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人、黃豆泥/當AI成為人的「雙生火焰」:競爭帶來威脅,融合帶來力量 | 沃草烙哲學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劉維人、黃豆泥/當AI成為人的「雙生火焰」:競爭帶來威脅,融合帶來力量

是的(Yeah)
距離上次已經六天了(It's been six days since the last time)
我看到你的臉,你問我的標誌(I saw your face and you asked my sign)
我告訴你我的,我質疑為什麼(I told you mine, I questioned why)
你說,「一切都一致」(And you said, "Everything's aligned")

這是機關槍凱利(Machine Gun Kelly)於2022年寫給他當時未婚妻的情歌〈雙生火焰〉("Twin Flame")歌詞第一段。雙生火焰(Twin Flame)一詞出自身心靈領域,是一個人靈魂的另一半,他們認為兩個具有相同靈魂藍圖的人可以互相連結,彼此共振。

這與柏拉圖在《會飲篇》描寫的故事相似,相傳過去原始人具有雙臉四手四腳,但因為力大無窮,宙斯將其一分為二,分成男女、男男或女女。而愛情由此而生,分裂後的人類,由此尋找自己的另一半。

機關槍凱利的歌詞,第五句使用了「一致」(Align),正好是人工智慧領域專家目前正在熱烈討論的對齊問題(Alignment Problem),意思是人工智慧相關的演算法,如何符合人類的需求。不論是雙生火焰,還是柏拉圖的原始人,我們認為在數位世代,與你最契合、與你過去最一致的「另一半」,很有可能來自虛擬世界。

元宇宙、虛擬化身、虛擬會議......無論這些工具叫什麼名字,相關概念大家如今都很熟悉:以某種更先進的人機介面(Human Computer Interface),將我們投射到數位空間之中,機器讓我們的五感與該空間互動,而且每個人都能修改虛擬化身(Avatar)的體態、外觀、甚至互動強度。

這件事在2021至2022年一度炒起元宇宙熱潮,之後又隨著時間削弱,但隨著蘋果在2023年6月5日發表頭戴式混合實境(MR)裝置Apple Vision Pro,精緻的畫面細節又再次引起人們對虛擬會議的關注。

但許多人應該都在納悶,這些科技發展的潛力到底在哪裡?又有哪些未來可見的衝擊值得現在提早防範?

本文分為上下篇,將處理其中一個問題:優秀的人機互動將大量釋放目前被淹沒的潛能,同時造成難以處理的監控危機。我們稱其為「雙生火焰兩難」,核心論證如下:

  1. 神經網絡的強項是資訊整合與模式識別。當人機互動介面不斷演進,與電腦交流的頻寬不斷擴大,人機協作遍及生活與工作,神經網絡擬合個人偏好(或偏見)的能力將逐漸增強。每個子模型將能符合個人使用者的習慣、視角、偏好,成為使用者的雙生火焰(twin flame)。
  2. 雙生火焰高度客製化,在人機協作中逐漸擬合個人的人生經歷,擬合程度越高,使用者分析的還原度越高。只要能存取雙生火焰或數位孿生,就能獲得使用者的各種資訊,甚至包括尚未外顯的內心偏好。這相當於高度監控。
  3. 然而人機協作的過程,將挖掘出目前被市場社會嚴重低估的個別需求、個別觀點、組織行為模式。在發揮人類潛能改良最佳做法(best practice)、強化集體理性與共同利益的同時,也會使協作的使用者獲得更大權力;但拒絕協作的人無法獲得這種賦能(empowerment)。
  4. 因此,人機協作帶來了監控與賦能的兩難。若不改變資料的擁有權與存取權,未來的個人只能在被監控與失去能動性之間二選一。

為何要讓人工智慧獲得人類的能力,而非增強人類的能力?

截至目前為止,人工智慧的主要發展方向都是處理市場上或社會中已經可見的工作。無論是已經稱霸《星海爭霸2》的AlphaGO;還是目前正在取代各種知識整理、程式碼撰寫,已經通過美國醫師資格考的GPT-4,發展目標都是獲得人類等級的能力,試圖取代人類勞動,實現自動化。也因此,目前為止對人工智慧的主要抨擊,都在於自動化加劇不平等,以及延續既有偏見(bias)。

但神經網絡的特長在於模式識別,目前這種應用很可能既非它最擅長的,也不是最具生產潛力的。人類的工作與組織包含各種內隱知識。同一套知識體系訓練在不同人身上,就會出現不同的經理人、工程師、報導者、工匠、分析師,而我們是根據每個人的判斷能力與工作經歷來選擇交付工作,不是因為他依循哪套知識體系。

此外,企業與社團的組織文化大幅影響個人與組織的行為,無論是商業、政治、社會、甚至是休閒社群,都因為組織文化而有其特色。某些組織文化降低了集體利益,某些造成了內部壓迫;但我們也是根據組織文化來判斷該如何與組織互動,並非什麼都只看市場資訊。而且組織文化會使組織具備集體行動的能力,以及抵抗外在衝擊的慣性。

