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為/愚者趨樂,智者避苦——叔本華的《人生智慧箴言》 | 沃草烙哲學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周大為/愚者趨樂,智者避苦——叔本華的《人生智慧箴言》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是十九世紀的一位著名德國哲學家,他的個人哲學思想融合了佛教和歐洲哲學,對後世影響深遠。他的哲學主要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中表達,這本書於叔本華年輕時出版,但當時的讀者反應相當冷淡;直到晚年,叔本華寫了《附錄與補遺》作為《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補充和說明。由於內容更加精簡淺近,很快的在歐洲引起熱烈迴響,也令他的主要著作《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重新受到世人重視。

這裡的《人生智慧箴言》就是《附錄與補遺》上卷的後半部,主要探討人生哲學。書中內容思想深刻、文筆精妙,成為他流傳最廣的一部作品。

叔本華談論的人生智慧,是探討如何盡量幸福快樂地生活的一門藝術。雖然在他的主要著作中,他大抵認為在我們的世界,人類期望追求穩固持久的快樂,是一種妄想。這是因為人本質上是受意志不斷的驅使,而意志始終處於一種欲求不滿的狀態,所以使得人總是在渴求和無聊之間擺盪,難以得到安寧。1

人生的幸福有兩個敵人,一是痛苦,二是無聊。……我們在何種程度上成功地遠離了一個敵人,就在同樣程度上接近了另一個,反之亦然。所以,人生其實就是在痛苦與無聊之間像鐘擺一樣擺動。2

不過在《人生智慧箴言》裡,他還是試圖思考:若要盡量幸福快樂生活,該怎麼做最靠譜?叔本華的分析,從跟人有關的三個層次開始。

人之所是、人之所有、人之形象

一個人的內在屬性,決定了他對外在世界的理解和感受。叔本華的 「人之所是」 就是指那些與人密切相關、難以分割的屬性,如心靈、理智、身體、品格。

同一個事件,在聰明智慧的頭腦中妙趣橫生,在平凡庸碌的腦袋裡平淡無奇。3

對快樂的人看什麼都快樂,難過的人看什麼都難過。這種人格可能是與生俱來,但或多或少受一些後天條件如教育、環境等影響。

貧窮的人與生計搏鬥,平安富貴但內心空虛的人,則必須與無聊搏鬥,進行一些在叔本華看來庸俗的刺激或娛樂。而世界富足的人,能自得其樂,不需太倚賴外在刺激。叔本華認為這有好處,因為人難以掌握外在之物,而且這些刺激的效果,最終還是取決於內在精神的領受。在叔本華看來,對於有一定物質條件基礎的人來說,若以幸福為目標,富足內在世界比積累外在物質條件更重要。

而一個人也無法擺脫他的身體,並總是直接受其身體的感知影響。因此健康狀態也是一個人幸福與否的最相關屬性之一,俗話說,健康的乞丐勝過生病的國王。叔本華強調,為了求名聲、財富、博學,或是種種短暫的慾望等,而去犧牲健康,都是最愚蠢的行為。

總的來說,身心的健康是幸福最重要的基石,只要身心健康,快樂就無需強求;相反的,當身體或心靈不健康,痛苦就難以避免。

「人之所有」 主要指的是財富,廣義來說,就是可以滿足一個人的需求的外在事物。人的物質需求可以區分為幾個層次:

  1. 基本需求:維生所需的基本條件。
  2. 非必要但人們所欲的需求:就是有了比較開心,但沒有也不會死。
  3. 奢侈豪華的需求:這類需求沒有止境,也難以常保滿足,因為再奢華的生活一旦習慣之後,也如家常便飯。

結論是,賺取適當足夠的財富,讓自己能夠免於貧窮的窘境。但不要為了追求過多的財富而犧牲太多時間或影響生活,甚至是讓過量的財富造成負擔,因為財富的主要目的應該是讓人能有更多的閒暇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人之形象」 指的是名聲,也就是個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樣貌。叔本華認為人容易高估名聲的重要性,這可能成為一種人性弱點,讓人付出不理性或不成比例的代價。以下幾個理由,或許可以讓我們更不在意名聲一點:

  1. 別人覺得我是怎樣的人,跟我實際上是怎樣的人,是兩回事。當然,他人的看法可能有參考價值,但到頭來,他人的貶低,其實於己無損(當然,名聲敗壞所導致的間接損失又另當別論),而他人的過度讚賞,滿足的只是虛榮。
  2. 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就跟外在事物一樣,操之在他人,自己難以掌握,既然如此,為此費心也是徒勞。
  3. 有時卓越的功勳,反而難被外人所認識,刻意追求名聲,反成了捨本逐末,因此,與其追求名聲,不如致力於成為配享名聲之人。

