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譯中迷失?談台灣與東亞各國的地名譯寫 | 邱秉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在翻譯中迷失?談台灣與東亞各國的地名譯寫

圖/取自shota612
圖/取自shota612

地名的譯寫,既是為外國人而設,就應從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做到簡便、能有效溝通、符合國際慣例;同時,既然東亞各國不屬西方世界,在地名譯寫上便應堅持並彰顯自身文化主體性。這兩者應該兼顧。

近代以來,「西力東漸」,西方文明於世界享有相對優勢,處於漢字文化圈的東亞各國,遂不得不用西方文字譯寫自己的地名,以示國際人士,助其活動無礙。

地名的譯寫,既是為外國人而設,就不能只是自己認為好就好,而應設法從使用者的角度思考──簡便、能有效溝通、符合國際慣例的譯寫,才是好的翻譯;同時,既然東亞各國不屬西方世界,歷史與文化也與西方迥異,便應堅持文化主體性,在地名譯寫上,也需做到自身文化的彰顯。這兩者應該兼顧。

台灣在這方面表現如何,有無需要檢討改進之處?其他的東亞國家又是怎麼做的?

台灣雖是多元語言與文化的社會,但戰後至今,均以華語作為單一官方語言,本文在討論台灣地名音譯時,亦以華語發音為本,至於拼音則採漢語拼音,係因台灣官方譯音標準自2009年起從通用拼音全面改採漢語拼音至今之故。

地名的譯寫,應從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同時又應彰顯自身文化主體性,兩者宜兼顧。 圖/聯合報系資料圖庫
地名的譯寫,應從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同時又應彰顯自身文化主體性,兩者宜兼顧。 圖/聯合報系資料圖庫

▎地名音譯、屬性意譯 全意譯的寶藏巖與日月潭不符規定

根據內政部發布的《標準地名譯寫準則》,標準地名之譯寫,以「音譯」為原則,而當標準地名含有屬性名稱(分為行政區域及行政編組屬性、自然地理實體屬性、街道屬性、具地標意義公共設施屬性)時,該屬性名稱採英文「意譯」方式譯寫。例如,「濁水溪」譯為「Zhuoshui River」。

該準則又說,若屬性名稱與標準地名整體視為一專有名稱,則仍採音譯方式譯寫。例如,「玉山」本應譯為「Yu Mountain」,但因為玉山事實上不只是一座山,而是一整個地理區域的概念,同時也是國家公園的名稱,因此應視為一專有名稱,譯為「Yushan」;基於同樣的原因,「阿里山」譯為「Alishan」,「陽明山」譯為「Yangmingshan」。

照這樣看來,明顯違背該準則的地名,就是台北的「寶藏巖」(現譯為「Treasure Hill」)及南投的日月潭(現譯為「Sun Moon Lake」)了──這兩者都採用全意譯,在不識漢字的外國人眼中看來,雖然易懂,卻恐怕亦覺得台灣的在地風味全失,聽起來倒比較像是位於英語世界的風景區或主題樂園。

該準則還有一項較為模糊的規定,就是:標準地名之譯寫,因當地歷史、語言、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國際慣用或其他特殊原因,可以不遵守以上的這些限制。

寶藏巖與日月潭適用這項規定嗎?若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那麼前者應改譯為「Baozang Hill」或「Baozangyan」,後者應改譯為「Riyue Lake」或「Riyuetan」才對。

地名音譯、屬性意譯,全意譯不但不符規定,外國人看來也必覺在地風味全失。 圖 / Google Street View
地名音譯、屬性意譯,全意譯不但不符規定,外國人看來也必覺在地風味全失。 圖 / Google Street View

▎台灣英語普及度低 街道名可仿照日韓採全音譯 以便外國人問路溝通

對於街道,《標準地名譯寫準則》規定,大道叫做「Boulevard」,路是「Road」,街是「Street」,巷則為「Lane」,也就是說「街道屬性」一律採意譯。但這樣的做法適當嗎?

同在東亞地區,曾被英國統治的香港,因部分道路是先有英文名、才有中文名,部分道路則相反,故路名譯法既有英譯中、也有中譯英,時為音譯、時為意譯,但因人人或多或少皆諳英語,「街道屬性」則一律採意譯。至於英語並不通行的日本與韓國,可就並非如此了,兩國的道路名皆採用全音譯。

日本的地址系統,大致上來說,並非如西方國家那樣採「線條思維」透過路街巷弄來定位,而是採「區塊思維」透過地域(常為「町」)、丁目與番地來定位,就譯法而言,地域採全音譯,丁目、番地則以阿拉伯數字表記。不過,城市裡的主要幹道則稱為「通り」,路牌上直接音譯為「dori」,連同路名一起全音譯,如東京的「明治通り」即譯為「Meiji-dori」、京都的「三条通り」譯為「Sanjo-dori」。

韓國的地址系統,則在日本統治時期形成了沿用區塊思維的「洞」定位法。如今,為擺脫日本殖民影響、符合國際通用習慣,韓國政府制定了道路名的新地址系統,並在2014年正式施行,取代舊制。韓國和日本一樣,道路名稱譯寫也採取全音譯。道路大多稱為「로」,相當於漢字的「路」,直接音譯為「ro」,如首爾的乙支路譯為「Eulji-ro」;較重要之幹道則稱為「大路」,如首爾的江南大路譯為「Gangnam-daero」。

