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大躍進或大潰敗?中共急推「數位人民幣」之虛與實
5月底中共兩會之前一個月,中國人民銀行曾經釋出數位人民幣擇區封測重大消息,試圖緩和十三五計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難以順利收官之尷尬局面。如今,中共再度宣傳數位人民幣擴大試點,由於涉及諸多技術難題,其中虛實引起多方揣測。
8月14日,中共商務部發布《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通知,令國際輿論矚目的是,三個多月前曾經喧騰一時,甚至讓官方刻意轉趨低調的數位人民幣試點行動,將在包括香港等全中國28個重要經濟區域擴大實施。
這次公布數位人民幣擴大試點區域,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還加上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新疆烏魯木齊、西安等中西部城市,涵蓋多種經濟規模與區域樣態。其經濟總量更是不容小看,展現中共當局加速積極發展數位人民幣之強烈企圖。
四月底宣布僅小規模封測
此前,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曾經於4月底宣布,在深圳、成都、蘇州、北京郊區雄安等四地,以及部分2022年冬奧場域試行數位人民幣,再度引發關於影響既有第三方支付、挑戰美元霸權地位、衝擊國際金融秩序等熱烈討論。中共當局似乎顧及民間關於「美元霸權」、「國進民退」等討論過熱,干擾計畫發展,甚至損及國家現實利益,迅速出面降溫,表示只是小範圍前期封測,試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當時中國央行甚至強調,小範圍封測不影響金融市場,「近期內也不會考慮大規模推廣」;短短三個多月之後,中共推翻前言,宣布擴大試點。許多中共官媒配合大肆宣傳這是打破美國「金融封鎖」的里程碑,例如《證券時報》高調下標「進展迅速!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大幅領跑,美聯儲慌了?」
有別於一般「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加密貨幣,數位人民幣是中共「黨國中心化」的數位法幣。美國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懷特(Lawrence White)曾經指出,數位人民幣不但沒有「去中心化」,反而是以中共為中心的金融控制,數位人民幣的透明度將只屬於中共政府,不屬於人民。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教授沃巴赫(Kevin Werbach)同意此說,認為數位人民幣「頂多只是在技術上受到虛擬貨幣的啟發。」
而中國央行4月底所謂的小範圍擇地封測,據悉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加速處理「黨國中心化」、「可控匿名」的關鍵技術問題。
2014年,時任中國央行行長的周小川提出中國發行數位人民幣的概念,具有配合一帶一路倡議以及挑戰美元霸權、降低中國金融風險之時代背景與戰略意涵。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六年,至今終於公布擇地封測。
數位人民幣由中國央行統一發行,就是數位版的人民幣,英文簡稱DCEP,即為「數位貨幣電子交易系統」(Digital Currency / Electronic Payment)。根據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表示,數位人民幣功能屬性與紙鈔相同,只不過是數位化的形態。
在中國相當普及的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是需要綁定銀行帳戶的電子支付模式。數位人民幣則是數位法幣,有中國「國家信用」背書,具有法償性質,可取代人民幣流通中的現金(M0)。用戶在手機下載數位人民幣錢包後,不需連結銀行帳戶,交易雙方碰手機就可以比照現金交易。
近年來,中國關於「數位法幣將於2020年上路」之消息甚囂塵上。例如去年10月底,中共人大財經委員會前副主任黃奇帆表示,中國對數位人民幣研究已經趨於成熟。今年5月黃奇帆再度在《中國經濟週刊》強調,數位人民幣可以打破美國主權信用支配全球之現況,「參與構建未來國際貿易的數碼結算體系,形成網際網絡經濟新秩序的基礎」。
金融脫鉤下的困獸之鬥?
然而,在今年4月公布封測熱潮之際,中共官方一度強調並非正式上路發行,只是前期測試。即使樂觀而言,若要達到三成普及率至少要三年,要達到五成普及率至少要五年,意即若要在中國社會全面普及實用,還遠得很。
去年在著名的「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中國銀聯董事長邵伏軍也提醒當局以及專家面對現實,強調目前數位人民幣的技術能力,仍不足以分析與處理「即時」「海量」資訊。社會底層基礎也尚欠法制化與監管能力,若要涉及國際,協調問題更是困難重重。
即便如此,在中國經濟情勢甚為困窘之際,中共商務部近期發布在中國重要經濟區域擴大實施數位人民幣試點行動,同時發動官媒大肆進行宣傳。加上由中南海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發表「中美全面脫鉤並非不可能」等論述,輿論重心皆為中國必須加速「繞開美元系統」,強烈暗示美國可能進行「金融脫鉤」、把中國排除在美元體系之外。
中共當局對於數位人民幣發展的重大宣示,在短期之間前後矛盾,顯見配合黨國意識形態之政治意涵遠超過經濟需求、技術能量以及科學現實。倘若率爾低估金融系統風險,不但仍舊無法擺脫美元體系而獨立,恐怕還將讓中國淪為數位時代「大躍進」之潰敗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