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日逐漸拋棄巨蛋論時,台灣還要巨蛋嗎? | 鄭仲嵐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當美日逐漸拋棄巨蛋論時,台灣還要巨蛋嗎?

停建中的大巨蛋。 攝影/記者鄭超文
停建中的大巨蛋。 攝影/記者鄭超文

▎爭論遲不休

日前,位於台北市的大巨蛋再度爆發台北市政府與建商遠雄集團間的口水戰。市府緊咬遠雄的巨蛋安全問題很大,始終不按設計圖施工。而遠雄集團則回擊台北市府勒令停工後,已閒置巨蛋許久,若再不復工,將來台北市府自己負責。

而五月底,日本北海道的日本火腿鬥士隊也提出離開札幌巨蛋,前往鄰近北廣島市等郊區,預計建設容納3萬人,並附帶原先札幌巨蛋沒有的天然草皮球場計畫。面對火腿隊的「二心」,札幌巨蛋表示「可惜」,畢竟1年高達70多場的主場比賽安排在此,火腿隊有意離開,會讓收入出現巨大損失。外界認為,火腿球團一來是承受不了札幌巨蛋動輒一年15億日幣的高額租金,再來是他們有意捨棄巨蛋營運模式,想要朝向樂天金鷲與廣島鯉魚「Ball Park」的概念一樣,建設屬於自己的娛樂性球場。

而美國大聯盟德州遊騎兵隊,則也開始計畫建設新的棒球場,是個半開式天然草皮,富有大型娛樂設施的主題園區。而德州,在半個世紀前,正是全世界首個巨蛋棒球場的催生地。訝異的是,國外球團在考量新球場建設時,都已經不以巨蛋作為出發點。

當年巨蛋的設計概念,是防風雨,可以在最舒適的條件下,讓與會者不論是球迷還是球員,都有第一流的享受。但是50年過去了,巨蛋無堅不摧的印象正在慢慢瓦解,美日等國慢慢回到「天氣終究是比賽因素」的「新古典概念」。雖然台灣的大巨蛋始終爭論不休,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現在沒有一個球團準備迎接巨蛋的到來,而台灣職棒球迷也還沒有空間可以期待巨蛋未來比賽的一日。

由於德州夏天氣溫高、熱且乾燥,蚊蠅也多,因此在空調還不普遍的年代,有空調的太空巨蛋成了德州居民夏天看球避暑的妙方。 圖/取自ballparksofbaseball
由於德州夏天氣溫高、熱且乾燥,蚊蠅也多,因此在空調還不普遍的年代,有空調的太空巨蛋成了德州居民夏天看球避暑的妙方。 圖/取自ballparksofbaseball

▎半世紀興衰

說到巨蛋的「始祖」,是建於1965年德州休士頓太空人的主場。建立於1962年的太空人,剛開始為了配合德州牛仔的帥勁,取名叫「45手槍隊」,但隨後休士頓在1965年被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指定為國家太空人訓練基地,隊名也更為「太空人」。當年人類對於太空未知的探索相當新潮,因為「太空人」隊名不只相當新潮,當地也建造首個太空巨蛋,1965年正式開幕。

由於德州夏天氣溫高、熱且乾燥,蚊蠅也多,因此在空調還不普遍的年代,有空調的太空巨蛋不只成了德州居民夏天看球避暑的妙方,流線型的外觀更是讓人有近未來的高科技感,巨蛋在當時十足成了時尚看棒球的選擇。隔絕了天氣因素,相對而來的是,封閉式的巨蛋太陽光無法直射,草長不出來,也讓太空巨蛋成為大聯盟首個人工草皮球場。之外,球場還設有首個豪華包廂跟歌劇院座位,不只讓太空巨蛋觀念獨步,還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稱。隨著效益增高,巨蛋也開始被美式足球、還有NBA明星賽、拳擊還有網球比賽使用。

當年開幕於1965年的太空巨蛋,一代巨星貓王曾經在此開過萬人演唱會。 圖/取自ballparksofbaseball
當年開幕於1965年的太空巨蛋,一代巨星貓王曾經在此開過萬人演唱會。 圖/取自ballparksofbaseball

圖/取自ballparksofbaseball
圖/取自ballparksofbaseball

1999年10月3日是太空巨蛋最後一場季賽。 圖/取自wikipedia
1999年10月3日是太空巨蛋最後一場季賽。 圖/取自wikipedia

不過也許是打球太舒適,太空人隊從創隊以來就沒拿過世界大賽冠軍,分區冠軍還是過了30多年後的1997年才首次獲得,唯一一次的國聯冠軍還是到了巨蛋球場開幕滿40周年的2005年才獲得。2013年後太空人隊移往打擊較強韌的美聯後,更是首年創下了隊史最多111敗紀錄。然而,隨著時光飛逝,巨蛋終究面臨老化的問題,在1999年打完對勇士隊的季後賽後,球場就不再作為棒球比賽用。2008年時正式關閉,最後在2014年1月被登錄為美國「歷史文化財」。

而在1990年代後,強調開放性、娛樂型的「Ball Park」概念逐漸興起,包括巴爾的摩金鷹、匹茲堡海盜等,紛紛把球場打造成更與自然結合、闔家歡樂的場所。有些球團設置烤肉區、野餐區,有些設置水族館、游泳池等遊戲設施。近年來,這些觀念也慢慢帶到了亞洲的日本,比起冷冰冰的巨蛋,似乎有梗的主題樂園式棒球場,也在日本蔚為新話題。

