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竊聽風雲3》看反新界東北發展計畫 | 阿潑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從《竊聽風雲3》看反新界東北發展計畫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日前,因為不論下跪陳情或者抗議反對,都不被受理,在忍無可忍之下,香港數十民眾衝入立法會,要求財委會立即停審「新界東北發展區的前期撥款申請」案。這個行動,被台灣媒體稱為「太陽花」翻版。

闖入國會這類行動,台灣並非創舉,早先烏克蘭和克里米亞即有發生,擅自認定沿襲「太陽花」,是台灣缺乏國際觀(或者健忘)使然;不知世界大事,也該熟悉地方小事,若要比擬談論,從淡海新市鎮到桃園航空城徵地開發,往南到苗栗灣寶、大埔,再往南到台中后里、彰化二林……居民哭訴無門,再再陳情,才是這個新聞可以類比的故事。

然而,這些故事太遠了,遠到人們無力詳細了解,香港的事太近了,近到衝進立法會就趕緊抓來類比,但卻也不太熟悉新界在哪兒,因為大多前往香港的旅客,不會在那裡逛街血拼。

劉克襄新書《四分之三的香港》便對這區多所著墨,談這裡的山徑古道和綠蔭叢叢,新界因為少開發,而保有相當程度的自然人文風貌,與世人熟悉的擁擠、熱鬧的都會香港,相差甚遠,但也因為如此,更顯珍貴。

新界位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島之間,於是成了兩邊的邊界。即使是英國殖民時代,都沒有特別關起邊防,中國人可以往新界這邊移動,1950年代,才終於設立了關卡,但中國共產黨發動各項政治運動,又造成一波波逃難潮,大批大批難民就留在新界,也開展了新界自身的特殊風貌。

新界本來是化外之地,1970年代,香港開始制定全新的行政區劃。1978年,香港政府打算在這區發展第二代的香港新市鎮,亦即粉嶺/上水新市鎮,而後再次提出新市鎮計畫時,便引發不少關於中港融合、本地農業發展等的爭議。

而引發這次闖立法會行動的緣起,是去年一月發展出來的《新界東北發展計畫》,計畫中表示要在新界北興建一座規模與粉嶺/上水新市鎮類似的現代化新市鎮:「新界北部仍然有大片未被開發的土地(包括從邊境禁區釋放出來的土地)可以考慮作為應付香港土地供應需要。」

該地居民相當不滿,因而提出了抗議:「「既得利益者在新界東北發展規劃中坐擁龐大利益,地產商、銀行、建築工程承辦商、原居民地主等均可望在計劃中得到數以百億計的收益。整個計劃從開始就是為權貴度身訂造。規劃方案所諮詢的上水鄉事委員會、北區區議會都是原居民地主盤踞的地盤:侯氏家族在古洞有一千萬呎農地,按最新的補償率可獲賠近百億;上水廖氏也是新界東北的大地主。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早前也被揭發曾在東北囤地,他任內把農地特惠補償率提高18%。」

「從地方民意代表、立法機關以至政府都充斥各式權貴買辦。從曾蔭權嫌疑受賄到許仕仁被查都早令我們看到資本權貴對政權機關的滲透已達無孔不入。2012年林鄭月娥聲稱為避免官商勾結的指控,新界東北發展將用「傳統新市鎮」模式發展。到2013年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就推翻了林鄭月娥的說法,推出允許早已在區內囤地的地產商原址換地的「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一年內政府政策一百八十度轉變,可見地產商對政府影響之大。這樣的政府、這樣的立法會還能代表人民嗎?」

無獨有偶,在台灣發生建商弊案的同時,香港居民闖進立法院控告政府和地產商的勾結,而麥兆輝、莊文強合拍的《竊聽風雲3》也於此時上映,故事就鎖定新界,描述地產商如何剝削住民,賄絡官員,並從中獲取暴利。許多香港影評皆稱還不夠深入,但光是與時事吻合,控訴地方財霸,就足以大快人心。

...

