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裡的偽科學:致癌風險如何影響飲食選擇?
報紙上滿是攝取各種食物的風險報導,而且經常寫成聳人聽聞的故事。此外,事情得要非比尋常才能得到媒體青睞,因此我們對風險的認知,也就容易受到具爭議性的意見和想法影響而有所偏差。那些古老、無聊、不具新聞價值的科學共識,則鮮少有人報導。媒體的聚光燈只會投注在以特立獨行自詡,其實是有書要賣的人身上。
我們至今已看過不少這樣的例子:糖被揭發為毒素、飽和脂肪變成超級食物、雞肉酸化我們的身體、麩質被說成對所有人的健康有害。這些小眾信仰並不受大部分科學界所接受,卻因為新聞報導變得深入人心,影響我們對於食物和健康的選擇。
恐懼、憤怒和風險
憤怒也是幫凶,這在書中列舉的例子中廣泛可見。沒有什麼比財團與專家勾結,以神祕力量在幕後主使陰謀,掩飾真相,傷害大眾,更適合成為新聞標題。食物來源受到汙染,腐化的科學家虛構飲食建議,以滿足企業的貪欲,讓我們感到憤怒。但這憤怒卻以恐懼的形式呈現,過度操控了我們的決定。
科學界因此陷入兩難局面。如果對那些錯誤信念發動攻擊,難免引發論戰,招人耳目;若置之不理,任其在媒體上頻繁出現,這些謬誤就會成為人們面臨抉擇時唯一浮上心頭的資訊。
同樣地,提倡新的飲食、健康或減重方法之類的暢銷書如果大賣,也會讓這些或利或弊的觀念,留在我們心頭,並賦予它不必要的重要性。暢銷書排行榜上充滿各種戲劇化又聳動的標題,言簡意賅地宣稱麩質為何邪惡、糖為何讓我們的大腦裝滿毒霧。
但很少看到科學界一再表達的共識,因為那些科學觀點實在不夠痛快,包括「控制食量,避免長期過重」「少吃糖,避免糖分攝取過量而引發的傷害」「限制飽和性脂肪酸攝取量,將會帶給你溫和而長期的益處」。
在是非混淆的情況下,期盼人們能夠審慎評估各種統計上的風險之後再做決定,根本是異想天開。正如我們之前討論過的,我們相信那些獲得普遍認同的資訊,尤其當它們是透過我們所信任的人傳達給我們的。這是幫助我們探索世界的簡單捷徑,特別是關於營養和健康的領域,這種行為準則更是完全合情合理,因為我們面對的資訊是如此複雜。
相對風險和絕對風險
若要理解為何有些營養研究的結果會溝通不良,關鍵在於相對風險和絕對風險的觀念。把複雜的流行病研究導入飲食和健康時,結果往往是一種相對風險。研究會先判斷兩個組別之間風險程度上的差異,找出某些特定行為和結果之間的關係。
聽不懂。
讓我舉個例子說明。幾年前有個廣為人知的研究,顯示攝取培根是引發腸癌的風險因子。
噢!不!不要是培根。我愛培根。
抱歉,事實如此。為了方便說明,我簡化了一些數據,但這項研究顯示,攝取醃製加工肉品將明顯增加罹患這種可怕疾病的風險。族群研究顯示,在生活中每日平均攝取50克培根的族群,罹患腸癌的機率比沒這麼做的族群高出18%。
18% !!!好可怕。我以後再也不吃培根了。
我知道我在試著灌輸給你有關相互關係、因果關係和潛在干擾因子的觀念。我也確信你可以想像每天都攝取50克培根的那種人,不會是最健康的樣本。但這項研究運用了一些巧妙技術,確保其中的相關性真實無誤。
腸癌是一種非常嚴重、極度令人不快的病,確實也有明確的證據證明,培根、火腿和其他醃製加工肉品與腸癌的發生率之間存在密切關連。看來培根是脫不了關係了。雖然美味,但值得你為了它冒那18%的風險嗎?
事實上,高出18%是依相對風險測出的數據,而大部分流行病學研究都是這麼做的。和較少攝取加工肉品的群組相比,攝取大量加工肉品的人(在任何干擾因子都謹慎調整之後),罹患癌症的風險相對高出18%。但這個數字到底意味著什麼?