日本首座東京巨蛋球場,至今仍是許多棒球迷眼中的「聖地」,也是讀賣巨人軍的不動主場。 圖/取自zasekihyou-arena
日本首座東京巨蛋球場,至今仍是許多棒球迷眼中的「聖地」,也是讀賣巨人軍的不動主場。 圖/取自zasekihyou-arena

▎東瀛新概念

當年的高科技巨蛋球場風潮,也傳到了80年代亞洲的日本,東京巨蛋也於1988年開幕,成為讀賣巨人軍的主場。此外,日本的地狹人稠,讓日本營造商替東京巨蛋球場注入了新的元素「飯店與商場」,也成為往後台北在建造巨蛋時相當重要的模板。東京巨蛋開幕後盛況空前,家父在去日本研修時,也到了剛開幕的巨蛋「朝聖」,並且幸運拿到當時第四棒原辰德的親筆簽名球。而舍弟在大學時,也帶領校隊前往巨蛋與日本的大學友誼賽「朝聖」。

受到了東京巨蛋的刺激,各類大巨蛋在日本各大都市林立。包括大阪、名古屋、福岡以及札幌,都建設了自己的巨蛋球場,並陸陸續續吸引職業球隊進駐。尤其是結合球迷與百貨的「複合式經營」,相當受到日本觀眾喜愛,不只營造商認為球迷來看球,順便可以逛街購物增加買氣,也增加了更多遠道而來的球迷,可以在飯店裡休息幾天,再接續幾天都市觀光。

然而,巨蛋建築在移到日本後,出現了亞洲才有的特定天災因素,就是颱風還有地震。雖然下雨日巨蛋可以照常比賽,但是當颱風襲來時,球團也不得不顧及球迷安全中止比賽,名古屋巨蛋則曾發生過大豪雨,讓巨蛋周圍地區淹大水,球迷不得其門而入而中止比賽的情形。地震方面,以最近的311大地震來說,當年東京巨蛋與西武巨蛋就有不少考量大規模餘震而中止比賽的情形。

不過,日本的「瘋巨蛋」熱潮,在2001年札幌巨蛋開幕後漸漸退燒。一來是五大城市都有巨蛋,相對「飽和度」已滿。二來是巨蛋球場相似度高,當巨人對中日、或是軟銀對火腿的比賽轉播時,只能從廣告看板去「推測」誰是主場。在2000年代後期,尋求個人特色的娛樂性球場開始慢慢興起,包括2009年落成的廣島馬自達球場、還有2005年投入東北經營娛樂性高主場的樂天金鷲,後者筆者之前曾在〈球場變樂園!樂天金鷲十年改造計畫告訴了中職哪些事?〉一文中有詳盡介紹。

台北大巨蛋複合式商場融合飯店的思維,是1990年代初期日本的老觀念。
 攝影/記者王騰毅
台北大巨蛋複合式商場融合飯店的思維,是1990年代初期日本的老觀念。 攝影/記者王騰毅

▎台灣難孵蛋

台灣雖然從當年職棒開幕後,就一直有著要不要建設巨蛋的辯論,從當年信誓旦旦地說巨蛋將落腳關渡平原,一直到現在超過25年,在松山菸廠舊址所建設的台北大巨蛋還是進度嚴重落後。當年風靡日本的新潮大巨蛋概念,如今應用在台灣,似乎也顯得垂垂老矣。而且台北大巨蛋複合式商場融合飯店的思維,也是1990年代初期日本的老觀念,加上安全性上無法說服台北市政府,往後的工期仍是遙遙無期。

但要探討的是,台灣職棒27年來的環境,是否有比過去更好?當然不可否認,在4支球團的努力下,球員的待遇跟球場的環境都有逐漸提升,但就算巨蛋完工,究竟是哪隊才敢入主,並且全盤相信遠雄集團的安全論調,恐怕也將打上個大問號。因為一旦舉辦比賽,球團也要肩負著全場可能4萬名球迷的性命安危,要是發生需要大規模疏散的意外事件,恐怕才是驗收這顆巨蛋到底安不安全的期末考。

若先不論巨蛋設計或是消防安全,相信蓋這顆巨蛋的初衷,本來是應付棒球看球人口的成長以及迎接台灣職棒可能的榮景期。不過後來「預判失靈」,中間隨著職棒曾遭逢簽賭事件蒙上陰影、加上各球團當初在主場制度上不落實的情形下,使得巨蛋孵化的過程跌跌撞撞。其實台灣棒球迷要求真的不多,只希望有個設備良善、可以盡興看球的球場就好。台灣可以漸漸抽離大巨蛋非要不可的思維,朝向高娛樂化的風勢思考,而如何讓球迷賓至如歸,將成為各球團強化的重心。

只是,在台灣瘋狂追逐首顆巨蛋的同時,美日兩國已經遠離昔日巨蛋的風采,轉而將自己主場做出獨特賣點。對於巨蛋,問題不是在巨蛋難不難孵,而是在真的孵出來,並且開始找買主時,或許問題才會真正地浮現出來。

台灣棒球迷要求真的不多,只希望有個設備良善、可以盡興看球的球場就好。 攝影/記者楊萬雲
台灣棒球迷要求真的不多,只希望有個設備良善、可以盡興看球的球場就好。 攝影/記者楊萬雲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