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科真的一無是處?「科學至上」時代談人文發展的可能 | 沃草烙哲學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讀文科真的一無是處?「科學至上」時代談人文發展的可能

「科學內外的人文可能」講座海報。 圖/取自LMPST Taiwan粉專
「科學內外的人文可能」講座海報。 圖/取自LMPST Taiwan粉專

我們所處的21世紀已是科學的時代,科學理論被視為宇宙的終極答案。在這個「科學至上」的時代,人文探求還如何可能?人文如何可以與科學攜手並進?以「人文」與「科學」之間的對話為主軸,台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LMPST Taiwan)於2022年11月19日在台灣大學主辦了一場以《科學內外的人文可能》為題的論壇,由政大哲學系的鄭會穎主持,邀請了國內哲學學者以及科學普及界的資深工作者擔任講者,包括陳竹亭、陳樂知、鄭國威與嚴如玉。

本論壇屬於LMPST Taiwan長期舉辦的《種種意識論壇》系列,共同合辦單位包括政治大學現象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實作哲學中心、台灣大學哲學系、台灣跨校意識社群、PHEDO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與沃草公民學院,贊助單位則為順奕有限公司。

科學為人文帶來危機?先論科學主義與自然主義

台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副教授兼執行長陳樂知討論「就其理論本質而言,科學是否威脅人文」這個問題。陳樂知首先指出一些人持有「科學主義」(scientism)的世界觀。科學主義認為,科學是唯一可以讓我們獲得知識的可靠方法。

陳樂知認為科學主義是一種自相矛盾的世界觀;原因在於科學主義本身並不是科學,並未被科學方法證明,它只是一個哲學理論。因此,科學主義做為一個哲學理論,本身就是自己會排斥的對象。

對於科學是否帶來了人文危機?陳樂知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認為科學所帶來的其實不是科學主義,而是「自然主義」(naturalism)。自然主義認為,這個世界最根本、基礎的組成,就是自然科學理論認為存在的那些事物,例如粒子、力場、化學反應等。

陳樂知表示科學所帶來的自然主義是現代世界觀的基礎;即使一些特定人士因為宗教背景等理由而不同意自然主義,也應該同意例外情況相當有限。如果我們接受「自然主義」,而非「科學主義」,那麼科學本身根本就不會帶來人文危機。這是因為,自然主義只認為世界最根本的組成是科學所談論的事物,但是它並不認為我們只能透過科學方法來認識這些事物。

事實上,從科學世界觀的角度來說,人類也是自然的一員。人類作為一種自然生命體,出於其演化而來的結構,與生俱來就有各種與世界互動、認識世界的方式,不限於科學方法。陳樂知認為,就此而言,人類會發展出的人文也是一種自然現象。因此,「雖然人類後來發展出了『科學方法』這種較為優化的認識途徑,我們依然不能否定『人文方法』也是一種認識世界的可靠方法」。

接著,陳樂知提及羅素(Bertrand Russell)對「熟知知識」(knowledge by acquaintance)以及「描述知識」(knowledge by description)的區分。熟知知識指的是我們透過直接的感受、互動與掌握所獲得的知識,描述知識則是理論性的知識。陳樂知認為熟知知識與描述知識不可被截然二分,兩者之間是程度上的差別。而人文學門的一些觀念就較為接近熟知知識,因為它們重視同理及感受。

雖然如此,這一切都符合腦神經科學的描述,人文仍然是自然現象。人文因此仍然是科學可以研究的對象,也需要科學的補充。人文學門自己也必須要了解,自己所研究的熟知知識其實也是自然現象,有其組成基礎與運作原理。因此,科學可以幫助人文把熟知知識轉換為更精確的描述知識,並且為人文提供更精密的研究方法,以及協助其排除錯誤,比如排除人類先天認知系統的偏誤、漏洞等等。總結來說,科學與人文其實研究的是同一個自然界;科學非但不應帶來人文危機,還可以幫助人文研究走得更加長遠。

陳樂知用科學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區分來討論科學是否會帶來人文危機。 圖/LMPST Taiwan提供
陳樂知用科學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區分來討論科學是否會帶來人文危機。 圖/LMPST Taiwan提供

跨科際合作的需求,兼論「人類世」中的人文與科學走向

陳樂知從哲學觀點出發,而台大化學系名譽教授陳竹亭帶來他在教育方面的經驗。首先,陳竹亭介紹了他為教育部主持的「科學人文跨科際人才培育(Society-Humanities-Science)計畫」(簡稱SHS計畫)。由於現代社會中的問題包含人文以及科學的面向,因此SHS計畫的主軸在於推動「跨科際教育」(trans-disciplinary education)。

以往的教育先是學科主義,然後衍生出「多領域」(multi-disciplinary)或是「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y),也就是由各學科各自探究共同問題,或是由兩個學科進行合作。跨科際教育則有所不同,它以「真實世界的共同問題」為核心,直接打破學科之間的界線。只要是對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有幫助的知識,參與的學科,甚至政府、產業、民間NPO或利害關係人都擔責分工合作,進行知識生產、解決問題。

由於現代社會中的問題愈趨複雜、多元,且多樣,社會對科學界的要求也跟以往有所不同。科學家開始被要求具備社會意識及社會參與的能力,還有溝通與對話的能力;這些能力都是傳統的科學界非常缺乏的。有鑑於此,陳竹亭所主持的SHS計畫積極推動「問題導向的學習」、「系統思考」、以及「實用方法論上的創新」。

陳竹亭提到,SHS計畫的推動非常有賴於大學對本身社會角色的自覺與復興。他也參與另一個國科會計畫「以社會需求為核心的跨領域研究計畫」。與SHS計畫相同,這個計畫也非常重視跨科際教育,並且認知到單靠科學知識無法解決真實世界的複雜問題。

