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圈地自萌到全民嗑CP(上):誰愛看男人談戀愛?為什麼? | V太太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從圈地自萌到全民嗑CP(上):誰愛看男人談戀愛?為什麼?

有些人認為「麟洋配」明明是好哥們的「兄弟情」,居然就被沾染上了戀愛與「情慾」之色彩?但對於「腐女/腐男」這一個群體來說,這卻是一幅習以為常的景象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有些人認為「麟洋配」明明是好哥們的「兄弟情」,居然就被沾染上了戀愛與「情慾」之色彩?但對於「腐女/腐男」這一個群體來說,這卻是一幅習以為常的景象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甫結束的東京奧運為台灣民眾帶來許多歡樂與感動,除了選手在場上的出色表現外,還有許多場外的議題,包括台灣在奧運的「正名」、運動員培訓、整體體育環境等。其中一個可能有些出人意料的熱門話題則是,取得男子羽球雙打金牌的「麟洋配」,因為兩人可愛又充滿親密感的互動,而掀起了一陣「全民嗑CP(來自英文couple,即配對之意)」的風潮,許多人一邊看比賽一邊笑談兩人互動「太有愛」、「超萌」,甚至在兩人成功贏得金牌後大喊著讓兩人快點「原地結婚」。

某些不明就裡的人忍不住疑惑:這兩人「真的」是情侶嗎?並隨即在得知兩人都是異性戀之後提問:既然如此,為何要把他們「想像」成同性戀?這樣是否對當事人不尊重?甚至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根本難以想像、無法接受——什麼時候,明明是好哥們的「兄弟情」,居然就被沾染上了戀愛與「情慾」之色彩?

但對於「腐女/腐男」這一個群體來說,這卻是一幅習以為常的景象了。

耽美與腐女

「腐女」一詞源自於日文(ふじょし,與日文婦女子同音),指的是喜愛耽美作品(Boy's Love,簡稱BL)的女性。「腐」字在日文中原本有無可救藥的意思,因此「腐女」之稱也帶著一種自嘲意味,但隨著耽美文化受到越來越多關注與喜愛,其受眾也從腐女擴展到「腐男」,如今的腐女腐男儘管仍可能秉持著低調原則,但此一認同卻已經逐漸擺脫自嘲與羞恥,反而帶著驕傲。

耽美/BL創作指的是以描寫男男親密關係與情慾為主題之作品,白話地說,就是描寫兩個男性之間的愛與性。耽美作為一種創作體系,於60年代晚期在日本發源,當時多位女性漫畫家以描述「少年愛」的作品,對原有的少女漫畫界做出革新。在歐美則有所謂的slash(斜線)文類——創作者在描述作品內容時,通常會以斜線(/)區隔兩位男主角的姓名,故得此名。

原創以外,耽美也與所謂「同人」創作有著緊密的關係,同人——指的是在現有文本上,根據原有的人物和背景設定,進行二次創作的作品。二次創作的形式多元,從文字、圖畫到影像都包含在內。在英文世界裡,這種二次創作被稱為fan fiction1,因為它們經常是由粉絲所創作,這也說明了同人創作的一個重要特性,亦即它通常涉及互動性與社群性。同人創作是粉絲與喜愛的作品和創作者本身互動的過程;另一方面,同人創作也是粉絲群體中彼此分享喜好、交流的過程。

英語世界裡BL同人的崛起,大約可追溯到70年代,科幻影集《星艦迷航記》(Star Trek)中,寇克船長(Captain Kirk)和史巴克(Spock)的情誼成為許多創作者的主題。在過去幾十年間,其他不少知名大眾文化文本也都成為了腐女同人創作的題材,例如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和夥伴華生,或是《哈利波特》(Harry Potter)系列中的各位主角。

透過漫畫作品,耽美風潮大約於90年代進入中文世界,並逐漸衍伸到其他形式的創作上,台灣和中國的耽美愛好者也逐漸發展出自己的社群。在台灣,儘管很早就存在著以同志為主題的文學與影視創作,其基調卻多半寫實並苦情,著重於描寫同志社群的邊緣化與傷痕,而約莫從電影《十七歲的天空》起,我們才得以看到越來越多描寫同志戀情「HE」(happy ending)的作品。

英語世界裡BL同人的崛起,大約可追溯到70年代,科幻影集《星艦迷航記》(Star Trek)中,寇克船長(Captain Kirk)和史巴克(Spock)的情誼成為許多創作者的主題。 圖/美聯社
英語世界裡BL同人的崛起,大約可追溯到70年代,科幻影集《星艦迷航記》(Star Trek)中,寇克船長(Captain Kirk)和史巴克(Spock)的情誼成為許多創作者的主題。 圖/美聯社

