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常民歷史:以景觀設計,保留具文資價值的古墓 | 蕭文杰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正視常民歷史:以景觀設計,保留具文資價值的古墓

圖為新店第一公墓,攝於2014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為新店第一公墓,攝於2014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普遍上,台灣人對「死亡」有特殊的文化禁忌,即對住家附近有墳墓、火化場、殯儀館、靈骨塔等大多是排斥的。幾年前,台北市捷運「善導寺站」被要求改名為「華山站」,提出者的理由有點奇特——善導寺內有靈骨塔——根據媒體報導的原因是,當他被問到住哪裡時會「很難說出口」,彷彿住在善導寺附近是一件很丟臉的事。

筆者不是這類文化研究的專家,更買不起交通便捷、有華山文創園區在附近的善導寺站地段的房子,不解住在如此高房價區域的居民,會很難說出口自己住哪的原因何在?或許是人們害怕跟「鬼」當鄰居?

「善導寺站」被要求改名,說明了台灣社會對與死亡相關的有形、無形文化仍有不少禁忌跟矛盾。但是,台灣人就真的怕鬼、對「鬼」充滿敬畏嗎?筆者並不全然認同,至少我認為建商、投資客這類炒房者幾乎可以為了錢而不怕鬼。他們可能比較怕一旦這些地方的歷史被發掘後,會影響「房價」;尤其那些昔日曾是墳墓區的建案,更是非得把歷史剷平、不留下任何證據不可。

在都市設計中,墳墓區通常被規劃在郊區,但隨著城市開發進程逐漸擴大,往日的郊區就成了今日市區。都市寸土寸金的開發壓力,導致祖先們死後的居所,成為被活人都更的對象。雖然開發過程也可能抹除了其他值得保留的文物,但整個社會氛圍,使得台灣少有人願意從事墳墓相關的文化研究與保存運動。讓人擔心的是,這類的文化財在台灣長期被忽略、甚至鄙視,連保存運動都難以運作。

為了錢不怕鬼的建商,大膽剷平整片墳墓,開發成一層又一層的高樓。反正台灣對於歷史不注重,民眾對自己花大錢買來的豪宅也不曉得過去是否為墳場,又或是只要有商機存在,根本不在乎這點也說不定。

而此文化現象反映在1989年音樂團體「黑名單工作室」發表的音樂《台北帝國》。歌詞採寫實手法,描寫台北地景樣貌的改變:「忠孝東路擱卡過去就是墓仔埔」,但是繁華的信義區有誰還清楚這裡過去有不少墳場呢?又有誰有禁忌呢?

衝擊台灣文化界的外國人

台灣的文化保存難,牽涉死亡歷史文化的文資保存更難,長年以來台灣研究古墓及相關文化的人更是少數中的少數。但是今年9月,全國文資會議當天,有三位來自外國的臉孔替台灣古墓文化發聲。他們是德國籍的高雄大學副教授奧利華(Oliver Streiter);曾經研究白色恐怖受難者墓園,且開過田野調查課的艾琳達(Linda Gail Arrigo),以及美國籍的詹姆斯(James Morris),他們的發言震撼了在場的文化人。

引用《聯合報》與《台灣英文新聞》的報導,三位外籍人士的發言大略如下:

高雄大學的德籍副教授奧利華說:「許多墓碑的工藝水準之高,在國外可收進博物館典藏!」

詹姆斯表示:「歷史書寫的是勝利者故事,小老百姓的故事則刻寫在墓碑之上。」台灣的墓碑除了供人記念,也充滿了藝術性、歷史性和宗教性。

艾琳達表示:「台灣長年以都市、經濟發展為優先,因此致力於保護古墓的他們常處於求助無門的狀態。」

外國人為何要做台灣古墓的文資保存呢?我想是基於地球公民的職責吧!每一種文化都是獨一無二的,失去就沒有了。他們共同的憤怒是,台灣政府單位缺乏仔細調查,僅透過粗糙的審議,就將見證歷史與常民藝術的文化毀於挖土機下。

