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襲下的高壓環境:從《瀑布》談時常被誤解的思覺失調 | 司法流言終結者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疫情來襲下的高壓環境:從《瀑布》談時常被誤解的思覺失調

圖為日前開放新冠肺炎專責病房工作者施打莫德納疫苗,孕婦在內的大批慈濟醫院醫護人員在院內等待接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為日前開放新冠肺炎專責病房工作者施打莫德納疫苗,孕婦在內的大批慈濟醫院醫護人員在院內等待接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2020年初開始,新冠肺炎開始肆虐全球,大致上,除了北韓之外的地區,無一倖免。台灣也在今年5月因本土疫情爆發,首次進入三級警戒狀態,至今仍維持二級警戒。為因應國際疫情趨勢及不斷變種再變種的病毒,都尚未完全解除相關防疫措施,無論對民生或各種產業都產生了劇烈影響。

這兩年來幾乎是所有的醫護人員,都一直在身處在第一線照護病患及可能染疫等因疫情而產生的高壓又高風險的環境,甚至為了保護親友而導致長時間無法見面的狀況。有鑑於此,衛福部心口司也於今年8月公告了《醫事人員COVID-19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針對因受疫情及照顧病人影響,出現不安、憂鬱、焦慮、痛苦(distress)或失眠等情緒或症狀之執業醫事人員,提供免費心理諮商服務,期望能協助改善心理健康問題。

不知不覺找上門的精神疾病

今年10月29日,由鍾孟宏導演編導、賈靜雯和王淨主演的《瀑布》正式於台灣上映,電影中呈現的時空背景,正是當今疫情肆虐、各種生活活動遭受影響的年代,女主角在面臨各式各樣的生活壓力下,在不自知的情況下,罹患了精神疾病。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之所以會罹患精神疾病,除了小部分的家族遺傳因素外,更多的是由於家庭、學校、社會等各層面的壓力,導致大腦內的部分傳導物質分泌失常而產生的情緒或認知等障礙,這些都不是「卡到陰」、鬼附身或「自己想太多」、「不知足」,更不是透過喝符水、驅鬼或「想開一點」、「懂得感恩」就可以解決的。

大腦一直是一個奇妙的「組織」,宛若黑盒子般的神秘——每個人接收到同一件事,大腦所產生的反應也未盡相同,沒有一定的公式。與其說「一種米養百樣人」,更準確地說,是一種米塑造千百萬種大腦,我們的大腦可以說是個自由的生命體,從受孕的第一孕期(First trimester)時,就形成雛形並開始成長,之所以說大腦如同自由的生命體,那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在接收到任何的資訊之後,都可以有自己的方式去詮釋這些訊號,沒有一個絕對輸入A就會輸出B的公式,而且儲存在大腦中的資訊,原則上不會遭到人為的竄改。

言歸正傳,精神疾病並非像是跌倒這種皮肉傷會有破皮、流血的直接反應與呈現,而是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來襲,當然有諸多預防的方式,但什麼時候可以覺察自己可能有精神疾病而需要醫療的協助,則牽涉到「病識感」。

《瀑布》劇照。 圖/本地風光電影提供
《瀑布》劇照。 圖/本地風光電影提供

病識感與刑法之間

我國《刑法》第19條規定,對於做出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導致不能辨識或顯著降低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給予減輕或不罰的規定,但諸多的爭議都圍繞在有部分人在犯案後宣稱自己有精神疾病,那麼精神疾患明知道自己有精神疾病,卻仍然自行停藥導致發病而犯案,算不算19條第3項的「原因自由行為」,但這可能要先瞭解,關於「病識感」的問題。

所謂病識感,指的是患者本人(不是旁人)知道或不知道自己身體出狀況。基本上,病識感被分成四個階段:

  1. 患者知道自己生病,也願意配合就醫。
  2. 患者知道自己生病,但不覺得需要就醫。
  3. 患者知道自己有點不太對勁,但歸咎於太累或其他因素,不認為是生病,更不認為應該就醫。
  4. 患者完全不認為自己有問題。

一般而言,有部分的精神疾病患者(如:憂鬱症)多少存有一定程度的病識感,基本上知道自己有些不對勁;相較之下,有另一部分的精神疾病患者(如:躁症)的病識感就相對缺乏,家屬與醫護人員往往為了他們的醫療配合度而傷透腦筋。

更別說,就與癌症一樣,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自由選擇自己是否罹患精神疾病與癌症。基督教門諾會醫院身心科周兆平醫師也指出,缺乏病識感,本來就是部分精神疾病的核心症狀,該類型精神疾病患者通常都認為自己沒病,而是周遭的人生病了,為什麼要服藥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周遭的人?

精神疾病是一種大腦的疾病,根據新牛津精神醫學教科書(New Oxford Textbook of Psychiatry),在症狀期間,有部分類型精神疾病,有高達97%的患者沒有病識感。

缺乏病識感,本來就是部分精神疾病的核心症狀,該類型精神疾病患者通常都認為自己沒病,而是周遭的人生病了。示意圖。 圖/美聯社
缺乏病識感,本來就是部分精神疾病的核心症狀,該類型精神疾病患者通常都認為自己沒病,而是周遭的人生病了。示意圖。 圖/美聯社

小結

在電影《瀑布》中,鍾孟宏導演用巧妙且寫實的手法,具體呈現精神疾患眼中的世界,有別於多數的電影及戲劇,鍾孟宏導演將「思覺失調」與「暴力行為」脫鉤,擺脫過去在戲劇中往往將「思覺失調」與「暴力行為」作連結的刻板印象。

其實我們從衛福部的統計資料可以看見,以2020年來說,我國因精神相關疾病而就診的人數,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2%,但我國暴力犯罪的案件數從2000年的10,306件,到2020年下降為707件,降幅約達93%,這樣的數據有多方的解釋方法,不過,從特定角度而言,似乎也間接的說明——精神疾病患者與暴力犯罪並沒有直接相關。然而,若部分暴力犯罪者有精神疾病的背景就常常會遭到媒體「放大報導」而引發民眾誤會。

其中一個非常重要與精神疾病患者相處以及培養病識感的方式就是以「同理」去對待,但同理心很容易因一時不慎,變成了「同情心」,而造成反感與反效果。《瀑布》帶出另一個角度的相處方式,那就是「不要急著去否定他的世界」,畢竟每個人因為各種因素,在主觀上所感知、認識的世界是不一樣的,或許有些人認為就是要透過所謂「真實」的世界,才能「當頭棒喝」,但這或許只會變成兩個「主觀」世界的激烈碰撞。

從生病的那天開始,甚至是生病前,同情與否定就不曾在生命中缺席,如果你願意,請為他們的人生,添上一些支持、鼓勵與理解的顏色吧。

《瀑布》劇照。 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瀑布》劇照。 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