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兒們的夢想守護者:阪神園藝的球場整理術 | 鄭仲嵐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球兒們的夢想守護者:阪神園藝的球場整理術

創立於1968年的「阪神園藝」,長年肩負著整理甲子園球場的使命。 圖/取自阪神園藝
創立於1968年的「阪神園藝」,長年肩負著整理甲子園球場的使命。 圖/取自阪神園藝

甲子園熱潮

2016年夏季甲子園的熱潮,終於在作新學院於8月21日奪冠後寫下新頁。身為櫪木縣代表的作新學院,拿下了睽違54年的冠軍。王牌今井達也不僅熱投多場,球速一度飆到152公里外,也來台中參加U18錦標賽。另一方面,夏甲冠軍戰的另一隻球隊「北海高校」,也是睽違88年打進夏甲4強,原本也是呼聲相當高的球隊,但終究在總冠軍戰以1比7輸給作新學院。

夏季甲子園在高峰期,每天要舉辦4場的比賽。為了加快效率,投手都會被要求盡快出手,對於裁判的判決「一律服從」,希望一場比賽能在2小時半以內結束。而在每場比賽結束後,輸的隊伍掩面痛哭,而獲勝的隊伍興奮片刻,然後收拾好心情,兩隊回到本壘,脫帽鞠躬向對方致謝,贏的球隊準備下一場的比賽。輸的則感嘆今年夏天的結束,成為每場比賽後展現運動員精神的一面。

而就在此時,球場的整理作業也悄然開始,一群來自「阪神園藝」的員工,身穿黃衣拿著工具在裡頭快速地遊走。他們相當有規律地邁著步伐,按照一定的路線前進,霎時間還真的會有以前紅白機時期玩小精靈遊戲的錯覺,只消10幾分鐘,一座可供正式比賽的新球場又悄然現身。這種整理技術在職棒賽場也相當有名,曾有下過大雨的比賽,在1小時快速整理後便可重新開賽。

日本球迷常常開玩笑說,來甲子園球場看球的福利,除了比賽跟啦啦隊之外,就是「阪神園藝流」的整理術了。不只迅速確實、動作流暢外,有時阪神園藝的黑土灑水,還會出現「彩虹」,被稱為是看到後會有好兆頭。確實,在球迷的口耳相傳下,來看阪神園藝的「球場整理秀」也變成一種另類噱頭,該公司的「隱性粉絲」也逐年不斷增加。尤其夏季甲子園一天高達4場的比賽,更可以看4場「整理秀」

(下:每當甲子園比賽結束時,阪神園藝的球場整備班就會在第一時間入場整理)

就有球迷開玩笑說,要是能看見灑水班的「彩虹」會有幸運的事發生。 圖/取自alexxis
 (CC BY-ND 2.0)
就有球迷開玩笑說,要是能看見灑水班的「彩虹」會有幸運的事發生。 圖/取自alexxis (CC BY-ND 2.0)

始終天然芝

「阪神園藝」是隸屬於阪神集團下的子公司,成立於1968年,是間歷史相當悠久的園藝公司。除專營庭園造景、公園綠化、花園設計等這些主業外,他們還肩負著更重要的任務——維護甲子園球場的高品質。「運動設施整備維持」這項目一直讓阪神園藝在棒球業界備受尊重,其行雲流水的整理也是將近50年來的經驗累積。除了甲子園球場,關西一帶的棒球場跟網球場,也多半委託由他們定期保養。

在日本棒球界,「阪神園藝」因其悠久的整備歷史而有「天下第一整備班」的美譽,其球場整備技巧更是享有盛名。建造於1924甲子年的阪神甲子園球場,當年開幕後即作為夏季甲子園大會的比賽場地,不論內外野都是黑土,直到5年後的1929年,該場地首次完成外野草皮的鋪設。甲子園球場也是目前可考的日本球場中,最早鋪設草皮的,2007年時,當時阪神園藝的運動設施部課長金澤健兒接受訪問時就表示,「日本本來是沒有草皮文化的,當初確實前輩們花了不少時間學習」。

日本古代除了和式庭園造景外,基本上沒有鋪草皮的概念,當時只有貴族大名可以享有庭園,草種類也以日本或高麗野草為主。一直到明治維新後,西洋種類的草皮被引進日本,起初也是用於高爾夫球跟網球等較貴族的運動,金澤健兒也回憶當初進公司的時候,確實聽很多前輩提起到關西綠化研究所(1960年設立)、或是寶塚高爾夫球場學習的往事,所以要比草皮維護技術,金澤也笑稱「跟高爾夫球場比還差太多」。

「阪神園藝」成立於1968年,專營庭園造景、公園綠化、花園設計與球場維護,是間歷史相當悠久的園藝公司。 圖/取自阪神園藝
「阪神園藝」成立於1968年,專營庭園造景、公園綠化、花園設計與球場維護,是間歷史相當悠久的園藝公司。 圖/取自阪神園藝