事情要從1972年說起,那年,港英政府因為要發展新界,提出了「新界小型屋宇政策」,宣佈年滿18歲的男丁香港居民,一人可申請一次在認可範圍,毋須向政府繳付地價,建最高三層、每層面積不逾700平方呎丁屋,簡稱「丁屋政策」。

香港媒體評論說,這個政策「不斷耗用香港人的土地」,但新界人卻拿《基本法》40條作為保障他們的「傳統」權益,「政府多年來也聲稱會檢討政策,卻不斷『走數』」。

但本文不談論丁屋政策是與非,談的是土地買賣與炒作。

在《竊聽風雲3》中,地產商覬覦這裡的地,與政府合作以開發名義收買「丁權」,並且還讓公司上市,形成「人人都可以買賣新界」的氣氛,讓當地人又氣又不知該怎麼辦。有錢有權的人,從中斡旋獲利——片中一位長者出動村民抗議,還買人頭來示威,為的竟是取得建材代理權,轉手買賣建商的建材。弱勢民眾則無法吭聲,因為要不就是需要建築工的活兒,要不就是無能回應,新時代看似有助於他們談判的能力,如上網或英文,卻反遭無良商人輕視,無法團結抵抗,弱弱相逼為是。

這裡居民之所以弱勢,就如之前所說,由於這裡沒被發展,又是許多晚來難民聚集之地,在社會上本就趨弱,又因務農維生,更形不利。與台灣相比,少有農產,香港的對外糧食依存度更高,更不在乎本地農業,但根據香港獨立記者陳曉蕾《有米》這書所述,香港更該因此更重視、強化本來的綠地和農地。

她在書中提到一個香港新移民阿泉叔——1950年他從廣東番禹搭火車到深圳,那時他21歲,因為姑丈在粉嶺開農場,他就去幫忙,然後他租田耕地,不再打工。有一年他來台灣考察,有了心得,農穫豐收,讓他養大了幾個兒女,「那是新界菜的黃金時代,有市有價」陳曉蕾寫著,但90年代大陸菜湧進來,榮景不再。

陳曉蕾指出,根據1961年人口統計,56%的香港農夫都不在本地出生,是新移民撐起香港農業,但他們都只是租地。

《竊聽風雲3》中的周迅或者為一個典型,她寧可辛苦打許多工,也不放棄田地——那些田地都還是她租的,而後分租出去給他人耕種。她對吳彥祖飾演的駭客說,「田地是不能買賣的。」

這本是個簡單的概念,但在很多人心中,無法蓋樓就是「廢地」,在電影中,也屢屢提到「廢地」一詞,乍聽以為那指的是受盡重金屬污染的土地,不料卻是無法蓋樓的意思。「若無法蓋樓,就是廢地」的概念,盤據在政商腦袋中,他們務必將每一吋地都要釘上鋼釘不可,卻不論每個人對土地價值的珍視和多元選擇。

不衝進立法會都不行。

電影的最後,吳彥祖以高價買下了嬌姨的農地,種起了田,鏡頭慢慢拉遠,嬌姨的田依靠著古厝,古厝後頭是一排排高建的樓房……。看到這個畫面,就和我在淡海二期自救會會長家的屋頂陽台看到的景色一樣,他的三合院前是一畦畦的菜園,然後再過去就是不停蓋起的淡海一期高樓……屢屢被誇口會成為發展保障的新市鎮藍圖,在現實中是被擊潰的。

與香港可比較之處,還有當年無殼鍋牛運動後,政府在淡海地區欲興建國宅,發展新市鎮來平抑地價、疏散都會人口,香港政府也是為了解決都會區的人口擁擠,為了降低市區發展的密集度,而要在新界蓋新市鎮,將人口疏散到此。但不同的是,原先香港有公屋政策,提供中下階層居住所需,如今已經廢止,在新界東北開發計畫中,僅只21%是住宅,其餘是低密度豪宅。儘管目前淡海新市鎮的發展現況與25年前相違,但原初計畫在這部份的起點與香港也不同。

但無論如何,當地居民都不願見錯誤的政策毀壞家園。

淡海二期居民們想守護的,就是他們擁有的天然資源和近郊農業,不要再被沒意義的新市鎮計畫摧毀,這不和目前新界居民想守護的一般嗎?

不是什麼都可以被買賣的。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