讀者們,不管你吃不吃培根,在你生命中某個時間點罹患腸癌的風險都一樣高,大約是6%。如果你每天都吃50克培根(那可是不少的培根,一家五口如果都這樣吃,一個星期就要吃掉1.75公斤),風險就會升高到7%左右。從6%增加到7%,這數字算是一種絕對風險。
這裡增加的1%,到了和原先的風險比較起來時,就變成高出18%。1腸癌和培根之間確實有連帶關係,相對風險也確實增加了18%,但事實上根據這項研究,人們如果每天都吃很多培根,罹患腸癌的相對風險將增加1%。雖然這數字不容輕忽,但看起來好像也沒那麼糟。由此可見,相對風險要比絕對風險更容易讓人擔心。
同樣的資訊還可以用其他方法加以修飾,從而影響了我們的抉擇。如果我說吃培根將使你得到腸癌的風險增加1%,就一種食材來看,聽起來好像還是滿高的。但如果我說不吃培根的人不會得腸癌的機率是94%,而每天吃大量培根的人的機率是93%,二者之間的差異聽起來就好一點了;如果我說讓一百個人從現在開始每天都吃一個巨大的培根三明治,其中有一人後來會罹患腸癌,這個風險好像就沒有那麼嚴重了。
耶!培根沒問題了。
不,培根不是沒問題。有強而有力的證據證明,大量食用培根的確會增加你罹患腸癌的風險,這種病很嚴重,能奪走很多人的性命;但是很明顯地,不同的措辭,能夠改變我們對於風險的思考方式。
那麼,到底哪一個才對?我都被你弄迷糊了。我還寧願像之前那樣害怕就好了。
都沒有錯,但是許多心理學研究顯示,如果你希望大眾能夠理解,最好還是用絕對風險來和大眾溝通。
簡單!所有人都用絕對風險就好了。
可惜沒那麼簡單。雖然眾所皆知絕對風險是溝通的最佳方式,卻很少被採用。可能是因為它比較不容易製造足夠震撼的標題。全世界都是以戲劇性增加的相對風險,來傳達腸癌和培根之間的關連。因此,雖然這項研究很重要,許多人可能會認為用這種混淆大眾視聽、製造不必要恐懼的方式來傳達研究結果,並不公正。
為什麼會這樣?
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流行病學研究最後都是以相對風險呈現。研究人員鮮少提供絕對風險的資訊,因為這不是他們進行研究的用意。把研究內容翻譯成大眾容易吸收的資訊,不是研究人員的工作,因此他們很少這麼做。這類的翻譯或許可以說是科學記者的工作,但通常又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或許,這是大學出版部門的工作。
最近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刊登的一份報告直指,大學出版部門必須為誤導的科學報告負責,但事實上,把研究發現翻譯成大眾能理解的絕對風險數據,連他們也不見得做得到。正如大衛.史匹格哈特爾所解釋的:
大眾往往被敷衍、被灌輸過度誇大某些事物重要性的觀點。科學不是為大眾而寫,把科學轉化成有用資訊的過程,不在科學家的責任之列。科學家、出版部門以及記者都想要寫故事,也都傾向縱容誇大或誤導的聲明。
幸好我們還是能在一些地方找到好的忠告,還有一些人(像是史匹格哈特爾教授)正試圖解決這些問題。科學媒體公司(Science Media Centre)、理解健康研究計畫(Understanding Health Research)、全民健康服務指南(National HealthService Choice),以及英國癌症研究中心都致力於破除迷思,提供資訊,幫助大眾認識風險,並據此做出正確選擇。然而這樣的聲音並不足以壓制其他雜音。
用足以誤導大眾、促使大眾做出錯誤選擇的方式來傳達科學,不難想見會產生多少問題和混淆。因此,我們對於傳達風險的方式,必須有更大的共識;呈現科學研究結果時,所有群體都應該負更多的責任。在那之前,你應該學習如何辨識相對風險,不可輕忽它對你做決定時的影響力。
培根的風險
儘管許多倡導人士都拿醃肉和腸癌之間的關連,做為加工肉品添加物硝酸鹽具有危險性的證據。然而,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目前尚未確立。添加硝酸鹽是為了防止致命的微生物生長,如果沒了硝酸鹽,培根就不會是培根了(硝酸鹽會讓肉呈現粉紅色)。
我個人並不認為這樣的誹謗是公正的。加工肉品添加了很多東西,不只硝酸鹽這一樣,光把罪過推給一種化學品,並不符合科學精神,只是順應「化學品不是好東西」的潮流而做出的結論。可能性有很多,或許有一天會證明我的想法錯誤,但在沒有足夠的證據之前,這樣驟下定論,實在令人無法接受。
此外,有時我們的確需要接受風險。添加硝酸鹽是為了抑制肉毒桿菌的生長,肉毒桿菌是一種會製造致命性神經毒的細菌。事實上,我們的生活不一定能完全避免風險,有時候我們只能抉擇要承擔哪一種風險。大多數時候,我們能簡單計算出來,像是要選培根還是肉毒桿菌中毒;選擇搭飛機還是開車。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在於有時候必須在風險和樂趣之間做抉擇。
儘管有些人對此會有異議,認為培根並非生活中的必需品,然而不可否認地,培根確實能帶來短暫的歡樂時刻。因此,我們必須把這樣的歡樂和潛在的長期風險放在一起衡量。我們該不該每天都吃培根?或許不。如果我們要攝取多樣化的飲食,可能要避免每天都吃同一種食物。
那麼,可不可以在週日早上享受偶爾的培根三明治呢?可不可以塗上一點奶油,加上一點調味醬呢?我知道自己的答案。
※ 本文摘編自《廚房裡的偽科學:你以為的健康飲食法,都是食物世界裡的胡說八道》,原標題為「第十四章:相對風險」更多內容請參本書。
《廚房裡的偽科學: 你以為的健康飲食法,都是食物世界裡的胡說八道》作者:安東尼.華納(Anthony Warner)譯者:林麗雪出版社:八旗文化出版日期:2018/07/04
- 原註:我知道1不是6的18%,但如果確實的數目沒有經過捨入簡化,就是增加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