女性消費者的崛起

至於在中國,近年來在IP產業鏈的推波助瀾下,加上女性消費者的消費力和話語權增強,耽美作品成為資本聚焦之地。改編自耽美創作的戲劇作品登上螢幕,讓耽美文化逐漸「出圈」(意指為大眾所認識)。儘管因為中國審查機制,在這些影視劇作中,原作裡的男男戀愛成分總被刪改,但這種特殊的「社會主義兄弟情」反而意外地讓耽美更為人所知。

另一個隨之而來的現象則是,耽美戲劇作品中角色的甜蜜互動與情感,經常被觀眾進一步延伸到劇外的演員身上,成為新一種投射與想像的目標對象,而這就形成所謂的「同人真人CP」(real person slash, RPS)。白話說便是將真實中的兩人「湊對」,為兩人打造戀愛關係,而「嗑CP」的樂趣就在於捕捉兩人之間的甜蜜氛圍、情潮流動。

這個過程往往無關於真實世界裡的兩人是否真的「在一起」(事實通常正好相反),而是涉及觀察、感受、形容與解讀各種曖昧與對浪漫愛之想像。套一句筆者曾在網路上看到的評論,CP的感情可能是假,但腐男女的感動卻無比真實。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嗑CP的過程其實並非粉絲與偶像之間的互動,而比較是粉絲群體之間的共享。

這個風潮也再次為娛樂資本所吸收,成為新的吸睛/吸金工具,年輕男演員們也開始主動在劇外持續販賣這種想像,藉由表現出與傳統想像中的異性戀男性不同的互動方式,吸引腐社群之目光(也就是所謂的「賣腐」)。

此外,真人CP也不只限於演藝明星,體育或各類競賽選手、政治、甚至歷史人物,都有可能成為腐社群「嗑」的對象2。麟洋配便是此文化下的產物,兩人間友好、互信、互相支持陪伴的互動,在腐社群眼中被轉化成愛之證明,進而大喊「好甜」。我們某種程度上或許可以說,嗑CP與其說是對當事人情慾與性傾向的揣摩甚至「意淫」,更不如說是對於愛與親密感的追逐和期許。

從圈地自萌到全民熱潮

過往耽美作為一種小眾的次文化,腐女們秉持著「圈地自萌」之鐵則,也就是只在自己與同好組成的小圈子中自娛自樂,過分「張狂」的CP粉反而會遭到規勸甚至切割,而打擾到「正主」(CP當事人)更被視為極不妥當的行為。

但隨著耽美漸漸與主流文化交會甚至合流,「圈外人」獲得越來越多機會,窺見腐社群的一面,這次的「麟洋CP」就是最佳例證。熟悉腐文化的人立刻「上車」,一邊看比賽一邊嗑CP,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在社群網站上排擠了傳統主流敘事,占據主導位置。甚至,過去「不打擾正主」的原則被打破,腐社群和當事人產生了互動,還得到當事人的認可。

面對此一現象,某些人指出,這反映了台灣社會在同性婚姻合法化後,對同志社群的接納度提高,同志情慾不再是禁忌與羞恥。筆者認為,這一方面確實可以說是受益於同志在台灣社會的「正常化」,打開了討論與想像同志親密關係的可能性,也不會因此傷害到當事人。比方說,對比中國社會,儘管腐文化與嗑真人CP也是相當顯著的次文化,但每當此類敘事可能影響到當事人或在某些層面上「越界」時,就可能遭到極強烈的反撲。

中國影視產業這些年來靠著改編耽美IP而收益不斐,更因此捧紅許多流量「小鮮肉」,接拍耽改劇成為年輕男明星出頭的好選項之一。然而,縱使男明星可能為了宣傳作品而主動賣腐、經營CP粉,但他們往往在一段時間以後就面臨「解綁」之壓力,以免長期與同志情慾連結。另一方面,「我可以腐,你不能真基」的心態也默默存在於某些CP粉心中,嗑CP之餘卻擔心更不願自己的偶像真的成為同志,因為這勢必代表他的演藝生涯將走到盡頭。

因此,CP粉也經常和一般粉絲社群產生衝突。主流粉絲不願看到自己的偶像被安上同志身分,當程度「輕微」時彼此或許仍能相安無事,但一旦觸碰到某些禁忌,就可能出現反撲。比方說,因為耽改劇《陳情令》走紅的肖戰與王一博,兩人的「博君一笑」CP吸引許多粉絲,但一篇以肖戰為主角的同人創作卻讓粉絲強烈反彈,進而引發一連串舉報、爭論與互相攻擊的事件3