阪神園藝也是個園藝公司,因此員工都必須擁有造園施工或是造園技能執照。 圖/取自阪神園藝
阪神園藝也是個園藝公司,因此員工都必須擁有造園施工或是造園技能執照。 圖/取自阪神園藝

華麗整備術

阪神園藝門面上也是個園藝公司,因此員工都必須擁有造園施工或是造園技能執照,但管理球場方面,還是不敢大意,除了定期派人去高爾夫場觀摩實習外,也在潛移默化中觀察出最適合棒球選手比賽的球場,並根據東方的氣候型態來改良。天然草皮對保護選手膝蓋等效果較佳,但耗費成本高,保育也花時間,但也許是為了守護傳統,還有球兒們的膝蓋,在70年代中期,許多球場紛紛改用人工草皮後,只有甲子園持續守護傳統天然草皮與黑土。

甲子園的黑土向來相當有名,也成為甲子園球兒造訪後一定要挖掘一袋帶回家鄉的「特產」。但其實甲子園球場土壤不是純黑土,而是黑土與中國福建省產白砂,按照一定比例混和,四季比例都不同,一般來說夏天是6:4比、冬天是5.5:4:5比例,黑土本身也會依照天氣,選擇來自鹿兒島、鳥取、岡山等縣的黑土調配或更換。球場介紹寫著:

如果全都用黑土,那球場便會太硬,保持適當地面彈力才是好品質的球場。

這樣的鋪設法也減少不規則彈跳,根據官方幾十年來的經驗,會產生不規則彈跳的主因在於選手在行徑間留下來的釘鞋痕,因此藉由這樣的土壤比例,讓選手在甲子園球場上奔跑後,土壤得以擁有適度自我修復的能力。

再來就是球場高耐度的排水性跟吸水性,乍聽之下,這兩個是有點互相排斥的名詞,但指的其實就是「大雨的排水」與「陣雨的吸水」。阪神園藝在經年累月經驗中,發現土壤30公分是對球場最好的厚度,而且一直以來奉行機器大面整理,再用人工小面修飾,在修整投手丘的園藝工是隊伍裡最資深的,因為他要監視從投手丘到平地上的平整度,必要時也需要跪下來檢視,才能夠才大雨時發揮最佳的排水性。

而在保水性方面,阪神園藝網站官方舉例,假若水泥地上鋪設2公分的土壤,連續下了2至3毫米陣雨,那土壤一定會泥濘不堪,但甲子園球場砂土壤鋪到30公分,原則上就能抵擋100毫米的雨量。而事實上從氣象資訊網站得知,神戶地區歷年來八月平均降雨量為91毫米,(台北則為322毫米),但除非是颱風等劇烈因素,幾乎不會在3小時內累積100毫米,最後就是阪神園藝長年累積的賽前灑水經驗,均等地在球場土上灑水後,土壤保持一定濕度,就算碰到大雨也能迅速應急。

(下:阪神園藝長年訓練下來的「圓藝」,要把打擊準備的圓形畫的相當工整)

(下:阪神園藝的灑水班技術,掌管水管走向的「龍頭」永遠是最資深的園藝達人)

球場維護學

金澤說:「球場跟草皮整理得好的話,用很久都不是問題,像之前甲子園球場草皮就是25年來都沒有翻新過」,足球場因為比較常踩來踩去,所以要更換期較短,「換草皮就要掘土,一旦把土掘鬆軟,會很容易影響棒球彈跳的路徑」,因此甲子園只在春秋時期進行割草換品種。碰到甲子園一日4場比賽,也絕對要求職員在規定時間內整理好球場。此外,在比賽前天才適量噴灑農藥,不在當天實施,「學生都在發育中,不能讓他們身體受到影響」。

念茲在茲,都是以球員盡情活躍作為出發點,也讓阪神園藝在棒球業界立下了長年口碑,甚至各地足球場、橄欖球場、美式足球場的單位或學校也來請益,連音樂祭舞台的單位也來詢問草皮保養。今年年初,東北仙台的樂天金鷲,正式換上全新的天然草皮後,也高薪聘請「阪神園藝」的工作人員,傳授棒球迷口中的「神業」給樂天隊。而現在還有千葉羅德隊跟橫濱海灣星,正逐漸考慮引進天然草皮,阪神園藝的企業型態「匠之技」,也成功的影響到其他職棒球隊。

台灣對於球場的保養跟整理,比較有規模是有主場的統一獅,跟近來將主場設在台中的中信兄弟,這也是長年主場投入之下的結果。甲子園在超過90年的歷史中,始終沒有放棄天然草皮,並在1979年起對保養草皮企業化,讓「聖地」甲子園球場除了背負全日本每年數千高校球兒的夢想外,阪神園藝也在將近50年的歲月中,提供一流品質的場地,讓每位高校球兒都能見識到職業級的保養,進而對日本職棒有更大一份嚮往。

把球場整理當成是一門藝術,不只是對棒球選手的照顧,也在裡頭看見阪神園藝的堅持,與高品質自我要求的職人精神。

圖/取自阪神園藝
圖/取自阪神園藝

圖/取自阪神園藝
圖/取自阪神園藝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