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話王國犯下死罪的純潔靈魂:30年後重看《剪刀手愛德華》 | 林運鴻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在童話王國犯下死罪的純潔靈魂:30年後重看《剪刀手愛德華》

《剪刀手愛德華》劇照。 圖/IMDb
《剪刀手愛德華》劇照。 圖/IMDb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

時隔30年,大導演提姆・波頓(Tim Burton)的異色電影《剪刀手愛德華》(Edward Scissorhands)即將在台灣重新上映。該片大膽運用充滿成人童話風格的黑暗視覺元素,講述一段銘心刻骨的純愛戀曲,是電影史上為人津津樂道的經典作品。

不過,除了電影中強尼・戴普(Johnny Depp)與薇諾娜・瑞德(Winona Ryder)兩人的禁忌之戀,恐怕《剪刀手愛德華》還是一齣,追問渺小人類為何觸犯殺人死罪的道德寓言。

近年台灣每一次發生重大刑案、隨機殺人事件,都引起社會大眾對於死刑存廢的熱烈爭論。假若我們從一個更多現實、更少浪漫的角度,來重新思考《剪刀手愛德華》中的「罪惡」主題,或許在多年以後的現在,這部經典老電影還能夠引發一些不同角度的解讀。

《剪刀手愛德華》劇照。 圖/IMDb
《剪刀手愛德華》劇照。 圖/IMDb

《剪刀手愛德華》劇照。 圖/IMDb
《剪刀手愛德華》劇照。 圖/IMDb

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人

本片主角愛德華,是一位雙手懸掛鋒利刀刃的人造人。他日復一日在廢棄的古堡中,修剪庭院中的花草樹木。一天,心地善良的化妝品推銷員,在山頂古堡發現獨居的愛德華,並決定將他帶回家中。儘管小鎮上的多數居民,對這位沉默寡言、外型怪異的年輕人不無疑懼,但是他們仍然樂於享用愛德華所提供的剪髮、園藝服務。

可惜,這樣的「和諧」,只能夠曇花一現。由於愛德華暗自傾心於推銷員的長女「金」,因此金的男友對他充滿怒火與忌妒,三番四次陷害性情天真的愛德華。在一發不可收拾的重重誤解中,小鎮居民的態度很快改變,他們現在斷定,這位頭髮蓬亂、滿臉刀疤、手持凶器的外鄉人,一定是惡魔的化身。

被誣陷偷竊、性侵、傷人的愛德華,只好充滿悲傷地返回自己出生的古堡。然而,金的男友卻尾隨而至,在爭執中,被愛德華用剪刀手刺死。爲了平息小鎮住民的憤怒,金與愛德華深情吻別後,決定欺騙在古堡外等待要審判「兇手」的群眾——她告訴居民,愛德華已經被坍塌的古堡所深深掩埋。

電影的結局是,在許多年後,再也不曾離開山頂的愛德華,孤獨地留在古堡中製作一位美麗少女的巨大冰雕,用以懷念那位沒有緣分的戀人。而冰屑變成白色雪花落下,覆滿了這個本來從不下雪的小小城鎮。

《剪刀手愛德華》劇照。 圖/IMDb
《剪刀手愛德華》劇照。 圖/IMDb

《剪刀手愛德華》劇照。 圖/IMDb
《剪刀手愛德華》劇照。 圖/IMDb

同情「殺人犯」的三個理由

雖然《剪刀手愛德華》具有如此明顯的童話氣氛、寓言色彩,然而,我們也無法否認,若僅就法律層面,愛德華可是貨真價實的「殺人罪犯」——在故事中,愛德華並非出於自保或是失誤,而是因為無法忍耐金的男友的暴力行為,於是將銳利剪刀刺入對方胸膛。儘管如此,相信絕大多數本片觀眾,電影散場時忙著拭淚,大概完全「忘記」了愛德華應該要負起的刑事責任。

為什麼「殺人償命」這樣的道德直覺,在這部電影中,好像並不適用?也許是由於,電影觀眾擁有全知的上帝視角,所以我們看得見「暴力行為」的漫長前因後果。而更多的資訊也讓我們遲疑,是否可以簡單地,對一位罪證確鑿的殺人者施加批判。