人生的忠告

基於前述,叔本華的人生哲學從他對人的三個面向剖析開始,除了表達對人生的看法,也接續提出一些關於人生的忠告和格言,不過礙於篇幅,本節只能介紹他在這方面的主要想法。4

明智的人追求的不是享受,而是無痛苦。5

人的本性是趨樂避苦,但叔本華認為這兩者並不對等。原則上,比起追求快樂,我們應該花更多心思應付痛苦:

  1. 快樂扮演的是一種消極的角色,也就是它是在痛苦缺席的時候所產生的狀態;然而痛苦扮演的是積極的角色,當痛苦現身,快樂就消失無蹤。因此,哪怕只有一種痛苦浮現,就算有許多快樂的理由存在,人也感受不到快樂,因為人總是專注在帶來痛苦的那件事情上。

  2. 慾望無窮。一個慾望滿足了還有另一個,人總是希望好還要更好,在殘酷且現實的世界中,期待往往只能換得失望。跟快樂相比,痛苦具體而真實,數不勝數,能避開人生中的種種苦難已是大幸。許多看似無比幸福美好的事物,其實只存在於我們的想像中;而令人痛苦的事情,隨處可見,彷彿每週一都會定期上演。

  3. 痛苦更持久。承上述,在意志的驅使下,人很難長久滿足於一項帶來快樂的事情,一段時間後就會感到「無聊」,並且要求更多或更好。而有一些痛苦即便時間也難以抹滅或習慣它,例如貧窮、孤獨、喪親等等。

總而言之,叔本華認為人生更值得追求的是遠離痛苦,而非尋歡作樂。如果為了追求某種快樂而自尋痛苦,那就如同為了追求海市蜃樓而前往沙漠,是最不智的行為。而世界上有不少富麗堂皇、外表光鮮的場合或形象,以虛偽的方式誘惑人們,讓人產生那裡有長久而美好的快樂的錯覺。

快樂虛幻無常,痛苦真實持久,叔本華的哲學思想,相較之下顯得較為悲觀,因此也有人稱其為悲觀哲學。然而,僅僅「悲觀」二字實在無法代表叔本華對於人生的深刻洞察。很明顯叔本華的哲學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響,無論如何,人總是追求滿足而又總是難以滿足。

這兩者之間的弔詭,成為哲學幸福論上常存的一項課題,歷來哲學家們也有各自提出的答案。本書的譯者李連江先生認為,叔本華的哲學更適合閱歷豐富的中年人而非年輕人,大概因為年輕人對人生充滿想像,而年長者對人生則有更多體悟。

但我們也可以用更正面的態度來看待叔本華的結論,也就是快樂就是痛苦的缺乏,只要避開痛苦,就可以快樂。另一方面,如果將快樂視為一個外在的具體目標去追求,反而很難尋得快樂,這也呼應了不少人在追尋快樂方面的看法——越刻意追求越得不到。

叔本華的遺言是:「希望愛好他哲學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獨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學。」認同叔本華思想的人或許不多,然而受他哲學影響的人也確實不少。有興趣的人若能自行閱讀叔本華的著作,相信會有自己的收穫。

REFERENCES

  1. Schopenhauer, Arthur,2018,《人生智慧箴言》,李連江譯,台北:新雨出版。
  2. 群學書院「思想與社會」專欄,〈叔本華:真正偉大的心靈都懂得體驗孤獨的滋味〉。


 

  • 文:周大為。畢業於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
  • 本文的完成非常感謝烙哲學社群朱家安與洪偉的協助。
  • 更多:WebFB

  • 叔本華指的「意志」,與一般日常用法的意思不太一樣,一般用法多指內在具目的性的強烈動機,而叔本華的「意志」指的是一種每個存在個體(包括人)都具有的永不滿足的非理性盲目衝動。叔本華以此概念取代康德哲學的物自身概念,有人認為此概念也與佛洛伊德的「潛意識」概念相近。
  • Schopenhauer, Arthur,2018,《人生智慧箴言》,李連江譯,台北:新雨出版。p.32。
  • Schopenhauer, Arthur,2018,《人生智慧箴言》,李連江譯,台北:新雨出版。p.14。
  • 另外,叔本華有特別聲明,他的格言或建議並非面面俱到,原因是除了不想再重述前人已提過的忠告之外,也為了讓他在書中的論述保持一定的系統性。
  • Schopenhauer, Arthur,2018,《人生智慧箴言》,李連江譯,台北:新雨出版。p.147。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