台灣既沒有香港的英治歷史,英語普及度也遠低於香港,而與日、韓接近。試想,台灣的街道名稱譯寫,若改採全音譯,對於全然不懂中文與漢字的外國人,當他在台灣與路人或計程車司機互動時,萬一對方英語程度極為有限,此時,他若能唸出高雄「成功一路」的全音譯名稱「Chenggong-yi-lu」而非「Chenggong 1st Road」,也許就可以得到更精準的指引,而「Shimin-dadao」也當然比起「Civic Boulevard」更能讓雙方達成共識,談論台北「市民大道」的正確位置了。

在英語並不通行的日本與韓國,道路名皆採用全音譯。  圖/Flikr @Azchael
在英語並不通行的日本與韓國,道路名皆採用全音譯。 圖/Flikr @Azchael

▎宗教場所名稱完整音譯再加上「Temple」一字 北京與日韓做法值得台灣參考

與街道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宗教場所上。根據《標準地名譯寫準則》,寺、廟、庵、觀、堂、宮、道院一律譯為「Temple」,而實際上,每當宗教場所名稱譯寫為英文,這些在中文裡面名稱五花八門的字眼就全都消失了,例如台北的「龍山寺」譯為「Longshan Temple」、「行天宮」譯為「Xingtian Temple」。

這與香港與上海的做法相同,例如黃大仙祠譯為「Wong Tai Sin Temple」、車公廟譯為「Che Kung Temple」、靜安寺譯為「Jing'an Temple」,祠、廟、寺等字都不見了。

至於北京,以及日、韓兩國就不是如此了,他們先將宗教場所名稱依原文完整音譯出來,再加上「Temple」一字,例如北京的雍和宮譯為「Yonghegong Lama Temple」(該寺廟的藏傳佛教屬性也一併解釋了)、京都的金閣寺譯為「Kinkakuji Temple」、慶州的佛國寺譯為「Bulguksa Temple」。

想想剛才提到的那位「全然不懂中文與漢字的外國人」吧!與街道譯名一樣,台灣的宗教場所名稱譯寫若能採全音譯,例如「龍山寺」改譯為「Longshansi Temple」、「行天宮」改譯為「Xingtiangong Temple」,對於外國遊人而言,問起路來將會更加方便。

台灣宗教場所名稱譯寫,寺、宮等字眼全都消失,但北京與日、韓兩國便非如此。 圖/Flikr @Michell Zappa
台灣宗教場所名稱譯寫,寺、宮等字眼全都消失,但北京與日、韓兩國便非如此。 圖/Flikr @Michell Zappa

▎北、高兩車站譯名應簡化 北捷路線名稱或可取消 高捷宜為路線進行編碼

同樣是鐵路、捷運共構的車站,台北站與高雄站的名稱譯寫一樣叫人困惑。台鐵的台北與高雄車站譯為「Taipei Railway Station」與「Kaohsiung Railway Station」,但該兩車站在捷運中則分別譯為「Taipei Main Station」與「Kaohsiung Main Station」。

其實,對於台北和高雄,不論「Railway」或「Main」都是多餘的,皆可刪去。東京車站就直接譯為「Tokyo Station」,在地鐵路線圖上更是只顯示為「Tokyo」。香港車站也是如此。首爾車站則一律表記為「Seoul Station」。

台北捷運與高雄捷運通車以來,每條路線都有各自的代表色及中、英文名稱。北捷於2015年底宣布,其現有的五條路線依通車順序給予數字編碼,因此,1號線為棕線(文湖線),2號線為紅線(淡水信義線),3號線為綠線(松山新店線),4號線為橘線(中和新蘆線),5號線為藍線(板南線)。對於路線名稱隨通車狀況而不斷改變的北捷而言,這是正確的一步。

北捷亦宣布,各車站也將進行編碼。其實,這在高雄,乃至於東京、大阪與首爾,皆已行之有年。

但北捷路線的中文名稱仍嫌冗長,更別提譯寫之後的結果了,對乘客、特別是不諳華語者而言太過複雜難記,是否應該一併檢討?地鐵的路線名,固然可彰顯城市的歷史與文化,但,綜觀全世界的城市,即使還為地鐵路線保留名稱者,也均會與字母代號並用(如東京、大阪及新加坡),只有倫敦與香港等少數例外。

那麼,台北捷運路線到底還需不需要有中、英文名稱呢?現在,若注意北捷車廂的英語廣播,會發現其只使用數字編碼稱呼各路線了,或許這即表示,未來,北捷取消各路線中、英文名稱,只留下顏色與數字,也並非不可能之事。

高雄捷運因只有紅、橘兩線,路線的中、英文名稱直接來自顏色,但未來若路線增加、路網越趨複雜,高捷亦應未雨綢繆,為各路線進行數字編碼才是。

北捷路線的中、英文名稱冗長,對乘客、特別是不諳華語者而言太過複雜難記。 圖/擷自 udn tv
北捷路線的中、英文名稱冗長,對乘客、特別是不諳華語者而言太過複雜難記。 圖/擷自 udn tv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