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宜暉/如何改造行人地獄的台灣(上):從打造兒童友善街道做起 | 特公盟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謝宜暉/如何改造行人地獄的台灣(上):從打造兒童友善街道做起

為了解決台灣「行人地獄」困境,立法院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未來車輛不禮讓行人將由最高處3,600元罰鍰提高至6,000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為了解決台灣「行人地獄」困境,立法院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未來車輛不禮讓行人將由最高處3,600元罰鍰提高至6,000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今年年初,國外媒體報導了台灣的交通亂象,並且以「行人地獄」(Living hell for pedestrians)來形容台灣對於行人不友善的狀況。自此,交通議題開始持續受到台灣社會的關注。

4月12日,新聞報導了新竹某國小放學時有車輛加速硬闖紅燈,差點撞到斑馬線上的學童。4月18日的新聞又報導了桃園市傳出公車找不到司機,因此多所高中的學生專車將會面臨停駛或路線減併。在台南麻豆則是有一名國小學生為了等公車盤坐在騎樓,之後又靠著柱子睡覺。這些新聞,都在在顯示出台灣交通對於行人(尤其是兒童)不友善的現況。

或許從小到大生活在台灣的我們,對於沒有行人穿越道和紅綠燈的馬路、不禮讓行人的車流、沒有人行道或騎樓被佔用不得不走車道的情況已經習以為常,甚至練就了一身靈活閃躲的好功夫。父母和老師也總是告誡我們:「馬路如虎口」、「走路要小心車子」。感覺上馬路就是機動車的主場,行人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而較為弱勢的族群,例如走路速度較緩慢的兒童、孕婦、帶著幼兒出行的照顧者,以及行動不便的老人與殘障人士等,出行的過程更是障礙重重,險象環生。

然而,這樣的習以為常是否就是理所應當呢?馬路真的是為車子所設計的嗎?過馬路為何總像是障礙路跑?不同族群在城市中的移動又該是怎樣的面貌?或許藉由重新思考馬路在城市中的功能與目的,可以讓我們看見不一樣的可能性。

馬路不該如虎口

道路是城市的動脈,讓每個人都能夠通往所需要的各種資源。不論是上學、上班、買菜、看醫生、跑銀行,或者看電影、找朋友、去公園玩,我們用步行、騎行、坐車或開車的方式搭上城市的脈動,前往我們所要去的地方。可以說路是人與城市、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也是人通往自由的羽翼。能夠安全的出行,是城市發展很重要的指標。

聯合國2015年所提出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第11.2項就是希望「到2030年,向所有人提供安全、負擔得起的、易於利用、可持續的交通運輸系統,改善道路安全,特別是擴大公共交通,要特別關注處境脆弱者、婦女、兒童、殘疾人和老年人的需要。」

城市屬於每個居住在其中的人,因此讓每個人能夠自由且自在地移動是很重要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提醒我們重新思考城市交通的優先順序,重新審視城市中「人閃車」的文化,打造一個具有包容性且平等的交通網絡,讓馬路不再是稍有不慎就傷人的虎口,而是建立連結與通往幸福的鵲橋。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提醒我們重新思考城市交通的優先順序,重新審視城市中「人閃車」的文化,打造一個具有包容性且平等的交通網絡。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提醒我們重新思考城市交通的優先順序,重新審視城市中「人閃車」的文化,打造一個具有包容性且平等的交通網絡。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對兒童友善的交通規劃,也適用於每個人

要真正擺脫「行人地獄」的現況,打造出以人為本的交通,一個適切的切入點,就是兒童友善。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前市長安立奎.佩納洛薩 (Enrique Penalosa)曾說過:「兒童是指標性的生命物種。如果我們能成功為兒童建造一座城市,這就是對所有人而言都成功的城市。」所有的兒童(事實上是所有人)都需要滿足身而為人的基本需求:溫飽、安全感、幸福感和健全的人際關係。交通是提供這些需要的機會。

雖然不同族群的需要可能會有差異,但是有益於一個族群的規劃,通常也能幫助到其他族群。而基於兒童在體型與能力上的特殊性,對於兒童友善的街道設計,也會讓城市中的所有人都受益。

舉例來說,兒童的步行速度比一般人要慢,因此為兒童所設計的行人穿越道必須要有足夠的秒數讓他們通行,同時也能夠嘉惠行動緩慢的孕婦、年長者及殘障人士,甚至是提著重物的一般人。而為了嬰兒車能夠通行所規劃的無障礙人行道,不論在寬度或平坦度上都能照顧到不同族群的需求,也能夠讓步行和騎行更加暢行無阻。為了兒童與其照顧者所設計的大眾運輸,會考慮到上下車的便利性、適當的班次間隔以及舒適的等車空間,對於一般的通勤族甚至遊客都是很大的福音。

