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阻止機車騎上人行道?增設停車彎並善用物聯網 | 邱秉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怎樣阻止機車騎上人行道?增設停車彎並善用物聯網

台灣城市的人行道常停滿機車,讓行人通行困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城市的人行道常停滿機車,讓行人通行困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城市的人行道常有機車行駛、也常停滿機車,讓行人無法安心且順暢通行。從需求與供給看機車停車問題,開徵機車停車費外,還應增設與路面同高的機車停車彎。此外,可運用物聯網科技,偵測騎行人行道的機車車牌號碼,以供警方開罰,加強嚇阻效果。

台灣的城市裡,行人專用空間受侵害的問題十分嚴重,無人可以安然行走。人行道或騎樓,常有機車騎上來,與行人擦身而過,或是到處停放,讓行人通行困難。

在台中,行人「寸步難行」。作家劉克襄《我的城市不友善》一文,以及聯合報記者的追蹤報導,都指出了台中的人行道和騎樓地面高低不平,機車與障礙物又多,行人只好冒險走在馬路邊,尤其火車站、醫院與百貨公司附近最嚴重。

在高雄,老人不敢上街。市府推動友善行人路權專案,整頓騎樓並取締障礙物,亦讓機車退出人行道;但根據民間團體「還我行人路權聯盟」帶領高齡長者的實際體驗,人行道仍常有機車飛駛,而騎樓不僅高低不平,也常有停車與雜物阻礙暢通。

怎樣才能讓人行道與騎樓真的易於行走?

從政府到民間,台灣現在的做法,看起來大致可分成三種:

  1. 執法:例如騎樓整平與淨空、機車退出人行道、針對違停車輛加強取締與拖吊等;
  2. 教育:例如加強宣導、納入駕訓與駕照考試、納入學校教育等;
  3. 道德呼籲:例如呼籲尊重行人路權、發放「機車不騎人行道」宣示貼紙等。

這些措施能有多大成效?台灣是否可以拿出更好的做法,徹底捍衛我們的行人專用空間?

台灣的機車常騎上人行道,與行人擦身而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的機車常騎上人行道,與行人擦身而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應檢討問題根源 著手處理後端因素 前端現象自然改善

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長彭渰雯就指出,即便人行道上禁止停車,但法規中卻仍允許機車停放於騎樓下,由騎樓所有權人負責管理;然而這樣的規劃卻讓機車騎士為了在騎樓停車,直接將機車騎上人行道,對行人造成安全危害。彭渰雯認為,市府應加速檢討問題根源、訂定時程表以求漸進改善。

針對機車停滿人行道的問題,台中市交通局已與中山醫學大學成立改善小組,另覓新地供附近機車停放;台中市警察局也認知,火車站附近機車和腳踏車停車空間不足問題需要解決,才能治本。

像這樣,從問題的「後端」因素著手處理,好讓問題的「前端」現象自然改善,這才是正確的思考方法。

當然,問題的最根本因素,乃是「都市裡的摩托車過多」,但這還牽涉到許多其他議題,如就業機會之地理分布過於集中、大眾運輸供給不足、機車的騎乘與停車成本過低、薪資水準低落且成長停滯等,涵蓋了都市計畫、交通規劃、經濟政策等領域。

▎從需求與供給看機車停車問題 開徵機車停車費外 應增設機車停車彎

雖然停車位的「需求」目前居高不下,但台北市即將開徵機車路邊停車費用,有望產生影響。

至於停車位的「供給」,目前看來既不夠用又缺乏良善規劃,才會導致騎樓與人行道的停車亂象。應該優先考慮的是:在目前的機車停車高需求地點(簡言之,就是那些現在騎樓跟人行道停有機車的地方)實施空間改造工程,利用人行道在樹穴與樹穴之間行人不使用的空間,將之改為與路面同高的「機車停車彎」,使足以容納該地的機車;再於原本常有違規停放機車之處,放置植栽盆等物體。

如此一來,機車騎上人行道的動機將降低,但是可想而知仍然無法杜絕,有待其他措施來配合。

機車行駛人行道,在《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5條明文規定,處新台幣600元以上1,800元以下罰鍰(依照該條例用詞定義,與汽車有關之條文亦適用於機車),原有嚇阻目的,但因警力有限、執法不全,許多機車騎士存著僥倖心理,仍然把機車騎上人行道。或許我們可以從「加強嚇阻」的角度來思考。

在目前的停車高需求地點,應讓機車退出人行道,停進與路面同高的機車停車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目前的停車高需求地點,應讓機車退出人行道,停進與路面同高的機車停車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運用物聯網科技 可偵測人行道上騎行機車的車牌號碼

從以下兩個國外案例中,台灣能得到什麼靈感?

在美國加州,有「矽谷首都」之稱的聖荷西(San Jose),正運用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科技打造智慧城市。市府於2015年5月與民間廠商達成合作協議,在市中心148個路燈的頂端裝設感應器。這些感應器的體積,就跟一般的網路數據機差不了多少,但功能可大多了──除了可作為無線網路(WiFi)熱點、可替市府蒐集交通數據、可察知附近槍擊並通報警方、可偵測地面變動並發出地震預警之外,還可以感應街上的物體動作,並在附近人行道與馬路皆淨空的情況下關閉該盞路燈。

以色列的特拉維夫(Tel Aviv)為抑制私家車輛的使用,在繁忙的道路上保留了一條專供公車、接駁車、計程車與汽車共乘者(car poolers)使用的專用道;至於私家車輛的駕駛人,若沒耐心塞在車陣中,倒也可以使用這條專用道——只是口袋要夠深——這條專用道的瀝青暗藏玄機,其內埋有感應器,可偵測私家車輛的車牌號碼,並自動從駕駛人的信用卡帳戶中扣款,扣款費率則依該道路當時的交通繁忙程度而有所不同,以價制量。

我們看到,感應街上的物體動作,以及偵測車牌號碼,這兩件事在技術上都已經是可行的了。如果,感應器可以再做到下列三件事:(1)分辨馬路與人行道的不同;(2)「感熱」以分辨機車、自行車與身障人士電動代步車的不同;(3)「感速」以分辨機車騎行或牽行的不同──那麼,機車要是從馬路進入人行道範圍內,若只牽行無妨,一旦開始騎行,其車牌號碼就會被偵測並傳給警政單位,以便開罰。

台北市政府資訊局於2015年9月表示,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將採取「探究基層民眾需求作為規劃基礎的由下而上(bottom-up)的決策模式」。有安全順暢的人行道可走,沒有機車上來搶道、阻道,這豈不就是無法時時刻刻以汽車代步的基層民眾,其每天踏出家門後最基本的需求?從低科技的停車彎增設,到高科技的物聯網運用,成本都不高,效益卻可以很大。

美國加州的「矽谷首都」聖荷西運用物聯網科技,在市區路燈頂端裝設感應器。 圖擷自psfk
美國加州的「矽谷首都」聖荷西運用物聯網科技,在市區路燈頂端裝設感應器。 圖擷自psfk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