中國耽改劇《陳情令》走紅的肖戰與王一博,兩人的「博君一笑」CP吸引許多粉絲,但一篇以肖戰為主角的同人創作卻讓粉絲強烈反彈,進而引發一連串舉報、爭論與互相攻擊的事件。 圖/取自WeTV
中國耽改劇《陳情令》走紅的肖戰與王一博,兩人的「博君一笑」CP吸引許多粉絲,但一篇以肖戰為主角的同人創作卻讓粉絲強烈反彈,進而引發一連串舉報、爭論與互相攻擊的事件。 圖/取自WeTV

耽美作為女性的情慾文化

相對地,儘管有些異議,但大多數的台灣人對麟洋CP的態度都十分坦然溫和,並不將其視為「冒犯」。兩位當事人在說明自己的性傾向的同時,也不曾出言反對或鄙視腐文化與同性情愛,這未嘗不是說明了,台灣社會對於同志已經發展出了新的視角。

另一方面,儘管耽美文化以同志情慾為主體,但它所解放的,其實是女性的情慾想像與性自主。中國研究耽美文化的學者鄭熙青將耽美文學定義為「女性作者寫作、女性讀者為對象、女性慾望為旨歸的男性同性戀愛小說」。固然耽美創作者與受眾中也不乏男性,但這個定義說明了耽美的一個重要特質:這是一個以女性為主的文化社群——女性不僅作為主要的消費者,也是生產者。

不過,為什麼女人的情慾,需要仰賴男性身分呈現?父權社會裡,女性的身體與情慾受到嚴格管制,所有過於「積極」的表達都會遭到打壓與懲罰。藉由打造兩個男性之間的情愛互動,女性得以將自己的情感與慾望隱藏到男性身體中,由男性角色進一步使其呈現。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抱持迷思,認為女性在觀看耽美作品時,勢必是將自己代入「受」方(即被插入方),因此批評耽美文學複製了異性戀的性別權力位階。但相關研究卻指出,事實上女性在欣賞耽美作品時,其代入與認同的對象具有高度流動性,絕非固定於同一位置與身分。

簡言之,耽美是一個女性逃離自身現實的機會,由於充分認知到父權社會裡性別關係的不平等,以及女性在親密關係裡經常處於被支配的弱勢地位,透過耽美作品,女性試圖想像一種更平等、更互相尊重的親密關係。這也是一種對理想愛情的追求,因為唯有關係雙方平等互動時,真正純粹的愛情才得以可能。

▍下篇:

從圈地自萌到全民嗑CP(下):「腐」的困境、變換與未知想像

父權社會裡,女性的身體與情慾受到嚴格管制,所有過於「積極」的表達都會遭到打壓與懲罰。藉由打造兩個男性之間的情愛互動,女性得以將自己的情感與慾望隱藏到男性身體中,由男性角色進一步使其呈現。圖為日本BL動畫《巨人族的新娘》。 圖/取自Muse木棉花臉書粉絲專頁
父權社會裡,女性的身體與情慾受到嚴格管制,所有過於「積極」的表達都會遭到打壓與懲罰。藉由打造兩個男性之間的情愛互動,女性得以將自己的情感與慾望隱藏到男性身體中,由男性角色進一步使其呈現。圖為日本BL動畫《巨人族的新娘》。 圖/取自Muse木棉花臉書粉絲專頁

  • 在英語世界中,說起早期的同人創作,許多人會立刻想到作家珍.瑞絲(Jean Rhys)根據小說《簡愛》(Jane Eyre)所著之《夢迴藻海》(Wide Sargasso Sea),其以《簡愛》中因為發瘋而被關在閣樓的男主角妻子為主角,對「瘋女人」之形象進行反轉。近年來最為人所知、最「成功」的同人創作則當屬以《暮光之城》(Twilight)為本的《格雷的五十道陰影》(Fifty Shades of Grey)。
  • 以歷史人物為例,李白X杜甫、周瑜X孫策,甚至屈原與楚襄王都是頗為「知名」的CP。又,儘管大多數的真人CP都有某些文本為依歸(例如影視作品合作和現實中的互動),但也不排除某些「拉郎配」確實存在。
  • 中國社群網站上將此稱為「肖戰事件」或「227大團結」。在一篇刊登於同人創作設群網站AO3(Archives of Our Own)的作品中,肖戰被「性轉」(性別被改為女),成為一位有性別認知障礙的髮廊小姐,因此引發粉絲不滿,向官方舉報。該網站隨後被中國防火牆屏蔽,儘管確實原因不明,但許多人認為和此舉報相關,因此引發同人/耽美社群和所謂「飯圈」(即粉絲)之間的大混戰,不少人更因此揚言抵制肖戰。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