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國際化不能只有新南向——從外籍生淪黑工談起
本月(3月)初,爆出育達科大涉與仲介代辦公司合作,招攬菲律賓學生來台就讀並強迫到工廠打工的消息。這是暨去年底康寧大學斯里蘭卡籍學生,以及醒吾科大新南向專班印尼籍學生違法打黑工的案例後,再度震驚國內。輿論也開始關注新南向政策,與隨之而來的學工與違法仲介問題。
許多東南亞母國的學生來台後遭勞力剝削,變成「學工」。有的學生一週只能上課2天、休假1天,其他4天都被集體被載去工廠做工,而掛著「產學合作」招牌、學工去做工的工廠或生產線,根本與其來台求學的科系名目或技能無關。
台灣社會與輿論對這些「學工」案件的檢討,或有指出少子化趨勢與私校退場議題,新南向政策變相為部分產學進行違法人力仲介的途徑,或部分私校掩蓋招生困境、只圖拖延退場時日之流弊。
過往教改廣設大學的惡果,造成主政者與台灣高教市場面對少子化海嘯,以挖東牆補西牆,空泛而短線的南向政策去招攬國際學生;為國內招生不利的私校、拖延倒閉退場時間,確實是這一波學工案件的問題癥結。
學工爭議與仲介買賣學生風波之後,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終將難堪收場;3、4年後,私立大專校院倒閉潮的惡夢,離現實也僅數步之遙。
然而,近年新南向政策造成的高教流弊,陰霾只籠罩在,對國內招生不力、缺乏競爭力的私校嗎?
高教國際化,不能只有新南向
台灣高教陳痾已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外又面對全球化浪潮、對內面對少子化海嘯,兩股趨勢、內外夾擊,更讓台灣高教根基岌岌可危。
近年,主政者推動新南向政策,卻沒有高教變革的視野與策略、欠缺國際化脈絡與人才生根的思維。高教政策與經費,不僅淪為資源錯置浪費,更可能在高教全球化的趨勢之下,背道而馳,置台灣高教於險境。
政府長年凍漲學費的政策之下,公私大學運作經費必須仰賴政府補助。維繫公立大學生存命脈的校務基金、更密切仰賴教育部鼻息而活。
主政者力推新南向政策,又祭出各種經費補助名目,各公立大學能不風行草偃嗎?國內頂尖大學全數是國立大學,能不趨眾配合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嗎?
前兩年、不時鬧得沸沸揚揚,國內頂大在國際排名下滑的議題為例,國內頂大排名下滑最關鍵的指數,即是學校國際化程度——外籍師生比例過低。
然而,環顧亞洲區域,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都有國家級計畫,吸納更廣泛全球性的國際留學生進駐,除了帶動外匯消費收入、增進國內高教規模、培育國際化的多元與境遇,更是攬才留才,提昇人口計劃、多領域人才、帶動產業與投資等多面向提升國家競爭力的策略。例如日本「30萬名留學生」、澳洲「在地留學」、新加坡「環球校園」、韓國「留學韓國」、馬來西亞「吉隆坡教育城」等計畫。
全球化時代、高教市場的國際化流動已是大勢所趨。但兩岸關係晦暗、影響中國留學生來台人數,主政者又對國內高教市場力推新南向政策,對邇近留學生流向海外比例遽增的中亞、中東、非洲、卻視弱無睹,完全缺乏因應與吸納政策。
無論是台灣頂尖大學或整體高教,爭取國際學生與國際化,不能只有南向政策,這樣策略與設定市場板塊太單薄,招攬國際學生的國際化實益過於空泛虛渺。
重思台灣高教發展策略
以這一連串的學工風波為例,新南向政策底下,東亞區域內流入台灣的國際留學生,最主要的是社經地位相似、甚至更弱勢的留學生客群。這樣讓台灣整體高教往下流動的國際化、某一面向也是推力,臺灣高教環境非但沒有因這樣的國際化而提升,臺灣較有社經資源地位的學生與家長,在高教全球化的趨勢、更會選擇出走。
這樣由上而下的新南向政策,不只是變相折損台灣頂大對內招生的吸力、破壞台灣高教品牌的嚴重謬誤。甚至,更帶頭加速台灣高教的地基崩壞,走入永劫回歸、不可逆的命運迴圈。
更值得質疑的是,這樣的國際化,對台灣高教精神與人才培育、對國家的人力人口與競爭力,正面的挹注與積累到底是什麼?
「新南向國際產學專班」接連爆發的學工風波,只是冰山一角。
主政者與社會,與其掩耳盜鈴、將這些案例視為部分私校與不肖人力仲介聯手剝削的「個案」,不如好好反思近年新南向政策對台灣高教的實益何在?
面對全球流動的時代,重新構思台灣高教的整體發展策略,包括因應國際化的策略。不應只在盡力拖延私校退場時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層次,蹉跎空耗台灣高教未來與人才生根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