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藝術島打造全新馬祖形象:「中華民國台灣」的光譜再擴張?
國際藝術島正在馬祖展開,鄉親中有人斥之不夠紮根在地,多是外來藝術家的蜻蜓點水;有人認為不夠地域平衡,四鄉五島的活動獨漏西莒。但不可諱言,中央加持的銀彈攻勢,讓馬祖以新的形象出現在台灣人眼前。宣傳影片除了驚喜見到和馬祖淵源深厚的拳擊女王陳念琴,還有柔美的閩東語版旁白,呼應了《國家語言發展法》對各族群母語的重視,聽了差點淚光閃閃。
在藝術島釀得如火如荼之際,年底地方選舉的籌備也揭開序幕。在前年立委選戰中請纓馬祖,來到前線扮成淡菜的李問,敗北後旋即宣布籌組民進黨連江縣黨部,並在同年夏天開啟黨部。這也是該黨在台澎金馬最後開設的地方黨部——中華民國台灣的最後一塊拼圖。
經過一年多的運作,擔任黨部主委的李問不再單打獨鬥,而能遍地開花,提名許多年輕面孔成為縣議員、鄉代、村長等公職候選人,除了第一次以地方反對黨的規模集結,挑戰國民黨的雄厚根基,也不乏新世代問鼎前輩的意義。這對於年齡階序相對牢固的馬祖,可說是別開生面。
中華民國和台灣並沒有這麼遙遠
這幾年民進黨對馬祖的經營,既是補救,也是開拓。過去民進黨的國家想像顯然不含金馬,明示暗示金馬的「可割可棄」。這或許是以訛傳訛或刻板印象,但民進黨的未置可否,正落在馬祖的恐懼(被遺棄)與怨恨(被過河拆橋)上,加速了馬祖的離心離德。馬祖人至今對民進黨的不信任、乃至對李問的猶豫,都可見情緒仍未根除,民進黨還在償付代價。
同時,依據小笠原欣幸教授的分析1,從總統直選以來就在台灣上空纏鬥不休的,是「台灣民族主義」、廣泛的「台灣認同」與「中國民族主義」。兩大政黨都不可能只靠兩端的民族主義勝選,勢必要擴張光譜,吃下更多的溫和中間派,即廣泛而鬆散的「台灣認同」。李問來島駐守,正是對蔡英文「中華民國台灣」認同的實踐,既試圖鍛接中華民國與台灣,也是國族意識形態的開拓。
事實上,中華民國和台灣並沒有這麼遙遠。有軍事迷推敲,六十多年來在金門服役過的,總數可能超過兩百萬人2。令人聞之膽寒的「金馬獎」在冷戰時期讓大量台灣人擁有金馬經驗,金馬成為苦中作樂的青春章節。但隨國軍裁撤,新一代的台灣人「被金馬」的機會大減,馬祖又成為一座被遺忘的島。
直到藍眼淚熱潮,馬祖才以觀光島嶼之姿重新回到台灣人視野。這次國際藝術島所製造的聲量,讓台灣人闊別許久的「原來馬祖這麼近」意識,能往上銜接「金馬獎」不再後,漸漸乾涸在台灣的馬祖經驗。而且不分性別,能全民同享。馬祖從軍人的限定視野,攤開成國民的沉浸體驗。
《國家語言發展法》中的閩東語/馬祖語
朋友指出,這幾年馬祖形象似乎變得文青、可愛了。信哉斯言。戰地的肅穆日益剝除,露出YouTuber的私房景點、網美的磨皮濾鏡。恰逢疫情封鎖,國旅爆發,雖然有褒有貶——旅遊業鄉親盆滿缽滿,但也有偏好靜謐者不習慣這麼熱鬧的馬祖——但總之,台灣人多了親近馬祖的不只一種角度。
觀光如此,在2018年三讀通過的《國家語言發展法》亦復如此。國家語言指台灣各固有族群使用的自然語言及台灣手語。其中「固有族群」就包含澎金馬綠島蘭嶼等離外島。目前閩東語/馬祖語的線上教學示範已可輕鬆瀏覽,師資招募培訓也在進行,島上的許多前輩也協助擔任顧問、拍攝影片、培育師資。
能聽見外婆的語言在她有生之年受國家肯認,得到法制地位,進入教室傳承給下一代,我與有榮焉,也百感交集。語言乘載歷史文化,馬祖語既有原鄉的閩東元素,又吸納了戰地政務的軍事特色,如稱醫生為「醫官」;和馬祖的地理特徵,如稱洗澡為「澣身」3。
今年國際母語日(2月21日)前的周末,我們在地團隊「回外婆家」和馬祖青年發展協會分別受文化部之邀,到台北的台灣文學基地參與母語市集,販賣馬祖小物,也教大家講馬祖話。台灣——台澎金馬綠島蘭嶼小琉球——境內的文化多姿多采,目不暇給,令人非常感動。
馬祖在台灣人心中份量愈重,它就愈安全
李問在地方黨部開幕儀式上曾說:「我們的國家既不是秋海棠,也不是番薯國,而是散落在西太平洋上的海洋島嶼」。
有一點重要性難以否認:馬祖在台灣人心中份量愈重,能見度愈高,它就愈安全。是熟悉串起了情感,無論是文化活動的曝光,或者國家語言的法制,都穿針引線起「我們」。這個「我們」的情感相濡以沫,肝膽相照,沒有誰活該被犧牲。
以前的馬祖沒有被好好對待。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拿它來擋死,代替後方台灣承受炮火連天,在國家大義之下,戰地政務輾壓過島民的身心;民進黨的台灣拿它當雞肋,無足輕重,味同嚼蠟,還在名義上跟中國牽連,成為獨立的絆腳石,欲除之而後快。
但蔡英文—李問的中華民國台灣,提出另一套對待馬祖的方式。中央的挹注和地方的經營裡應外合,提供馬祖人另一個政治選項。
然而我仍要提醒,地方選舉不是只講究意識形態,更在乎基層人際、組織實力,和對地方事務的嫻熟。若不具真材實料,必會被看穿手腳。馬祖人雖非沒有怨言,但地方體制確實也沒有非改朝換代不可的大錯。台灣願意多親近美好的馬祖,很歡迎,但真正生活在地方的柴米油鹽是另一回事。任一黨的輸贏都不是對國族認同的無條件贊同或否決,而只是候選人更貼近地方的脈動。
國際藝術島展期到今年4月10日,歡迎你來島走走,親自和馬祖人聊聊。但春季多霧,要有心理準備可能會多留幾天。沒辦法,馬祖就是這麼好客。
- 可見小笠原欣幸著作:《台灣總統選舉》
- 猛沃營參一,〈金門駐軍知多少〉。
- 曹雅評、黃開洋,〈消失的特色語言—馬祖話亟需國家視野 助當地人找回母語〉、黃開洋,〈馬祖語當然很本土!從一種語言看台灣移民史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