兒童友善交通的好處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在2019年所出版的《兒童友好型城市規劃手冊》歸納了以兒童為重心所做的交通規劃,對於兒童與其照顧者,乃至於社區及城市會有以下的好處:

  • 促進兒童健康:為非機動車設計的街道可以鼓勵兒童外出,增加兒童體能活動,減少肥胖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而鼓勵低耗能和清潔能源則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氣品質,減少呼吸道疾病和癌症的威脅。
  • 確保兒童安全:保障道路安全的設計可以減少交通事故傷亡,讓一般人更願意在街道上行走,增加更多人際互動,進而減低騷擾和暴力的發生率。
  • 保障兒童權利:當城市在交通規劃上為非機動車與大眾運輸留出空間,不僅能夠為一般人提供更多參與城市活動的機會,也能鼓勵兒童獨自外出,讓兒童能夠享有公民權,並獲得練習評估風險的機會。
  • 促進兒童福利:保障道路安全的設計可以減少交通事故傷亡,降低社會成本,增加人們公平享有就學、就業和其他公共設施的機會。
  • 提升生活品質:城市發展非機動車與綠色公共交通能夠減少空氣、水和土壤汙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降低環境風險。

不同年齡的兒童會因為能力不同,在需求上也有差異。但整體來說,對於兒童友善的交通應該要包括:安全又健康的交通規劃、舒適又便利的街道空間,以及兼具啟發性與教育性的元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安全又健康的交通規劃

城市的交通規劃應該要確保兒童能夠快快樂樂的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不僅應該減少可能會危及生命的各種危險,更應該促進兒童和照顧者的身心健康。安全又健康的交通規劃包含了三個方面:安全的環境、適齡的視線規劃與安全感。

1. 安全的環境

兒童的身體和大腦都還正在發育之中,跟成人相比起來更脆弱,也更容易受傷。在城市裡,應該建立起相對安全的環境,把街道上的健康風險因素降到最低,來支持兒童的健康成長。實際的做法包括了以降低車速來減少交通事故傷亡的風險、在住宅區、學校及其他兒童經常活動的地區設置低速區、改善人行道的規劃,以及降低空氣汙染和噪音汙染等。

建立安全的環境可以經由道路重新規劃來實現,巴西的聖保羅就是個成功的案例。聖保羅政府針對道路交通事故訂立了《道路安全保護計畫》,透過立法和創新街道設計,例如降低速限和重新設置十字路口,來解決行人安全問題。這個計畫從2013年開始推行,而2014年到2015年間,聖保羅因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就下降了20%。

2. 適齡的視線規劃

由於兒童與成人身形上的差異,對於街道的感受也會跟成人不同。兒童會比成人更靠近汽車的廢氣管、建築工地、垃圾桶和人行道的地面,也會比成人更不容易被汽車與卡車駕駛看見。

一向致力於提升兒童福祉的伯納德.凡.里爾基金會(Bernard van Leer Foundation)在世界多國推行的「Urban95計畫」,就是希望城市決策與規劃者能夠用三歲兒童的平均身高95公分為視角,作為城市規劃的基準。例如Urban95在洛杉磯市中心所推動的改革,就包括了改善行人穿越道不合理的距離、向不走行人穿越道的行人發放反光裝置、手電筒和警告(而非罰單)、設置受保護的自行車道等措施,讓幼兒及其照顧者步行或騎行時更安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3. 安全感

除了具體的安全性之外,照顧者在交通上的安全感對於兒童也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如果照顧者認為街道不安全,就比較不可能會讓兒童獨自出門;若沒有成人陪同,兒童的活動範圍就只能限縮在家裡。暢行無阻的人行道、安全的騎行與運輸設施、適切的行車速度,以及充滿活力卻不擁擠的人行道與公共空間,都是塑造照顧者對街道感到安全的重要因素。

巴西伏塔雷薩(Fortaleza, Brazil)所推動的「人的城市」(Cidade de Gente)計畫,就是提升安全感一個很好的案例。伏塔雷薩市中心的區域原本很冷清也不安全,重新規劃後漆上新的行人穿越道,將轉彎半徑改小、車道減少、設置安全島,並加寬人行道並縮減行人穿越道的距離。改造之後,有90%的受訪者肯定這項改善,86%感到「安全」或「很安全」。而經過實地調查,走在人行道之外的行人減少的91%,在這個區域的行人增加了34%,逗留的人也多了30%。

值得一提的是,在路權上,行人、非機動車與機動車不必然要站在對立面。雖然兒童多半是步行或騎行,但親子或家庭也可能是車輛使用者。因此良好的交通規劃不只是能夠造福行人,也能保障開車的親子與家庭的行車安全,是種雙贏的策略。

▍下篇:

如何改造行人地獄的台灣(下):由國外街道設計案例看見可能性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 文:謝宜暉。「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成員,史丹佛大學雙碩士。曾任職科技業,目前為全職媽媽,兼職翻譯。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