學習環境的延伸,身心障礙者和一般人繼續共同於社會中學習、生活。

即便如此,從不同角度切入「融合」,會有不同的詮釋方式,因而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對於「融合」的定義,但生活中仍時常聽聞身心障礙或有特殊需求孩子之社會新聞事件,讓我好奇外界是否曾思考「融合」在離開學校環境後,是否仍存在於我們所處的社會中?

應該不少人都還記得,不久前一則「妥瑞兒看電影」的貼文,引發網路討論,都使得身為特教老師的我心有戚戚,也開始思考所謂「融合」。電影院排隊購票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應該不少人都還記得,不久前一則「妥瑞兒看電影」的貼文,引發網路討論,都使得身為特教老師的我心有戚戚,也開始思考所謂「融合」。電影院排隊購票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何謂「融合」?

台灣推動融合教育多年,綜合文獻所提及的「融合教育」,指的是將身心障礙學生安置在普通班級的教育形式,並非將身障學生隔離在機構、療養院或安養院裡,而是讓他們進入校園,和普通學生一起學習、互動、接受教育,達成身心障礙學生也有平等參與學習之權利。

台灣融合教育在特殊教育法令及政策的推動下,至今已約有三十年左右,此推動為參考美國的政策及法案,由一開始將身障者隔離於機構,逐步把目標、方向修正至回歸主流,保障身心障礙者受教育權利的融合。這個趨勢或許一般人難以感受,但比方說「喜憨兒」這個詞彙,就是90年代,一群心智障礙家長所創立的基金會,在這些家屬的努力推動下,透過庇護工場和社會參與等訓練與活動,讓身心障礙者能部分自立並融入社會的例子。

一般而言,特殊教育身心障礙學生的分類包括:智能障礙、自閉症、多重障礙、學習障礙、情緒行為障礙、發展遲緩等類別。即便是同樣的障礙類別,每個學生在學習表現與需求上都有其獨特性。或許可以試想,不只是身障學生如此,普通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上也有「特殊需求」,像是有人喜歡獨自埋頭苦讀、有人過目不忘、有人則喜歡透過討論、思考來學習等,只不過身心障礙學生們在學習、調整與反應上較為即時。身障孩子有賴特教老師,針對不同孩子、不同需求來設計專屬個人之課程與學習目標。

融合教育將身心障礙學生和普通學生「放」在一起學習,所以大家能夠對身心障礙類別名稱不陌生,在現今醫學發達、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也可以在輸入關鍵字之後,對於該障礙類別之特質與行為表現,有更多了解。

理論上看似「融合」,但若要在離開校園後,繼續融合於社會中,若僅只是讓學生於同一環境中一起學習似乎美中不足。實務上,除了共同在校園中學習,更多的是同時培養出對這些「特殊需求學生」的認識、尊重多元與彼此的獨特觀念,體會並尊重身心障礙者,他們也是與我們一起生活在社會中的群體的概念。

融合教育將身心障礙學生和普通學生「放」在一起學習,所以大家能夠對身心障礙類別名稱不陌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融合教育將身心障礙學生和普通學生「放」在一起學習,所以大家能夠對身心障礙類別名稱不陌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在日常感受更多的「融合」善意

台灣今日各項無障礙設施與環境的推動,如:低地板公車、捷運之視障引導、手語翻譯、聽打等,到鼓勵各族群的資訊、文化平權參與,皆可以從環境的轉換看到大眾對身心障礙與特殊需求的認識。有了基本的認識後,透過志工活動的參與或每年舉辦之相關影展如:無限影展、國際聾人電影節等,過程中有機會和參與的身障者們實際接觸。

像是我參與了今年張惠妹的「ASMeiR世界巡迴演唱會」,可以發現除了演唱的歌詞之外,主辦單位也在阿妹講話時呈現了聽打字幕。原來早在2017年的「烏托邦2.0慶典世界巡迴演唱會」時,主辦單位在聽障朋友勇於表達需求後,願意嘗試、重視融合各族群不同的需求,以即時字幕呈現阿妹的Talking,讓聽障族群無阻礙的參與融入演唱會中。

我即便是個特教老師,但在這些寶貴的時刻,卻讓我能由不同層面去理解與體會不同族群的特殊需求是什麼,即便是看似平常的字幕,也能夠融合進更多不同族群的人一同參與。這不是課本、理論的文字說明可以學到的,而是實際與之互動、幫助來理解、體會,由多元團隊、族群所組成的社會,我們的日常正是每個人於每天面臨不同的人、事、物,彼此依靠、相互學習、理解,從中「感受」對彼此的尊重與接納。

台灣今日各項無障礙設施與環境的推動,如:低地板公車、捷運之視障引導、手語翻譯、聽打等,到鼓勵各族群的資訊、文化平權參與,皆可以從環境的轉換看到大眾對身心障礙與特殊需求的認識。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今日各項無障礙設施與環境的推動,如:低地板公車、捷運之視障引導、手語翻譯、聽打等,到鼓勵各族群的資訊、文化平權參與,皆可以從環境的轉換看到大眾對身心障礙與特殊需求的認識。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難能可貴的包容了多元的族群與文化,意味著我們生活在由許多不同背景、能力多元團隊、族群所組成的社會中,所以每個族群在看待、討論事情時,角度、觀點都有所不同,培養、尊重每個人都是有獨特需求的群體之觀念,是需要持續宣導、學習。有了理解,便有接納與尊重的觀念,進而有無障礙服務、設備的提供、調整,如此才會有共融的多元社會,一同共融生活。

有了「觀念」與「方向」,如何能夠再有更進一步的理解並尊重?這確實很難,因為於社會中,不可能有特定方法來面對多元文化、背景之人、事、物與社會運作,也或許在主動踏出去接觸後,未能看見成效或改變,但就如同特教老師依據不同學生,設計了符合其個別化課程與目標之後,教學過程仍需透過不斷的嘗試、調整和修正,讓學生能有效學習。共勉整體社會成為持續學習、進步的終身學習者,理解不同族群的需求後,於不斷的互動、參與中累積經驗,努力於社會中實踐融合。

有了理解,便有接納與尊重的觀念,進而有無障礙服務、設備的提供、調整,如此才會有共融的多元社會,一同共融生活。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有了理解,便有接納與尊重的觀念,進而有無障礙服務、設備的提供、調整,如此才會有共融的多元社會,一同共融生活。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