首先,觀眾可以感覺到,與世故的成年人不同,由於多年獨居、缺乏照顧者的緣故,從未社會化的愛德華,並不懂得欺騙與敷衍。也因為這一可貴的品質,每次當愛德華遭遇委屈或誤解,他其實沒有足夠的社交技能,來應對早已被正常人「習慣」的各種人際摩擦,從而加劇了他在電影中的孤立處境。

其次,比起女主角金那個出身富裕,卻心胸狹窄、充滿暴戾之氣的男朋友,愛德華不只願意替朋友頂罪,也在車禍意外中因為救人而受傷。所以觀眾並不像其他小鎮居民,只看見愛德華在面對挫折時顯露出的焦慮跟怒氣;相反的,我們都明白,在他的怪異行為背後,愛德華一直保有深情與善良。

而更重要的,也許是第三個理由:電影中那個看似平靜、安詳的小鎮,對於「他者」並不友善。學校裡的孩子大聲嘲笑愛德華的外貌;小鎮居民則不知感恩地向愛德華要求更多修剪服務;銀行體系無情拒絕了愛德華的創業貸款;甚至還有一位女性鄰居,在無人的理髮廳裡打算性侵這位個性極度敏感的青年……。

就此而言,儘管殺人終究是法律和道德上的巨大錯誤,但是這樣的罪惡也有許多值得「體諒」的結構性因素。愛德華被命運帶到了一個冷漠而充滿敵意的社會,也因之逐漸陷入了無法控制的憤怒。

《剪刀手愛德華》劇照。 圖/IMDb
《剪刀手愛德華》劇照。 圖/IMDb

《剪刀手愛德華》劇照。 圖/IMDb
《剪刀手愛德華》劇照。 圖/IMDb

不見得是唯一死刑

當然,一部純屬虛構的電影,並不足夠完全對映真實。然而,在藝術與現實之間,有時候我們反而需要加工與剪裁,才能真正看見全貌——不只是從報紙、媒體上短短的三百字新聞去「定罪」殺人案件,而是嘗試去「理解」犯錯的人,以及案件背後每一段複雜的生命歷程。

在台灣司法史上,其實也有許多位「剪刀手愛德華」。最早當然是在戒嚴時代,被漢人雇主虐待,在酒後憤而殺死雇主一家三口的原住民青年湯英伸(1987年被判處槍決,死前拒絕施打麻醉)。又比如長年承受雙親敵意,受困於嚴重精神障礙卻一直得不到醫療社福資源幫助,最後用菜刀弒父的陳昱安(2019年於牢房自縊)。還有長期陷於絕望巨大窮困,忍耐妻子施加的精神虐待,最後親手殺害妻兒以求解脫的鄭文通(2020年於獄中病逝)。

「殺人」當然是文明社會裡無法容許的罪惡,卻未必不可寬恕。特別是,如果「愛德華們」落入了難以抽身的情境,被敵意、疏離、絕望、孤獨、貧窮等恐怖一再侵蝕,那麼誰都有可能在衝動下鑄成大錯。與其說殺人者的內在有不可原諒的邪惡,更不如說,在某些社會情境下,人類連自己的生命都不肯珍惜,何況他人。

《剪刀手愛德華》劇照。 圖/IMDb
《剪刀手愛德華》劇照。 圖/IMDb

《剪刀手愛德華》劇照。 圖/IMDb
《剪刀手愛德華》劇照。 圖/IMDb

讓我們回到電影中的悲劇。儘管不必在童話故事裡深究法律問題,但是,觀眾其實也等同於一位,隱身於攝影鏡頭之外的最終審判者。對於愛德華的罪惡,你我在心底會如何量刑?在故事裡,警長明知愛德華逃入古堡,卻放棄追捕;而金親眼目睹了男友墜樓而死,她卻選擇用謊言掩護行兇。這是縱容、包庇、偽證?還是只因為,他們都知道,真相遠比表面複雜,人性也難以被白紙黑字的法律條文定罪?

就此而言,《剪刀手愛德華》顯然留下一些深思的空間。也許,在報復式的處決以外,試著更多地理解那些因絕望、瘋狂、困頓而失足的「罪人」,同樣是我們在追求司法正義時也不可或缺的心情。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