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詠盛/為什麼被台灣年輕人排擠的四書,在中國卻被奉為國學?
長久以來被當作中國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國哲學並非只是學院裡的研究,在社會上也有影響力。儒家思想是中國哲學的主流,臺灣高中必修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可視為儒家教育的一環。在中國,民間的「讀經班」,亦即讓學生閱讀與背誦儒家經典的私人學校,早已形成風潮。1
儘管如此,中國哲學在兩岸社會的前景實有天壤之別。臺灣那些追求自由多元的年輕世代不喜歡儒家思想,言辭激烈者還宣稱其為「愚民政策」、「壓制個人主體性」。中國官方近來則全力支持國學(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概稱),甚至要在各大學設立國學系。本文將略為整理這些情況,並比較兩岸社會對待「中國哲學」的不同態度。
台灣教育界的「儒家」爭論
2011年,教育部藉《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將四書列入高中教育必選修;而2015年實行的新課綱,又提高了國文科目裡的文言文比例。這兩件事都曾引起社會上的廣泛爭論,如果從中華文化在臺灣處境的角度看,它們其實是一體兩面。因為儒家代表特定的思想內容,而文言文則是這些思想內容的呈現形式,兩者難以截然區分開來。
大致說來,贊同四書列入必選修、提高文言文比例者的主要論點是:
- 四書可以傳承既有文化,培養公民品格。
- 儒家思想有其現代價值,有些精華部份值得保留下來。
- 學習文言文有助於白話文能力,兩者無法截然分離。
而反對方的主要論點是:
- 既有文化不應被四書獨佔,臺灣應該追求文化多元。
- 儒家思想已不合時宜,它本質上不利於民主與科學發展。
- 文言文能力與白話文能力無關,亦即兩者可以完全分離。
這之中涉及對儒家思想的詮釋問題,以及是否贊同以儒家思想為文化傳統的主流,甚至是儒家思想算不算是哲學,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但我們可以看出,此爭論的共同思路在於「儒家思想如何適應、應用於現代社會」,是以現代社會的運作為標準,來評價儒家的性質、篩選儒家的要素。無論正方反方,大致都接受這個框架。這在台灣或許是再正常也不過的事,但中國的情況則不是如此。
中國支持的「國學」
「國學」可說是代表了整個中國傳統學術文化,其指涉範圍比「中國哲學」要寬,這是在清末西風東漸之際,為了與「西學」相對比而出現的語詞。至於「中國哲學」一詞,則是民國成立後引進西方學制,由於經、史、子、集的內容被打散分配到文學、史學、哲學等科目中,哲學學科遂從此被區分為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也就是說,「中國哲學」很早就被視為正式學科,而「國學」僅能算是一個概稱。
然而,這一情況已經有了重大轉變。中國除了積極設置「國學院」、「儒學研究院」等學術機構,近來更要開設「國學教育本科專業」,在大學開設國學系、聘請相關專業者為師,並授予學生以國學學位,更公開喊出「傳統文化教育是國家戰略」的口號,以國學為傳統文化的象徵。2
既然已有了「中國哲學」的學科設置,為何還要另外標舉「國學」?這其中也有學術上的理由。
從歷史脈絡來看,中國哲學是從傳統學術中取出符合哲學性質者而成立的學科,中國文學、中國史學也基本如此。這樣的學科分類,在面對傳統分類上合一、現代分類上跨學科的研究時,容易各行其事、難以整合。譬如中國素為禮儀之邦,禮學研究是極為重要的一環,但禮學涉及了思想、制度、器物等各方面的研究,需要集結哲學、歷史、法律、社會、文獻甚至考古等學科資源。3也就因為如此,研究禮學的專門機構有其存在必要,而禮學當屬國學下的一環,並無法歸屬於既有的學科體制。
更重要的是,中國官方把國學做為民族文化的象徵,不僅傳承與研究其思想內容,更強調了價值觀的塑造,並舉辦了規模宏大的「全球華人國學大典」4,得獎者不乏臺灣人。這是把儒家思想納入國家戰略的一環,並有意識地用政治資源來支持之,甚至可以說,國學就是由國家所全力推動的、高舉傳統文化所用的政治符號。
雙方比較
綜上所述,兩岸的未來趨勢正好相反:
中國視國學為國族建構的核心要素,而儒家是一可供開發的思想資源,足以形塑出人民的共同歷史記憶與基本價值體系。根基於儒家的文化資產本就相當豐富,儒家人物的故里更是遍及國土,譬如孔孟故里近來被打造成為頂級觀光景點,以及相關的各種紀念活動,即是最顯著的例子。而中國哲學屬於此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許多學者的研究都朝此傾向靠攏。
然臺灣學界在論及儒家思想時,皆是純學術的討論,學者們往往有意識地去避開現實政治的表態。再加上臺灣社會目前的輿論傾向文化多元,因此要「去中國中心化」、反抗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國族建構,所以中國哲學在教育上成了被檢討的對象。尤其是,《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教材形式與評量方式,往往讓人聯想到現行教育中屢被批評的背誦強記。
做為國民教育必修,儒家思想在臺灣很難避開實用性的質疑,因此,相關議題討論的思路也大致不出「儒家思想如何適應、應用於現代社會」;至於,中國則是以「儒家思想足以指導現代社會走向」為標竿,官方一開始就大力肯定了儒家思想的價值,並積極扶植相關產業,應用層面的問題反而不明顯。
小結
這是一篇報導性質的文章,反映出中國的國學發展前景看好,但身為哲學專業的博士生,最先考慮的恐怕是就業問題。在當今臺灣,要取得哲學教職極為不易,相較之下,到中國發展成了一個繼續學術生涯的可行選擇。如今中國又刻意要扶植國學的學術機構與文化產業,對相關專業者而言是一項好消息。值得注意的是,大學原本是為了學術獨立而設立的,是為了使學術發展不受宗教或政治干擾。但中國的這種做法,頗有重新把政治與學術結合起來的意味,亦即政治力可能決定了中國哲學的整體走向。
數十年後的思想史研究,會不會把設立國學系視為一個轉捩點,如同民國初年設立中國哲學門一樣?我們拭目以待。
- 關於讀經班的一個實例,可參考相關推廣中心。
- 高舉國學的相關介紹,可參考〈大學要開「國學」專業——中辦、國辦發文了〉。
- 禮學研究中心的成立過程,可參考〈吳飛:我們的禮學研究與未來的設想〉。
- 「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已舉辦兩屆。
- 作者為臺灣大學哲學所博士生,目前在北京大學當交換學生,業餘歷史愛好者,研究方向是傳統思想的系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