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上手:用「理由模式」增加溝通精準度! | 朱家安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簡單上手:用「理由模式」增加溝通精準度!

電影《魔鏡,魔鏡》電影劇照。 圖/美聯社
電影《魔鏡,魔鏡》電影劇照。 圖/美聯社

你很容易回想在網路上遇見不同立場的人、甚至開啟爭論的經驗,不過你很難回想和別人爭論之後,有任何一方被說服的經驗,因為那幾乎不曾發生。

人很難被說服去改變立場,這很可惜,因為我們都希望自己對,也都知道自己不會總是對。我們希望自己能依循正確理據判斷,但當正確理據出自立場不同的對手嘴裡,我們通常不情願接受。

在我看來,這種矛盾很大程度是技術上的問題,意思是它可以藉由技術上的調整來舒緩。我們不願意讓步,可能是因為我們都認為自己的立場很重要,必須恪守。但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根據理據做出小規模的讓步,這些讓步不見得關於立場,而是關於理由。在〈如何不預設立場,以理由為單位來思考?〉這篇文章裡,我介紹了一些方法,推薦大家在立場衝突時,暫時用「關於理由的討論」取代「關於立場的討論」,來取得進展。以下我會進一步發展這個想法,並補充一些具體建議。

忽視理由,會導致什麼壞後果?

在溝通時如果忽視了理由,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在〈如何不預設立場,以理由為單位來思考?〉提供了一些例子,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其它案例。

小虎:同性戀是聖經言明的罪惡,我認為法律不應該鼓勵。

胖夫:但是我覺得宗教不能指導法律。

小虎:聖經也說不能殺人,如果宗教不能指導法律,難道法律應該允許殺人嗎?

胖夫:什麼你這什麼邏輯@@

雖然胖夫的表達不算完整,但不難找到他們溝通顛簸的癥結,「宗教不能指導法律」有歧義:

如果理解成「法律規定的應該要跟宗教不同」,就會導出「因為聖經不允許殺人,所以法律應該要允許殺人」的荒謬結論。然而仔細想想,會發現胖夫(或者說,台灣社會上大部分會說出跟胖夫類似的話的人)應該不是想要支持「法律規定的應該要跟宗教不同」,而是要支持「宗教提供的理由,不能用來支持法律該怎麼訂」。在這種情況下,胖夫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法律可以禁止殺人。

胖夫:對啦,聖經也禁止殺人,不過法律之所以禁止殺人,背後理由不是來自聖經。

忽視理由,可能會讓我們的溝通更辛苦、花費更多時間,類似小虎和胖夫這樣的例子,其實不少見:

「我認為歧視言論也享有言論自由,不該受限制」

「你是說那那種讓人難過得跑去自殺的言論,政府也不該干預嗎?」

如果我們意識到第一則發言是在討論理由,就可以直接跳過這個誤解:「一則言論是歧視言論,不該構成政府限制它的理由」不代表「一則言論會使得人跑去自殺,不構成政府限制它的理由」。人類喜歡跟別人推廣自己的各種立場,也習慣別人跟你說話的時候是在推廣立場,但其實我們也談理由,而且如果我們意識到這點,並且熟用這種詮釋策略來跟別人溝通,可能會更有效率。

如何以「理由模式」理解別人?

我們該如何避免自己因為忽視理由而降低溝通效率,甚至造成誤會?其實很簡單,每當接收到新的說法,就想想看,這個說法有沒有辦法翻譯成下面這個格式:

「X是Y的理由」

「X不是Y的理由」

「某個理由存在」

「某個理由不存在」

你會發現這滿好用的,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它可以避免你把對方的說法理解得太強硬。例如在年金改革的討論裡,「公務員也不見得都過得很爽」不見得代表說話者反對年金改革,他的意思可能只是「『公務員過太爽』不符合事實,所以不能拿來支持年金改革,我們應該選其它更有道理的理由」。當然,即便是這樣你也不見得同意他的論點,你可能會想要指出,年金改革就是想要針對那些退俸特別優越的公務員。不過你也會發現,若你先以「理由模式」理解對方的說法,你的論點也會更容易進入,接下來你們就可以逐一檢驗這些理由倚賴的事實到底是否成立、連上年金改革能不能說得通。

當然,我並不是說別人在發言的時候總是在談理由,而不是在宣稱自己的立場。確實也有些情況,別人是在強硬地宣稱立場,在這種情況下,「理由模式」可能會讓你把對方的說法誤判成比較溫和的版本。不過我認為這不太需要擔心,因為:

  1. 在我參加過的各種討論當中,比較常見的是大家直覺地把對手的說法誤判成比較強硬的版本。這讓我傾向於相信,「理由模式」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讓你判斷得更準。
  2. 如果一定要誤判的話,把對手的想法誤判成比較溫和的版本,會比誤判成比較強硬的版本好,因為溫和的版本通常比較容易成立,而人不喜歡別人把自己的想法朝不容易成立的方向去解讀。

在討論中輪到你聆聽的時候,可以試試上面這些做法。

如何以「理由模式」表達?

在大部分的溝通裡,你都有理由(嘿)把你的想法背後的理由表達出來。當別人徵詢你的意見,很少是純粹想知道你的立場(除非他是在跟你求婚或約唱歌),在其它情況下幾乎都是想要知道你能提供他什麼新的理由,讓他列入考量。

基於X這個理由,我支持Y

我跟你素未謀面,如果我問你覺得某家披薩怎麼樣,你說「好吃」,我得到的資訊是「有個人認為那家披薩好吃」。考慮到它終究會被統計稀釋,這個資訊的幫助很有限。但如果你說,你覺得那家披薩好吃,是基於他們的特殊調味,這可能就會成為我決定晚餐要吃什麼的契機。在這類討論裡,理由的資訊價值比較大,立場的資訊價值比較小。

另一個我們應該在討論中交代理由的理由,是因為某些說法只有在附上理由之後,才能受到恰當評估。例如:

小虎:大雄在郵局。

胖夫:大雄不在郵局。

王宜靜:大雄在郵局。

你沒辦法評估這三個說法哪個可信,除非:

小虎:大雄在郵局,我早上碰到他他說他會去郵局。

胖夫:大雄不在郵局,他中午跟我說他本來要去郵局,後來發現忘了帶證件所以決定改天再去。

王宜靜:大雄在郵局,我剛剛碰到他回家拿證件。

想知道大雄在不在郵局,叫班上同學投票不是好點子,因為把理由攤開之後,會發現有些人的立場因為倚賴過時資訊而自動傾倒。在討論時訴諸理由是好點子,因為他讓別人更方便評估你提供的說法能否成立、對他有沒有用。

值得注意的是,和你立場相近的說法不見得對你有用,例如:

「你知道這題是C還是D嗎?我看到的是C,可是有人說D才對。」

「是C吧,我看2015年版本的參考答案是寫C。」

「哎,我也是看2015年的啊!」

而這種情況,很剛好,也是需要表達者附上理由才能辨認出來。

以上我說明了以「理由模式」溝通的一些具體方法,我推薦大家試試看,如果你有興趣多知道一些,也可以回去讀我發想這種溝通策略的第一篇文章〈如何不預設立場,以理由為單位來思考?〉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