難道是西方人不怕鬼、不怕墳墓,所以特別跑來台灣保存古墓嗎?筆者並不認為,毛骨悚然的西方鬼故事也脫離不了墳墓,尤其是衛生條件不佳、流行病橫行的年代,還有未經規劃的濫葬導致水源污染引發疾病,當時西方人也畏懼與墳墓為鄰。隨著時代進步,現在西方人普遍沒那麼排斥墳墓,甚至將這些場域當成文化旅遊景點。

奧地利維也納中央公墓。 圖/路透社
奧地利維也納中央公墓。 圖/路透社

筆者認為關鍵之一,是近代的設計手法解決了部分問題。透過景觀設計師、建築師、雕刻師、篆刻家等規劃下,使墓園草木扶疏、生態豐富,走向公園化,也進一步成為歷史教學、休閒的場域。

西方這類墓園,或許是台灣可以學習的對象。可是地方縣市政府在都更改建過程並沒有認真考慮這樣做,高雄覆鼎金公墓、跟新店開發史息息相關的新店第一公墓等的改建案中,各縣市政府強調的仍是抹除歷史紋理、把古墓剷除,並將房價上漲當成政績。難道我們的社會無法接受以設計手法,在原址保有幾座具有歷史、藝術性、文化意義的墳墓嗎?

奧利華三人的發言,讓筆者思考墳墓及相關文化為何在別的國家可以兼顧歷史文化,轉化成觀光財,而台灣只想直接剷平?

如果這些跟死亡有關的文化那麼不值得一談,為何台灣人要大費周章出國,去看埃及吉薩金字塔群(世界遺產);去沖繩看玉陵(世界遺產);去中國看馬王堆帛畫、秦始皇陵墓兵馬俑(世界遺產)、漢代畫像磚;1去瑞典參觀斯德哥爾摩火葬場(世界遺產),或是近期因陸客風波而聲名大噪的林地公墓;去法國奧維看梵谷兄弟墓園;去奧地利維也納中央公墓瞻仰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史特勞斯家族墓?甚至企業家為何收藏可能是冥器的唐三彩呢?2

上述例子可以發現,墓園是可以透過規劃而不再讓人感覺陰森恐怖,墓園與相關文化可能是藝術的、歷史的也可能成為都市當中另一個休閒場域,提供人們心靈平靜、思考創作、緬懷歷史先人的場域。

圖為瑞典林地公墓,位於首都斯德哥爾摩南部郊區,1994年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圖/維基共享
圖為瑞典林地公墓,位於首都斯德哥爾摩南部郊區,1994年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圖/維基共享

誰來決定古墓文資價值?

關於墳墓及相關文化資產的保存台灣並非沒有做,詹姆斯說的:「歷史書寫的是勝利者故事」,只是文資指定、登錄長期以來也是在執政者的手中,有權力決定哪些是文化資產的,幾乎壟斷在官方手裡。

長期以來被列入文化資產的台灣墳墓,大部分都是象徵中國文化延續的王公貴族,或是擁有政治地位者,例如陳永華墓原址及墓碑、明寧靖王墓、鄭崇和墓、鄭用錫、邱良功墓、王得祿墓等。國民政府時期的細數有高官桂永清墓、王寵惠墓、白崇禧墓、丁惟汾墓、閻錫山墓、于右任墓等。反觀民間缺乏權力者,即使具有歷史性、藝術性,也很難被依照文資法保存,若真的留下,也都是在非常偏遠的地區,如花蓮壽豐鄉的移民村古墓苗栗義塚

有「開臺黃甲」之稱的新竹鄭用錫墓屬於古蹟層級最高的國定古蹟。 圖/作者提供
有「開臺黃甲」之稱的新竹鄭用錫墓屬於古蹟層級最高的國定古蹟。 圖/作者提供

苗栗縣苗栗義塚。 圖/取自國家文化資產網
苗栗縣苗栗義塚。 圖/取自國家文化資產網

墳墓類相關的文資保留也曾因政治因素呈現荒唐的一面。早期政府將文化資產的功能「助教化」,為了宣揚所謂的愛國教育,不惜編造假歷史「太原五百完人」故事於教科書當中,還將其依照假故事興建紀念建築群,登錄為「歷史建築」。

