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詠盛/把你當朋友,是基於欣賞還是為了利益?——評《論友誼》 | 沃草烙哲學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周詠盛/把你當朋友,是基於欣賞還是為了利益?——評《論友誼》

儘管智慧型手機和社群軟體號稱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心理上的隔閡,似乎沒有隨科技發展而變得更容易跨越。網路上對「邊緣人」的種種討論,譬如邊緣人有哪些特質、為何邊緣人總是被視而不見、節假日時一個人做什麼事最邊緣等,正是反映了這一點。

邊緣的滋味不好受,每個人或多或少需要朋友,哈佛大學一項長達七十年的研究指出:人際關係是決定我們幸福與否的關鍵因素。這不僅論及了心理層面,也包括了生理層面。因為該研究也顯示:那些在五十歲時對人際關係最為滿意的人,就是在八十歲時身體最健康的人。

在《論友誼》一書當中,普林斯頓大學的哲學與比較文學教授,亞歷山大.內哈瑪斯(Alexander Nehamas)想要探討的是:為什麼友誼對人而言如此重要?為什麼有的朋友可以時時緬懷、終生不忘;有的朋友只是泛泛之交、片刻即逝?

書中並未提供結交朋友的步驟與技巧,而是從哲學、藝術與文學的角度,舉了大量案例來說明:友誼是怎樣的東西?人有哪些理由去創造並珍惜友誼?

崇高的友誼和日常的友誼

作者從亞里斯多德開始談起。亞里斯多德認為,真正純粹的友誼是奠基於相互欣賞對方的美德,唯有有德者之間的友誼連結才是完美的。

更進一步說,基於利益或樂趣所形成的關係,有時固然也可被視為朋友,但這和基於美德的友誼相比,有根本上的區別。前者是一種工具性考量,把朋友看成得到利益或樂趣的手段,當預期的利益或樂趣不再,或是與其他利益或樂趣相衝突,關係自然停擺。後者則是欣賞與祝福對方的美德,這是把對方當成目的本身,真誠地希望對方會變成更好的人,而非僅是利用對方來替自己獲取其他意義或樂趣。既然雙方的美德永遠不會相互衝突,也永遠會給對方祝福,關係自然穩定。

內哈瑪斯不完全贊同亞里斯多德的想法,尤其反對那些把友誼視為美德、道德價值的進一步詮釋。基於美德的友誼誠然崇高,但現實中卻只有少數人才能擁有。內哈瑪斯認為我們更應該去探討普遍的、每個人都會面對的友誼。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不是透過美德來選擇朋友,而是對方身上那令人欽佩的特質。這些特質,有時甚至得在「有點壞壞」的事上才能反映出來。

友誼和道德並非總是一致

為了說明友誼和道德並非總是一致,書中舉出許多例證。譬如,在基督教倫理觀裡,我們應該無條件地愛所有世人,但友誼顯然是厚此薄彼的;在強調公正無私的現代政治觀裡,因友誼而在公共職位上偏好特定人士,也顯得格格不入;以普遍適用為依歸的道德哲學,也不歡迎我們在面對道德抉擇時,讓友誼影響了想法。

這樣看來,友誼並不宜被化約成道德來理解,但作者認為,現代哲學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他說:

友誼在現代哲學中多半屬於邊緣議題,因為現代哲學通常假定道德的範疇已經窮究人生中種種重要的價值觀。

在現代哲學那裡,若要成為一個道德的人,友誼似乎可有可無,但在幸福人生的追求上,友誼卻有其獨特價值。有句話說:「朋友幫你搬家,好朋友幫你搬屍體。」我們傾向認為,儘管自己殺了人(先不論有意無意),但真正的好朋友非但不會舉發你,反而還會幫你掩蓋。

換個方式說,以正義之名來為惡,我們會認為那是對正義的誤解,惡事根本不能說是正義。但因友誼之名來為惡,有些人會認為那仍然是友誼,儘管導向了惡的結果。這就代表,道德和友誼是可能衝突的,而且恐怕還不少見。

另一種類似的情況是,朋友一起做的事,不見得符合主流價值觀。《莊子》就提到: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後來子桑戶死了,其餘兩人在屍體旁歌唱,子貢認為這違反了禮。但在許多人眼中,這反而是突顯了他們友誼的獨特與堅定。

當然,友誼和道德並非不可兼顧,只是我們應該跳出道德的範疇,獨立看待友誼所具有的價值。這樣的觀點,顯然更符合於一般認知,也更易於為社會大眾所接受。

友誼的真正價值:形塑自我

用藝術品的審美過程來比喻友誼的互動,可說是本書最具巧思之處。審美的價值,在於參與了整個審美過程,在這過程裡,我們親自挖掘出蘊含在對象之中的豐富意義。作者認為,友誼也是如此:

我無法事先得知可能會有哪些變化,特別是因為你也將在這段友誼中經歷轉變,我們兩人都無法預期轉變的方式。友誼向我們承諾更美好的未來——而且只要友誼仍在,就會繼續向我們如此承諾;但是,對於這個未來,我知道的只有:我只能和你一起邁向這個未來,別人無法取代你。

如同審美,友誼是一個動態的、持續轉化的過程。儘管我們無法預期最終結果,但我們確實邀請了對方,一同建構出某種理想未來。也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加上過程的不可逆,友誼才更顯地獨特,而值得我們珍惜。

這一觀點相當有力。之所以有力,主要不是因為分析特別詳細,而是把友誼這種種蘊藏深刻情感的承諾與互動之特質,完整地呈現出來。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朋友參與了並塑造了我們的生命,其影響重大且無法預見,無論酸甜苦辣,都是再難複製的體驗。這同時也回答了,為何年紀越大就越難交新朋友,因為人格越固定,就越不願意、越無能力面對這種轉變。

結語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朋友,但什麼是朋友?怎樣的關係算是朋友?似乎不容易說個清楚。許多時候,只要是跟我們有一定互動的人,都可以算是朋友,甚至只要一個按鍵,就能在臉書上把素昧平生的人給「加入好友」。但若進一步問,這之中有誰能夠患難與共,又有誰能夠無所不談?相信不少人會遲疑,有些人甚至會說沒有。

儘管如此,大概無人會否認,朋友在人生當中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和幾位好朋友一同聊天或活動,會讓我們產生默契或歸屬感,這是其他事物無法取代的。朋友更可以為生命增添繽紛色彩,參與並推動我們人生當中的重大決定。由此來看,友誼應該說是貴精不貴多、重質不重量。

人生是動態且不確定的,友誼亦復如是,但也因此,我們更需要用心經營。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本書不僅邀請我們反思友誼,也暗示著:與每個朋友的相處過程中,我們一同疊加出了自己的未來。

《論友誼:穿梭哲學、藝術、文學、影劇,探尋歷史河流中的友情真相》書封。 圖/網路與書出版提供
《論友誼:穿梭哲學、藝術、文學、影劇,探尋歷史河流中的友情真相》書封。 圖/網路與書出版提供

  • 周詠盛,臺灣大學哲學所博士,業餘歷史愛好者,研究興趣是傳統思想的系統化。
  • 更多:WebFB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