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污名?我們需要比護家盟更可靠的保守派 | 朱家安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自製」污名?我們需要比護家盟更可靠的保守派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護家盟發佈新聞稿譴責高雄同志遊行,護家盟認為,同運團體想試圖吸收殘障等其他弱勢,恐加劇這些弱勢的處境,並指控同運團體捏造關於父權對於身體樣態的審美箝制,反而是在將身體污名化。我認為這些譴責有部分自打嘴巴,而其他部分,則建立在相關事實和概念的錯誤認知上。

第一種錯誤:誤解與自我造業

護家盟表示,同運團體在這次活動裡試圖「拉攏」其他弱勢「加入同志」。考慮到同志目前在社會上的弱勢處境和污名,護家盟擔心,這樣的做法會讓那些弱勢在和同志沾上邊之後,在社會上落入更糟糕的地位。

我認為,即便護家盟關於同志不潔、污穢的說法成立,這也是無謂並且不公平的恐懼。說它是無謂的恐懼,因為它建立在護家盟一直以來的幾個誤解上,包括:

  1. 護家盟以及一些保守團體認為,同運團體並不只是推動性別權利的團體,而在支持所謂的「gay agenda」:藉由散佈變態性傾向來瓦解社會的邪惡計畫。

    (護家盟的這種誤解有時候會帶來一些有趣的結果,例如他們最近發佈的另一份新聞稿裡提到:「很多人認為同志是新人類,事實不然,同志仍使用自然給予的性器官獲得愉悅,純粹是性器官、性對象與性行為的誤用或濫用,並非新人類」實在是非常酷)

  2. 護家盟認為性傾向很大一部份受到後天影響,因此他們擔心被同志「拉攏」的弱勢也會因此成為同志,並且和同志共同承擔社會污名。

說它是不公平的恐懼,因為護家盟自己也是加劇同志污名的原因之一。諷刺的是,這一點即便我們不觀察過去臺灣性別價值觀發展的歷史,光看一個事實就看得出來:護家盟這次用來譴責高雄同志遊行的新聞稿,是我看過使用最多「變態」字眼的新聞稿。

第二種錯誤:並不是「因為心裡把自己當成弱勢所以你才是弱勢」

在新聞稿裡,護家盟重複使用一個論證,我認為它是錯的:

  1. 同運文宣預設了一些體態、長相的分類,例如「健碩」、「陽剛」、「胖」。試圖以此拉攏那些因為這些分類而「感覺遭受壓迫、覺得自卑、沮喪」的族群。
  2. 然而,所有身體都是自然且完美的,「一般人不論體態或長相如何,並不會認為『權益受損、承受污名。』」。任何關於身體的價值區分,都是同運團體自己定義出來的。

  3. 所以,同運團體的這些定義和分類,才是在污辱、污名化身體的自然樣態。

類似的論證有時候會在關於歧視的討論中出現,例如:

只有那些打從心裡認為「外籍幫傭」不如臺灣人的人,才會認為「外籍幫傭餐」有歧視意味。這些歧視只存在於說別人歧視的人的心裡。

幾乎每次討論到涉及「把弱勢區分出來」的議題,這種類型的論證就會跳出來。我覺得都可以幫它取個名字了,例如「歧視的佛印理論」。

在歧視的討論裡,要揪出論證的問題比較困難,因為如果要說明「歧視真的存在,並不是指責別人歧視的人想太多」,我們需要一個關於歧視的理論。剛好我在日前的文章裡提供了一個,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護家盟的論證的問題,則沒有那麼複雜。他們可能因為比較正向思考,或者因為自身有信仰支持,比較難體會社會上真的有因為身體的樣子而感到自己不如人的人,並且沒有察覺到,不管是在同志社群裡,還是在比較普遍的社會上,都確實有人因為樣貌和體態而受到不好的待遇。這使他們把社會上真實存在的差別眼光和評價,歸咎於受害者本身不夠自信,或關注議題的人「創造」的分類,這不僅是錯誤的事實判斷,也會阻礙道德溝通。

主流評價不是你不看他他就會不見的

護家盟說,對於身體的評價很大程度受到主觀影響,這在某種意義上是對的。例如朱宥勳的心靈比髮根健壯很多,所以可以抵禦那些講不贏就說他髮線退步的攻擊。但是我們不能因此把社會對身體的評價當成是「只要每個人都很看得起自己,就會自然解決」的事情。我滿看得起自己的,但是當我的筆戰對手指責我痘痘長太多,我也是會覺得有點受傷。

現代社會確實在逐漸加強某些主流的身體評價,不光管胖瘦,還管五官的形狀和位置。「每個自然、健康的身體都很美」這種說法無助於我們對抗這個潮流,因為社會甚至把某些美的標準逐漸抬高到女人要瘦到失去健康才能達成的程度。除了時尚美容圈的某些人之外,這些價值觀潮流對於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如果護家盟了解這些事情,他們應該就會比較了解什麼叫做「操爆父權」,而不是把它當成一句髒話。

更稱職的保守派

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 ‧ 海德特(Jonathan Haidt)認為,在社會裡,保守派之所以普遍來說表現得比自由派多管閒事,是因為保守派比自由派掌握更多「道德味覺受器」,能敏銳察覺「秩序」、「聖潔」這類自由派並不覺得有價值的事情。海德特指出,這種「道德味覺受器」多寡的差異,也讓保守派人士比自由派人士更容易理解對方的道德判斷和考量:因為自由派在乎的那些價值(自由、平等等等)保守派在一定程度上也認同。註1

為什麼在性別議題裡,海德特的預測沒有出現在護家盟身上呢?我的判斷是,要讓多元的「道德味覺受器」發揮作用,人必須對於社會有足夠認知,了解社會成員的處境差異、了解哪些人最需要被哪些價值保護。根據海德特的說法,理想的保守派身為秩序和位階的擁護者,在多元社會中其實能比自由派更有效達成一些重要功能,例如更仔細審查社會改革方案、防止快速的變動損及社會合作所需要的體制和信任基礎。我希望護家盟能正視社會的差異與苦難,做一個更稱職的保守派。

 

註1:

Jonathan Haidt《好人總是自以為是》大塊文化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