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車技術不斷改良:從蘇聯的T-72到中國的99式戰車 | 王臻明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戰車技術不斷改良:從蘇聯的T-72到中國的99式戰車

圖為在俄烏戰爭中,遭到烏克蘭軍炸毀的俄羅斯T72主力戰車。 圖/美聯社
圖為在俄烏戰爭中,遭到烏克蘭軍炸毀的俄羅斯T72主力戰車。 圖/美聯社

在這一次的俄烏戰爭中,俄系戰車被擊殺後,砲塔噴飛的畫面實在太過怵目驚心,令人不敢想像車內乘員的下場。雖然俄系戰車會出現這種弱點的原因很多,但一般認為最關鍵的因素,與戰車上的自動裝彈機有直接關係。

各國戰車的人員編制差異

美國與英國所設計生產的戰車,大都有四名乘員,包括車長、射手、駕駛與填裝手,但現役的俄系戰車,例如:T-72、T-80與T-90,卻只有編制三名乘員,少了填裝手,而以自動裝彈機取代。偏偏這具自動裝彈機就位於砲塔下方,被反裝甲飛彈命中時很容易出現殉爆(Sympathetic detonation)的情況,也就是戰車本身所攜帶的彈藥發生二次爆炸,讓破壞的威力加乘,直接炸飛砲塔。

俄系戰車會採用自動裝彈機的原因,在於戰車內部少掉一個人,所需要的空間變小,戰車的外型會更為緊緻。而且使用自動裝彈機的裝填速度會更快、更不容易出錯,能大幅提升戰車的接戰速度。另外一點是T-72、T-80與T-90都已經採用125公厘戰車砲,這種大口徑砲彈,重量已接近人力能搬運的極限。在狹窄的空間中,要依靠人力快速填裝如此沉重的砲彈,其實是個苦差事,在持續作戰下,對填裝手的體力是很大的考驗。整體來說,採用自動裝彈機的俄系戰車有噸位較小、車身輪廓低矮、較不易被發現、射速快等諸多優點。

俄系戰車會採用自動裝彈機的原因,在於戰車內部少掉一個人,所需要的空間變小,戰車的外型會更為緊緻。而且使用自動裝彈機的裝填速度會更快、更不容易出錯,能大幅提升戰車的接戰速度。圖為T72主力戰車。 圖/維基共享
俄系戰車會採用自動裝彈機的原因,在於戰車內部少掉一個人,所需要的空間變小,戰車的外型會更為緊緻。而且使用自動裝彈機的裝填速度會更快、更不容易出錯,能大幅提升戰車的接戰速度。圖為T72主力戰車。 圖/維基共享

相反地,美國的M1戰車、英國的挑戰者2型戰車與德國的豹2戰車,都選擇不使用自動裝彈機。原因在於這幾個國家認為,戰車在惡劣環境中作戰,常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小故障,需要乘員自行排除,平時也需要進行保養,此時多一個人手,會非常有用;其次是自動裝彈機萬一故障,在戰場上不易排除,必需退出戰鬥,返回後方維修,增加減損戰力的機率,而採用人力填裝,雖然速度較慢,但卻絕對可靠。甚至現實一點來說,當填裝手受傷或陣亡時,車長也可以在緊急狀況下,暫代填裝手的位置,繼續作戰。

這樣的編制差異也出現在兩岸之中。台灣長期使用美式裝備,陸軍兩款現役的戰車M60A3 TTS與CM-11都是四名乘員,而中國長期仿造俄系戰車,目前最先進的99式與數量最多的96式戰車,都使用自動裝彈機,只有三名乘員。

不過中國的新型戰車,是否會有一樣的弱點,恐怕不能驟下定論,因為中國的新型戰車,雖然大量參考了俄系戰車的設計,卻有非常不一樣的地方。若想要瞭解這裡面的淵源,就要從中國與蘇聯的複雜關係講起了。

國軍舉行戰備周實兵演練,多輛CM11履帶戰車從屏東萬金營區駛出,引起路人好奇觀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軍舉行戰備周實兵演練,多輛CM11履帶戰車從屏東萬金營區駛出,引起路人好奇觀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波斯灣戰爭中滑鐵盧的俄系戰車

中國與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有過一段如膠似漆的時光。當時蘇聯把戰後發展出來的T-54戰車,技術轉移給中國,讓中國仿製出59式戰車,生產的數量極為龐大,是解放軍裝甲部隊的前期主力。但隨著中蘇關係破裂,兩國甚至在珍寶島爆發衝突,蘇聯派遣改良自T-54的新型T-62戰車參戰,卻意外被中國所擄獲。中國靠著仿製T-54的經驗,對T-62展開逆向工程,再加上自己的局部改良,推出了69式戰車,號稱是中國所自行研發的第一代戰車。

進入1970年代後,美國改採聯中制蘇的策略,不只與中國建交,還提供軍事技術以強化中國牽制蘇聯的能力。這讓69式後續的改良型79式戰車,開始採用北約規格的105公厘戰車砲,不過79式戰車仍延續69式的老舊佈局,難以跟上時代的腳步,生產數量有限。這讓中國再接再厲,展開了研發80式戰車的新計畫,引進更多的西方技術,運用在設計之中。只是80式算是一種不太成熟的實驗,只生產了一批測試車,以80式為基礎發展而來的88式戰車,才算是真正成熟的產品,在當時算是中國採用西方技術的顛峰之作。

