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浩/人對動物權比人權更苛刻?素食主義者面對的「不對稱態度」
給素食者的詰難
每當素食倡議者1呼籲大家不要再購買動物製品,就會有人回敬一堆「給素食者的詰難」(下稱「詰難」),例如:
- 「你說殺動物來吃並不道德嗎?那麼社區滅鼠行動呢?」
- 「你不買蜂蜜,因為蜂蜜產業會傷害蜜蜂。那麼打蚊子道不道德?」
- 「假如野生獅子要吃兔子,旁觀的人類有沒有道德責任營救兔子?」
- 「假如有野生動物瀕臨死亡,人類有沒有道德責任醫治牠?」
有些人認為這類詰難是推翻素食主義的利器。他們的態度大概是,只要讓素食者「當機」,令他們無法好好回答詰難,便能顯示:基於道德理由而吃素只不過是無聊、天真的想法。我不贊成這種態度,在下文中我試圖說明,它展現了對素食主義不公平的論證要求。
同樣遇到詰難的「人類倫理」
有詰難需要解決,不是素食主義的專利處境,很多領域都一樣。一直以來,倫理學都是以人類為主題,累積不少精彩討論及觀點。然而,即使是討論多年的「人類倫理」,假如深入下去,最通俗的人類倫理亦可以引申各種難題,但沒人會覺得:除非我們能解決所有難題,否則就不該接受人類倫理和人類的基本權利。
舉一個人類倫理的例子。除了正當防衛,殺人一般都是不道德的。但其實「反對殺人」這個主張背後也可以延伸一些麻煩問題,例如:
- 「墮胎算殺人嗎?」
- 「如何定義人?」
- 「你反對殺人(killing)嗎?那任由死亡(letting die)呢?兩者在道德上有沒有差異?」
這些問題同樣不容易回答。以「墮胎算殺人嗎?」為例,設想有人被揭發殺嬰,你基於「反對殺人」的道德理由,批評殺嬰者的行為。然後有人反問你:「你說你反對殺嬰,理由是反對殺人,對嗎?那墮胎算不算殺人?」、「你怎樣區分未出生的胎兒跟已出生的嬰兒?」、「人類胎兒在哪一刻開始才是人?」。就算你不太肯定如何回答這些問題,會顯得你反對殺嬰的立場看上去很無聊、很天真嗎?大概不會。
事實上大家都反對殺人,當然也反對殺嬰,但同時也對上述延伸出來的麻煩問題不見得有共識。胎兒在哪一刻才算人?如何定義「人」?或許沒有人知道,但沒有人要求你必須先處理掉這些麻煩問題,才可以合理地反對殺人。
相反,一般人的態度更接近是,以不可殺人的道德主張大致不變為前提,逐步探討其他麻煩問題。它們沒有成為推翻人類倫理的利器,反而是倫理思考的「資源」,用以刺激已經確立的倫理觀,讓我們反思得更加深入。
然而,當討論到動物倫理,你卻要求素食者必先解決掉社區滅鼠行動、拍蚊子、對野生動物的道德責任界線在哪等詰難,才可以合理地反對吃動物。這個要求真的有道理嗎?為什麼素食者對詰難「當機」,會令你覺得素食主義很無聊?為什麼你不把詰難視為刺激動物倫理思考的資源,而是視之為攻擊素食主義的武器?
對素食主義的不對稱態度
由此可見,這些人對人類倫理以及動物倫理/素食主義的論證要求並不對稱,他們有意無意地把成為合格素食者(例如:對得起良心、自我一致的程度)的門檻拉得特別高。比較一下:
- 未能處理人類倫理所延伸的難題?沒關係,你可以繼續反對殺人,其他問題容後再談。
- 未能處理素食主義所延伸的難題?那麻煩你就不要批評社會吃肉了。
在我看來,這並不公平。如果對墮胎未有確實立場的人也可以合理地反對殺嬰,為什麼對社區滅鼠行動/拍蚊子/野生動物的道德責任等動物倫理問題未有確實立場的人就不可以合理地反對吃動物?
更有趣的是,若一個人吃肉,並且同時反對虐待貓狗,他可能會被人質疑「那殺掉豬牛羊雞鴨鵝就沒有問題嗎?為何你不吃素?」,但即使這種人對素食一時未有看法,也不會乾脆放棄保護貓狗。正因為他們心中也認為,對素食未有確實立場的人(即是自己)也可以合理地反對虐待貓狗(確實,素食者有時會跟你說,如果你同情貓狗,也應該同情被農養的動物,從而不該支持食肉。但這不等於素食者認為:除非你吃素,否則反對虐待貓狗便是無聊、天真的主張)。
換言之,「何不食素?」雖然是反對虐待貓狗的延伸問題之一,但肉食者的態度並不是:對此問題未有想法,便覺得反對虐待貓狗是無聊、天真。這意味著,我所反對的態度,其實肉食者自己也反對,但唯獨在討論素食主義才贊成。如果這樣子不算不公平,怎樣才是?