這個假歷史的「歷史建築」並沒有被撤銷文化資產的身分。換個角度來說,筆者認為「太原五百完人建築群」見證了兩岸對抗下,國民政府的愚民洗腦教育,保存下來正好才能闡述歷史,也告訴民眾,文化資產的決定權向來是在官方,所謂文化公民權還有一段路要努力。

從民間角度主張保留,且位於都市開發區周遭的古墓,近年有白恐墓園、覆鼎金、新店第一公墓,不過成功保留者少,失敗者多。

見證1950年代白色恐怖事件的白恐墓園,最初在文資委員會的會勘時也被三位文資委員評斷不具文化資產價值,要不是洪維健導演跟受害者家屬據理力爭,拿出許多事證,後續演變為社會事件,白恐墓園很難成為法定文化資產。

高雄覆鼎金除了三座古墓(大坪與一、黃慶雲、杉本音吉)列冊,其餘多以樣貌不美觀、材質不特殊等駁回,如今已經動工改建成為公園,本來這些文物應該是毀於挖土機下, 所幸有深具歷史眼光的海青工商校長及老師伸出援手,提供民間認為具價值的古墓碑一個落腳處,目前這些被異地保存的墓碑已經可以展示,不過為何不能考慮將這類文化資產與公園共榮共存呢?

至於關係到新店開發史的新店第一公墓,也被新北文資大會認為不完整、藝術價值不足、無完整歷史脈絡等理由,決議不將其登錄為歷史建築,而被強制搬離土地的古墓墓碑又被以脫離土地脈絡為由,多數被評定沒有古物價值,土地也因為由公園用地變成工業區用地引起不少爭議。

圖為1970年,前來參加太原五百完人成仁紀念日公祭的各界代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為1970年,前來參加太原五百完人成仁紀念日公祭的各界代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為拆遷中的高雄覆鼎金公墓,攝於2017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為拆遷中的高雄覆鼎金公墓,攝於2017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正視自己的歷史

曾經拍攝八萬張古墓照片的西洋語文學系副教授奧利華,雖然不是台灣任何一個縣市的文資委員,不過他認真於這個冷門的領域多年,是許多文資委員望塵莫及的。他認為應該先做考古研究,而不是先拆掉、丟掉墓碑。筆者特別注意到美籍人士詹姆斯在介紹台灣古墓文資的簡報時寫著:Their destruction can stopped。搭配一張被塔利班政權毀滅的世界遺產巴米揚大佛,詹姆斯是否暗喻著這些未經研究就拆除古墓的行為,跟塔利班的恐怖分子沒什麼兩樣呢?

這些幫台灣古墓說話的外國人發言之後,文化部鄭部長有了回應。鄭麗君部長表示,台灣缺乏研究墓地的文化,對於外來者花了這麼多年關心台灣墓地所承載的歷史相當感動,也當場要求文資局評估,可否對台灣歷史墓地進行「系統性文資保存」。

筆者認為城市發展快速,古老墓園正在迅速地被消失,而隨著現代喪葬制度的改變,也表示未來台灣具宗教藝術的傳統古墓將越來越少。古墓除了研究墓碑之外,墳墓也涵括文學(楹聯)、書法(碑文)、雕刻(墓碑、石獅)、彩繪(圖飾)等藝術,透過現地研究,才能了解古代喪葬禮俗及各種物質文化。

因此,我們是否可以就地保留這些有價值的古墓文資,並透過空間規劃與設計專業融入公園等公共空間供人參觀,而不是全數拆除呢?

美籍人士詹姆斯在介紹台灣古墓文資的PPT簡報,上面寫著:Their destruction can stopped. 圖/作者提供
美籍人士詹姆斯在介紹台灣古墓文資的PPT簡報,上面寫著:Their destruction can stopped. 圖/作者提供

  • 畫像磚在漢代經常用於裝飾墓室,如今多已經成為博物館展示品。
  • 冥器就是陪葬品。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