但就在88式開始服役後不久,天門安事件爆發,美國宣布對中國展開經濟制裁與武器禁運。接下來蘇聯快速解體,聯中制蘇的策略變成昨日黃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切斷了對中國的技術支援,而承接蘇聯軍工產業的俄羅斯,則因為國內經濟凋敝,急著出售各種蘇聯時代的武器技術。在這樣的情勢下,中國成為了俄羅斯最大的武器採購客戶,從戰機、軍艦、雷達到各式飛彈,幾乎無所不買。各種軍事技術以工業合作的方式,轉移到了中國,這也影響了88式之後的96式戰車。

各種軍事技術以工業合作的方式,轉移到了中國,這也影響了88式之後的96式戰車。 圖/維基共享
各種軍事技術以工業合作的方式,轉移到了中國,這也影響了88式之後的96式戰車。 圖/維基共享

新型的96式是一款非常特別的混血戰車,一方面繼續發展之前從歐美國家所引進的技術,使戰車的外型越來越像歐美戰車,另一方面卻沒有採用當時歐美國家所流行的120公厘戰車砲,而改用俄系的125公厘戰車砲。最特別的是中國已從羅馬尼亞獲得了數量不明的T-72戰車,這是中蘇關係交惡後,中國再次獲得完整的俄系戰車。於是立刻展開拆解研究,並將初步獲得的一些技術,運用在96式上。讓這款戰車兼具歐美戰車與俄系戰車的特點,如採用與T-72類似的自動裝彈機,乘員減為三人,就是典型的俄系戰車設計。

這次也被大量投入烏克蘭戰場的T-72,與另一款T-80是冷戰末期蘇聯裝甲部隊的主力。T-80昂貴精密,但造價太高,搭配性能合宜,價格便宜的T-72,組成了龐大的機械化軍團。T-72的各種衍生型,還大量出售給蘇聯的附庸國,羅馬尼亞的T-72即是透過這個管道取得。只是中國在獲得T-72的技術後,並沒有全盤接受,因為在波斯灣戰爭裡,俄系戰車的表現非常糟糕,伊拉克部隊完全不是美軍的對手,著名的死亡公路有如俄系裝甲車的墳場。這讓俄羅斯與中國有所警覺,紛紛進行大量研究,分析為什麼俄系戰車會一敗塗地。

T-72與BMP裝甲車高度相近,都有低被彈面特性。 圖/維基共享
T-72與BMP裝甲車高度相近,都有低被彈面特性。 圖/維基共享

中俄戰車技術不斷改良:台灣應考慮對策

俄羅斯在反省波斯灣戰爭的教訓後,開始著手改良舊型的T-72與T-80,與剛剛才服役的T-90。特別是T-90採用了T-72的車體設計與T-80的射控系統,在性能與價格之間取得了不錯的平衡點。除了是目前俄羅斯陸軍的主力,更是外銷市場的搖錢樹,光印度就採購與授權生產了上千輛。

俄羅斯改良的方向,主要是進一步強化從T-80繼承來的射控系統與各種電子裝備,以追上西方國家的同級產品,更大量採用新型的反應裝甲,來補強防禦能力。這些技術也陸陸續續應用在T-72與T-80的升級改良上,讓車身佈滿了磚塊狀的反應裝甲,成為今日俄系戰車的最大外型特徵。

中國在檢討了波斯灣戰爭以後,得出與俄羅斯差不多的結論。不過中國當時的優勢,在於接下來要發展的新型戰車,還在構思階段,能選擇更大範圍的改良方案。不只參考了T-72的設計與佈局,還稍微放大車體尺寸,以加裝更多的防護措施,特別是改良了自動裝彈裝置的安全性。

T-90採用了T-72的車體設計與T-80的射控系統,在性能與價格之間取得了不錯的平衡點。 圖/維基共享
T-90採用了T-72的車體設計與T-80的射控系統,在性能與價格之間取得了不錯的平衡點。 圖/維基共享

除此之外,也持續發展已經應用在96式上的成熟技術,使整體的外型更神似歐美國家的新一代戰車。並利用改革開放後與歐洲國家建立的經貿關係,引進新型電子技術,改良偵蒐與射控系統。在防護力方面,99式的中後期改良型,一樣大量採用反應裝甲,來強化對反裝甲飛彈的防護力。

整體來說,99式融合了中國所能獲得的歐美戰車與俄系戰車技術,再加上自己的研發成果,成為一款外表看起來像歐美戰車,但內部許多地方神似T-72的新型戰車。至於99式是否繼承了T-72的弱點,目前無從得知,畢竟未經歷過實戰考驗,沒有人能確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台灣認為解放軍缺乏在第一時間將大型戰車運送上岸的能力,不過隨著075型兩棲登陸艦服役,與運-20的量產成軍,中國在這方面的投射能力,正在快速增強中。台灣地面部隊過去的主要對手,是裝甲與火力都較薄弱的水陸兩棲戰車,而未來的情況恐怕會變的更為嚴峻,國軍必須即早思考與因應。

圖為解放軍的99式主力戰車。 圖/維基共享
圖為解放軍的99式主力戰車。 圖/維基共享

2016年珠海航展亮相的重型軍用運輸機——運-20。 圖/維基共享
2016年珠海航展亮相的重型軍用運輸機——運-20。 圖/維基共享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