反思造成不對稱態度的原因
為什麼這個社會對素食主義如此嚴格?我設想了四個可能的原因。
1. 利益衝突之下的心理防禦
你不想承認殺動物來吃是錯的,也不想放棄吃肉的口味享受。當你的個人利益受到挑戰,便拋出詰難應對,希望讓素食主義看上去比較弱。
2. 肉食主義(carnism)的意識形態
吃肉不但是社會主流,亦是默認設定。素食者挑戰社會的默認,顯得標奇立異,於是更常站在被檢討的位置,自然更容易招惹詰難。
3. 對素食主義的道德論證缺乏理解
很多人或者沒有認真理解過素食主義的道德論證。動物農業為了製造肉、蛋、奶,每年刻意繁殖以數百億計的動物,令牠們受苦以及死亡2。但科學已證明,人類不吃動物製品也不損健康。如果人類不吃動物製品也不損健康,為甚麼動物農業仍然蓬勃呢?
事實上,都市人的吃肉主要是為了口味享受。但撫心自問,口味跟生命,哪個比較重要?為了口味享受而刻意繁殖動物出來傷害並殺掉,真的符合道德嗎?如果你認為這不符合道德,為何你仍然買動物製品,「課金」動物農業?如果你認為這符合道德,那麼為了過癮(同樣是一種享受)而殺掉貓狗,為何又不符合道德呢?
說到底,素食主義的要旨只是「為不必要的理由(例如:口味享受)而殺動物並不道德」,背後理據比多數人想像的還要紮實。不過,在提出詰難的人心裡,素食主義還只是一個可爭議的道德主張。因此,當深入下去牽涉到詰難,把素食主義推倒似乎也沒有甚麼心理負擔。
4. 物種歧視(speciesism)
物種歧視是一種偏見,指基於「物種差異」而偏坦不同對象的態度。例如:單純因為正在受苦的是一頭豬,而不是一個人類,從而判定豬的受苦在道德上不重要,便是一種物種歧視。它跟性別歧視、種族歧視類似,如果你單純因為某人是女人或者黑人便判定其利益較次等,也是偏見。
人類倫理的保護對象是人類,即使某些人類倫理觀點牽涉詰難,大家也願意仔細慢慢思考;但素食主義是一種動物倫理,保護對象是非人類動物,大家便讓它受到更嚴苛的審查及刁難。如果大家對兩者的態度不對稱,單純因為它們想保護的物種不一樣,這是不是物種歧視作崇呢?
「詰難」不是反駁素食主義的利器
若能修正不對稱的態度,我們便能更公平地討論素食的道德,以及更公平地看待文章開頭的那些詰難。它們是素食主義的致命傷嗎?還是說只是尚未解決的道德謎題?
說回來,我沒有覺得詰難真的很難,有些還蠻容易回答。例如打蚊子(一開始的例子2),為了取得蜂蜜這種人類不需要的東西而蓄意繁殖、圈養、傷害一堆蜜蜂,跟為了保護自己而拍蚊子,在道德上是兩碼子的事。反過來說,若有某產業或者動物實驗計劃,需要蓄意繁殖、圈養、傷害一堆蚊子,我相信素食者也會關注。
不過,諸如詰難3和4這類提問或許不好回答,當中牽涉人類對其他動物的道德責任有多大、界線在哪兒的疑問。因此,詰難有多難解,也得看情況。我只是認為,即使出現很難處理的詰難,仍不應該因而輕視素食主義的道德觀點。
正面論證(或者討論)素食主義的文章已為數不少,再多一篇類似的也沒有太大意義,所以我在本篇想跳出來,不直接討論素食主義,而是討論「如何討論素食主義」。我認為,大家需要注意自己有沒有公平地思考及討論素食的道德觀點,加諸於素食倡議者的論證門檻又是否合理。當你認為素食主義的動物倫理會衍生難題,別忘記人類倫理在這方面也一樣。
動物倫理其實是相當年輕的領域。一般認為,它是1970年代起,由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所著的《動物解放》(Animal Liberation)出版後,才激發起的領域,至今還不夠五十年。除了不為口腹之欲而屠殺動物、拒絕動物實驗之外,人類跟其他動物(昆蟲、城際動物、野生動物等)應該維持怎麼樣的倫理關係、有哪些道德責任,仍然值得亦需要研究。故此,如果你自問在乎動物的道德問題,我建議把「詰難」視為深化動物倫理思考的好工具,而非批駁的武器。
- 文:呂文浩(Man)。香港人,中大哲學系畢業,喜歡倫理學;關注動物議題;希望世界可以少一點苦難。自經營instagram部落格ers_manners。
- 更多:Web|FB
- 這篇的討論圍繞「純素主義」(veganism)。純素者(vegan)致力消除人類對其他動物的各種剝削或殘害,包括飲食、衣服、娛樂等方面。在飲食方面,除了避免食動物的肉,有別於蛋奶素者,純素者還不會吃蛋、奶類製品、蜂蜜等動物製品。
- 以2018年的數據為例,單論製造肉類,我們已屠殺了約八百億隻陸地動物。這還沒有計算蛋奶產業和海洋生物的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