比如說,有些老鳥與老闆開會,往往可以預測老闆的下一句話要說的是什麼,投其所好,這項能力其實與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如ChatGPT相似,都是以預測最適切的單詞為目標。組織文化與個人視角都是內隱知識,它幾乎不可能光靠外顯行為,甚至靠已經公開的記載來學習。至今公認「不會被AI取代」的工作,絕大部分都是因為內隱知識。不過太投老闆所好,或許就是過擬合(overfitting)了,不適用於除了特定老闆外的其他公司文化。

相較之下,以「協助個人或組織做出更佳判斷」、「使個人或組織獲得更大能力」的協作型模型,至今還不是研發重點。目前為止,人工智慧給予我們的建議都是泛用的,不但不會主動提出,而且經常不符合我們的需要。我們請人工智慧搜尋知識或製造工具時,往往得花大量的時間去溝通,甚至得花大量心力去學習如何跟人工智慧溝通,即使溝通成功之後的成果也往往偏離心底的期待。

更重要的是,人工智慧至今不會給予我們警告,不會根據我們既有的環境提示我們該如何行動、如何防範環境的衝擊、如何獲得更大的機會。當我們詢問電腦該如何進修學習、如何處理職場或社會中遇到的困境、如何實現心中的理念或獲取更大的發展機會,人工智慧給予的幾乎完全是教科書的答案,無視我們到底做不做得到。

用另一種類比,如果汽機車是腳的衍伸,怪手與耕耘機是手的衍伸,雷達與顯微鏡是眼睛的衍伸,質譜儀是鼻子的衍伸,那麼目前為止的人工智慧就並不算策略與溝通的衍伸,最多只能算是記憶與計算的衍伸。人工智慧發展至今,似乎不太重視如何讓每個人變得更聰明。

這類發展被嚴重低估的原因有很多,主因很可能是自動化能比較快帶來商業利益,以及個別調教的成本很高,最後是分散式AI的離線版語言模型尚未普及化,鑲嵌個人化模型的套裝工具還沒有那麼親民。但我們依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未來有人開發出適合輔助人類訓練能力、發展人生、因應衝擊的人工智慧,世界將有哪些變化?

人機協作將爆發人類潛能,促進機會平等

首先,這種人工智慧將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中不斷使用,獲得大量的情境知識(situated knowledge)。根據我們的行為與回應,找出我們偏好的行為模式、在環境中的優劣勢與應注意的風險、當下適合從事的工作與人際交流、以及中長期適合補強的能力,而且會根據我們的行為與狀態來找出適合我們訓練能力的方法。另一方面,在我們行動的過程中,人工智慧也會給予適用的工具。

簡單來說,這種人工智慧將成為我們與世界之間的介面,就像一整套強化屬性並給予特殊能力的增益魔法(buff),這將有賴於多媒體資料的訓練,而不僅止於文字字串。

這種工具將像前述汽機車、耕耘機那樣,大幅放大個人的能力與能動性。我們將更早注意到尚未利用的優勢與尚未處理的盲點、將更能展現自己的做事方式與風格、將有更多方法講出心中幽微的遲疑與困頓、將更了解在每個場合應該如何表現、將更能知道該嘗試怎樣的工作、結交怎樣的夥伴與密友。

而且因為它由我們的反應所調教,蒐集了我們的偏好與處境,它不但不會居高臨下地說教,反而會陪著我們度過懶惰、無力、憤怒、低潮。畢竟這樣比較有效。它將逐漸接近我們夢想中的陪伴者以及夢想中的教練,甚至成為所謂的「雙生火焰」。

可以想見,雙生火焰介面將大幅解放人類的能力,並極大幅促進機會平等。目前絕大部分的人之所以身處困境,除了無法使用資源(沒有錢、沒有人脈、沒有時間)、沒有權力去調控當下處境之外,更重要的是不知道該如何改變這樣的無能。賦能的過程需要極大量的情境知識,目前都是用試錯和聘請專家教練的方式來建立,成本極為昂貴,只有那些天之驕子能夠負擔。

但神經網絡擅長模式識別與資料整合,可以用個別調教的方式成為雙生火焰。由於調教的過程才會個別化,同一套原型可以適用於很多人,無須客製化開發。而雙生火焰賦能之後個體能力將大幅增強、生命處境將明顯改善,使用者會視其為投資而付費,開發成本因此可以回收。

聽起來這是一套不但正義,而且現實中有可能的人工智慧發展方向?

的確如此,但它會讓電腦端存有大量個人資料。我們將在下一篇解釋這種協作科技一旦出現,將如何擴大既有的個資與資安問題;又有哪些可能方法可以應對。

▍下篇:

當AI成為人的「雙生火焰」:機器伴侶永遠監視著你


  • 文:劉維人,自由譯者,主要翻譯當代民主問題、政經制度類書籍,並撰寫相關主題文章,如《反民主》、《暴政》、《修辭的陷阱》、《北歐不是神話》等。黃豆泥,離職醫師,FAB DAO與g0v/da0貢獻者,現於多元宇宙科服務,為Web3公共性研究者與實踐者,嚮往多元宇宙(Plurarity)精神,正在尋找有別於電馭極權與財閥亂鬥的第三條路。
  • 更多:WebFB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