那麼,人文究竟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陳竹亭討論到他撰寫的新書《丈量人類世》中的「人類世」(anthropocene)這個概念。「人類世」指的是一個新的地質紀元。在工業革命之後,人類文明成為影響地球環境與生態變遷的關鍵角色。因此,部分學者認為地球已經進入「人類世」這個地質紀元。

在人類世中,全球有非常多的變遷趨勢,其中一個就是:科學發展帶動理性價值的昂揚,其他的人性價值卻被輕忽。陳教授說,我們培養出了許多「職業科學家」。可是,在科技急速發展的同時,人類的科技文明卻缺乏方向感:我們正面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間極大的不均衡。總而言之,他認為「人類的智能尚未學會如何掌舵文明巨輪的方向」。

最後,針對人文與科學應該要如何在人類世中發展,陳竹亭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首先,科學研究的同儕審核程序需要人文專業學者的投入,也就是科學家不能閉門造車。再來,婦女應該要積極加入科學與科技事業的陣容,因為科學發展不能只由男性思維主導。最後,未來教育的趨勢必須往跨科際的方向邁進,也就是人文與科學必須並重。陳竹亭強調:「人文的啟發價值和社會重大需求必須挺身而出,為人類文明的永續承擔文明指南針的角色,與科學共同尋求世紀困境的解方。」

陳竹亭認為科學實作需要人文專業的參與。 圖/LMPST Taiwan提供
陳竹亭認為科學實作需要人文專業的參與。 圖/LMPST Taiwan提供

「科學實作哲學」帶來人文與科學的合作新可能

繼陳竹亭分享了跨科際教育發展的大方向後,嚴如玉教授(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則分享了她在科學人文互動的個案經驗。嚴如玉身為一個哲學學者,卻在因緣際會下,走上了不同於普通學者每天關在辦公室做研究的道路。她為了提升生醫背景的學生對哲學的興趣,也為了把哲學帶到課堂之外,推動了青銀共學。

嚴如玉把社區中的長輩們請到大學的哲學課堂上,與大學生一起進行小組報告。這些生醫背景的學生們未來大多會從醫;因此,對未來將要在醫療院所工作的他們來說,與長輩互動是很好的練習。嚴如玉也針對學生未來在醫療場域會遇到的一些價值性思考,與哲學作出連結,讓學生學習哲學能夠學以致用,對醫療過程有所幫助。舉例來說,她會帶領學生討論如何面對死亡、以及照護倫理等哲學議題。她認為,在學生未來的臨床工作上,這些哲學議題將派得上用場。

除了青銀共學外,傳統哲學學者往往是埋首於書堆中,發展自己的理論,嚴如玉則是親自到醫療院所進行田野調查,訪問醫生、護理師等第一線的人員。藉由直接了解醫療工作者在實作上遇到的困難,她試圖讓哲學能夠真正被實用。

嚴教授說,這樣的研究方法被稱為「科學實作哲學」。科學實作哲學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其實不單單適用於人文學門,也同樣適用於科學。非常理論性、艱深的基礎科學如果能夠走出象牙塔,了解社會的真實需求,便有機會與人文接軌。因此,不論是科學或人文學門,若研究者可以調整研究方法,從研究對象在實作上的細節出發,再轉而調整自己的理論,那麼科學與人文的互動、合作並非不可能。

嚴如玉嘗試「科學實作哲學」。 圖/LMPST Taiwan提供
嚴如玉嘗試「科學實作哲學」。 圖/LMPST Taiwan提供

科學素養對現代社會的重要性

最後進行分享的是科普媒體《PanSci泛科學》的知識長鄭國威。鄭國威首先釐清了「人文」的定義:他認為,「人文主義」認為人類可以靠自身的能力認識這個世界,而「人文學科」正是培養這種能力的學科。從這個定義來看,人文與科學根本就不是分開的;畢竟科學也是人類靠自身能力認識世界的方式之一。

鄭國威提到,台灣的學生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中表現非常優異,世界排名名列前茅。然而,台灣的學生卻普遍缺乏自信,在失敗時容易產生自我質疑。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大致可以把人分為兩種:具有「定型心態」與具有「成長心態」的人。前者只重視結果、學習態度較消極,且容易受挫折打擊;後者則重視過程、學習態度較積極,且勇於面對挑戰。鄭國威指出,具有定型心態的台灣學生似乎占多數。

鄭國威分享在高中時也面臨相同的困境,他那時非常厭惡數學和理化,完全沒有學習他們的熱忱。他後來發現不止他是如此,有許多人也在學生階段就放棄了對科學的學習;這對台灣社會是個嚴重的問題。舉例來說,公投的題目許多都牽涉科學知識,放棄學習科學的公民要如何在這種公投中作出正確的判斷?這樣的考量促使他後來創辦《PanSci泛科學》。

鄭國威認為,獲得成長心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學會科學原則與方法,也就是用科學方法來面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而培養科學素養則需要承認自己對許多事的無知,且需要身處一個好的素養群體之中。最後,他勉勵大家一起培養出「科學思辨力」,為本次的論壇畫下一個強而有力的句點。

鄭國威認為科學訓練能協助學生抵抗「定型心態」,成為能面對挑戰的人。 圖/LMPST Taiwan提供
鄭國威認為科學訓練能協助學生抵抗「定型心態」,成為能面對挑戰的人。 圖/LMPST Taiwan提供

  • 撰文:詹遠至,台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助理、台灣大學哲學系碩士生。
  • 校對:陳樂知,台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台大傳統與科學形上學研究中心執行長、台灣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秘書長。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