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災害,我們必須先放下人必定勝天的迷思 | 張賢龢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面對災害,我們必須先放下人必定勝天的迷思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從政府以至個人,談到災害時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防災。因此政府提出了「治」水計畫,建商推出了「制」震建築,每個人想要學習「防」災的方法。但是多數的災害,其實是自然的現象。水落入地面後自然會往低處流,故必然要有渠道排引這些落水。地殼錯動自然會釋放能量,故必然會引發地震。森林火災則是因為單位面積內的樹木生長過多,造成了年輕的樹苗無法生長,因此大自然進行了調控,讓森林中的樹木數量得以維持恆定,讓年老的大樹化成了灰燼,以滋養新生的樹苗。

那麼,災害從何而來?

災害從人類的行為而來,都市過度開發的結果,占據了原本排水的渠道,所以水淹上了地面。建築物的構造與都市規劃,忽略了地震發生時的破壞態樣,因此壓傷了住戶,傷害了市民。人類活動範圍擴大卻將森林面積侵蝕的越來越小,當大地進行自然調控時,人類居住的環境因而受損。

美國在上一世紀,一九三零年代便有社會學家開始思索以上討論的想法,這些想法最初是由定義「災害」,這一名詞而起,進而思考人類與環境的關係,到最後發展成了災害管理相關的研究。結論先說,災害是社會變遷的過程,是必然發生的現象,無論我們怎樣努力,科學如何昌盛,仍然無法避免某些天然災害發生。

因此,在面對災害時,我們應該思索的是如何與之共存,而不是想方設法的避免這些自然現象發生。管理災害時,我們應該了解災害的發生與形成早在人類存在之前就有,是一套自然循環的歷程,我們能做的只是讓各項災害發生後的影響減低,而不是完全排除災害發生的可能。

所以我們治理水患時,不只是要強化道路排水的功能,還要進而設計水流的渠道,將水自然地導引離開人群密集的地區。我們規劃防震措施時,還要進而思考地震發生後人類的避難路線,以及後續將會引發的風險,因此每一個地區至少要有幾處公園空地,讓民眾得以前往避難。我們看待森林火災時更不必將之視為洪水猛獸,了解森林火災其實是讓森林更為健康的過程後,我們只要將其控制在不影響人類生活的範圍內即可,不需要大費周章地取水運水來澆熄火災(電視上看到的直升機在大規模的森林火災中汲水應變是為了開闢防火巷,讓火災不至於擴大,而非試圖撲滅森林火災)。

更重要的是,我們對災害必須保持謙卑的心態,絕對不能有人定勝天的驕傲,更沒辦法堅持用單一絕對的標準答案來應對各種不同的災害類型。

災害管理的本質是一種妥協的過程,災害來襲時我們得思索當下最好的應對方式,而不管怎樣做,優點一定會有,而缺點也必然不少,沒有任何一種管理災害的方法完美無缺,因此我們只能選擇傷害最小的策略來做。沒有任何一種選擇沒有風險,運用核能,風力,水力,或是太陽能發電各有優缺點,因此我們只能分散風險,搭配運用,以找出對全體人類發展最好的方式。

鲧治理水災時選擇與之對抗,最後以失敗告終,其子大禹以疏導共存的方式治水,讓水不再成為災害,轉而成為了農耕的幫手。面對災害時應該有的策略與思考,其實在千年以前,早已有了明證。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