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奧斯卡入圍紀錄片盤點(上):《民主邊緣》、《美國工廠》 | 翁煌德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20奧斯卡入圍紀錄片盤點(上):《民主邊緣》、《美國工廠》

《民主邊緣》劇照。 圖/IMDb
《民主邊緣》劇照。 圖/IMDb

今年奧斯卡獎多數報章媒體都聚焦在《寄生上流》(Parasit, 2019)、《小丑》(Joker, 2019)等劇情長片的表現。但撇除眾所矚目的主要項目,我們或可以從其他所謂的「小獎」,看見更完整的奧斯卡風貌、影壇趨勢,甚至釐清美國主流社會之於當今世界的觀點。

紀錄片獎項為例,過去奧斯卡獎的習性是以鼓勵議題性導向的作品為主,純粹強調美學體驗與實驗的作品較少。過去的得獎者包括以爆出美國政府竊聽計畫的洩密者愛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為主人翁的《第四公民》(Citizenfour, 2014);以O.J. 辛普森(O.J. Simpson)的曲折人生為敘事主軸,進而梳理現代美國種族衝突脈絡的《辛普森:美國製造》(O.J.: Made in America, 2016),以及揭發俄國體育界禁藥醜聞的《伊卡洛斯》(Icarus, 2017)。

至於今年,網飛(Netflix)的紀錄長片《民主邊緣》(The Edge of Democracy, 2019)和《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 2019)獲得入圍,呼聲頗高,若依照奧斯卡往年慣例,兩部片都有得獎相,皆是反映時代面貌之作。

《民主邊緣》劇照。 圖/IMDb
《民主邊緣》劇照。 圖/IMDb

《民主邊緣》:巴西的現代政治史

佩特拉.柯斯塔(Petra Costa)執導的《民主邊緣》,力求爬梳巴西的現代政治史,講述1985年巴西結束軍政府獨裁專制之後,巴西跌宕的政治發展史。《民主邊緣》反映了導演對於政治現狀的不安,對她而言,巴西的民主體制已經岌岌可危,本片堪稱示警之作。

代表勞工力量的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在1970年代以工會領袖身分組織罷工,在巴西走向民主化之後數次參選總統,但其極端的左翼政策顯然未受信服,直到2002年他同意向財團進行路線上的妥協,才順利登上大位。

魯拉一上任便推行家庭津貼政策,使得1200萬戶家庭受惠,成功幫助為數不少的窮人脫貧,其在位時的經濟成績也穩定成長。其接班人羅賽芙(Dilma Rousseff)延續其政策,卻在第二個任期中遭到國會彈劾下台。導演柯斯塔並未迴避承認巴西不分黨派與財團的貪污文化,但她強烈質疑羅賽芙本人是在莫須有的情況下被財團勢力拉下馬,並為之提出辯駁。

在片中一些怵目驚心的場景,或許對台灣觀眾而言也並不陌生。在一場街頭的激辯,一位中年男子主張軍人應該發動政變推翻羅賽芙,並強調軍人專政時期的人民更幸福。而在另一個鏡頭,極右翼政客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對著攝影機,說自己如何懷念軍政府時期的強人領袖。如此對轉型正義的視若無睹在巴西並非少數,而是主流派。其後,被稱為「巴西川普」的波索納洛隨後在2018年贏得了總統大選,為右派重奪政權。

但《民主邊緣》並不全然是因為其立場而入圍,佩特拉.柯斯塔導演鞭辟入裡的論述厥功至偉。除了報導式的分析,也透過自身家庭經歷穿插於所描述的時代之中,使得作品既有個人化色彩,也有放入公共議論的價值。

《美國工廠》劇照。 圖/IMDb
《美國工廠》劇照。 圖/IMDb

《美國工廠》:美中企業文化衝突

另一部由史帝芬.波納(Steven Bognar)與茱莉亞.雷徹特(Julia Reichert)聯合執導的《美國工廠》,則是聚焦在一個古老的問題,即「文化衝突」。

在八〇年代日本經濟仍處在高峰之時,朗.霍華(Ron Howard)執導的《超級魔鬼幹部》(Gung Ho, 1986),描述了日本公司來接管美國工廠所遭遇的文化差異。對於美國人而言,亞洲錢潮所帶來的衝擊並非新鮮事。但《超級魔鬼幹部》以喜劇片作為故事基底,強調互相妥協與磨合之後終能找到共同點;《美國工廠》卻帶給人更為複雜的感受。

影片描述福耀集團在2014年宣布接手通用汽車在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Dayton)的舊廠房,這裡曾是美國製造業重鎮,後來隨著資本撤出而一蹶不振。整項計畫由福耀創辦人兼董事長曹德旺親自主導,他本人甚至同意導演對他的拍攝。不過導演對曹德旺的呈現,也有點像周浩在《大同》(2015)裡對市長耿彥波的觀察,都具有一種雙重性,意即觀者不同的價值取向,或會導向完全不同的結論。

《美國工廠》劇照。 圖/IMDb
《美國工廠》劇照。 圖/IMDb

電影中最主要的衝突來自於曹德旺對工會的壓制,他認為工會是造成美國人經濟表現下滑的原因,直言「如果工會進來,我就不做了。」當代頓工廠的員工被無理地要求加班甚至開除時,卻面臨無管道申訴的困境,反抗意識自然提升。見此,曹德旺卻以半脅迫的言詞與釋放利多等作為分化員工,並且收到奇效。

片中甚至公布了員工私下側錄的錄音檔,是指控高層設法威脅利誘的鐵證。但值得玩味的是,據後續的報導顯示,曹德旺看了這部紀錄片之後,卻大為欣賞,將之播放給公司的管理階層看,似乎是對於自己治理有方感到得意。當得知前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在看過影片之後同意擔任該片監製時,曹德旺卻認為這意味著歐巴馬與自己一樣,同樣對工會制度有所疑慮,並對媒體說道:「歐巴馬為什麼要買這個片子?我認為他就是發現了這個問題。」

本片顯示中國所帶進來的不只是資本,也是做事的方法。中國式專制對於一般美國人而言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但曹德旺卻憑藉著強力與強人手腕,讓一個小城的居民「束手就擒」。對於許多已經受到中國指揮或受中國市場擺佈的好萊塢巨頭而言,大概感悟更深。然而,若不以政治角度切入,本片也是絕佳的商業管理個案。

▍下篇:

2020奧斯卡入圍紀錄片盤點(下):《大地蜜語》及其他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