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八二三砲戰:砲火連天的群島記憶,從戰爭走向民主的共同體
八二三砲戰已經63年了。前兩天恰好是地方工作者的線上會談,由本島苗栗的在地團體「苑裡掀海風」主辦,分別邀請金門、馬祖的兩位女性地方工作者,來談談島嶼的異同,與返鄉經營的心聲。馬祖青年發展協會的曹雅評理事長提及「戰後」,讓我意識到台澎金馬上空其實盤旋著幾種「戰後」,象徵著幾股並不相同的史觀。
台澎金馬的「戰爭」時差
台灣本土的戰後在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日本戰敗,結束殖民統治;國民黨、外省人的戰後在1949年,國共戰爭失利,國府敗亡台灣,大遷徙湧現;而金門、馬祖的戰後,可能要到1992年了。
「1992」指的當然是「戰地政務實驗時期結束」,理事長所謂的「戰後」也許只是口語上的縮寫。但金馬和本島之間,對於「戰爭」狀態的解除,確實存在時差。台灣於1987年解嚴,金馬則遲至1992年底才結束軍政一元、軍事統轄民政的「戰地」統治;1949年以後,台灣幾乎無戰事,是符合字面意義「冷戰」下的長治久安,但同一時期沿海島嶼並不安定:
1949 金門古寧頭登陸戰
1950 金門大擔島戰役
1954 金門九三砲戰
1955 一江山島戰役,大陳島民撤退台灣
1958(-1979)金門八二三砲戰(-單打雙不打)
直到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交,才不再有具規模的熱戰。也就是說,直到1980年代以降,金馬才堪稱來到「冷戰」,甚至「冷和」——這時本島已經安居30年之久。但即便兩岸無戰事的1980年代,到1992年戰地政務統治結束之前,金馬仍被迫居於戰地地位,枕戈待旦,隨時備戰。民眾依然無法自由遷徙,依然延續著戰地宵禁、燈火管制,觸法視同軍人,交由軍法審判。
代替本島承受戰火的命運
回顧過去,台澎金馬的命運,始終鑲嵌在美蘇世界格局和東亞地緣政治中。
1950年韓戰發生後,美國深知必須圍堵亞洲大陸上的共產勢力,須和亞洲反共盟邦締結協防。已退到台灣的國民黨政府被納入第一島鏈,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中共為了回應日益形成的「兩個中國」狀態,動作頻頻:1954年對金門發起「九三砲戰」,1955年初奪取浙江外海的一江山島,迫使大陳島軍民在美軍艦隊護航下撤退到台灣1——負責任務的,正是著名的第七艦隊。
作為和中共接壤的前線,金門在短短的十年內(1949-1958),至少迎接過三波戰事:古寧頭登陸戰、九三砲擊,和長達20年的八二三砲戰。金門作為「擋死之島」,替本島承受了熱戰,八二三僅前44天便落彈47萬發。除了永久改變了金門的地景,也鎖進金門人揮之不去的戰爭記憶。
中共為何要打八二三,眾說紛紜。有一說是為了測試美軍協防的力道,畢竟《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並未言明保障金門、馬祖與當時仍在國軍控制下的大陳。但後來美軍不僅護航大陳撤退,也在八二三砲戰中將榴彈砲從沖繩運抵台灣,再經澎湖送金門。美軍雖未派部隊駐守金門,卻提供武器支援,抵禦中共進犯。
金門戰役裡來自台灣的充員兵
砲戰中,不僅金門百姓捲進戰火,派赴金門的台灣充員兵更有四成之多,各縣市都有役男動員。這些台灣青年可能在童年活過了二戰,卻不知戰爭之後還有戰爭。雖然本島並未直接受戰事波及,但本島青年也為金門奉獻了青春,以及血肉。他們在砲戰後回家,有人全身而退,有人只剩一罈骨灰。往後半世紀,也不斷有台灣青年抽中「金馬獎」,受徵召到國土最前線。
身為馬祖後裔,也許我沒有資格,但我仍渴望代替父祖輩由衷地感謝您們/他們。雖然砲彈鑿傷的是金門和馬祖的土地,但台灣人並沒有在戰事裡缺席。事實上,島上大量的軍事設施,乃至道路、學校等構工,都在漫長的冷戰時代,由派駐金馬的軍人戮力完成。
國府抵台後,沿海島嶼又經歷了這一連串戰爭,「中華民國=台澎金馬」的格局才大致底定。這段過程充滿偶然:中華民國落腳的不是雲南、不是海南島,而是剛結束日本統治的台灣;邊界失去了舟山群島、一江山島、上下大陳島,成為台澎金馬,一個「意外的國度」。此後政府再也沒有回到大陸,反而深深和台灣的命運嵌合,有學者稱為「中華民國台灣化」或「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永久化」。
我在多篇前文中提及的「台灣群島」,當然不是一個既有的地理概念,而更接近一個政治、文化載體。這個過去受威權統治與戰爭蠶食而成形的台澎金馬,雖然有著時差,但全境終究來到「戰後」,走入民主、自由。無論是戰爭時的荷槍實彈,或者「戰後」的民主制度,邊界始終抗衡於中共,都說明共同體的存在——而且已經超過七十年。
也就是說,當年金門保衛的不只是金門,今日眾志成城的也不只是金門,還有:馬祖、澎湖、台灣、小琉球、綠島、蘭嶼……
婆娑之洋,美麗的台灣群島。
- 前總統府發言人羅智強的父輩便是從大陳島撤退來台的「大陳義胞」,可見其寫家族生活在大陳與遷徙經驗的《靠岸:舞浪的說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