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妤/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我們,如何調適孤獨又焦慮的心靈?
(※ 文:陳亮妤,台灣精神醫學會秘書長、國立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及醫學院合聘助理教授。)
身為防疫團隊的一員暨精神科醫師,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這場疫情究竟什麼時候結束?這樣的生活對心理健康會有什麼影響?
我必須很誠實地說,從歐美亞各國的冠狀病毒變種情形看來,重複感染的機會高達三成,也就是說,急遽增溫的疫情過後,即使逐步解封,新冠病毒依舊活躍、變異仍然持續,若干年後的今天,COVID仍很可能與我們「共存」。然而,必須注意的是,即便是走向與病毒共存的「new normal」,這樣的全球大流行對人們的心理健康產生「深遠影響」,目前也陸續看到心理健康問題逐漸轉變為「慢性」、「長期」的心理健康困擾。
疫情下既焦慮又充滿孤獨的我們
根據一篇《刺胳針精神病學》(The Lancet Psychiatry)期刊上的一篇文章,疫情下的「焦慮」與「社交隔絕」對大眾心理造成深遠的影響,作者之一羅里.奧康內爾教授(Prof Rory O'Connor)提出三點:第一、這樣的孤獨感、焦慮、壓力及經濟重創導致了人們的心理健康被劇烈摧殘,更甚者產生惡性循環,使人們有可能使用成癮物質(酒精、非法藥物等);第二、原本就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更因為這樣的壓力和隔離導致復發,但復發後隨著醫療資源被COVID治療排擠,很可能得不到所需的治療,因此也提出具體建議,應該利用現代科技來解決目前疫情所造成的心理健康問題;第三、疫情掃蕩之下,特殊及弱勢族群往往是受害最深的,譬如醫護的巨大工作量及心理壓力,甚或孩童在社交隔離產生的心理負面情緒等,也建議針對不同族群應擬定不同的執行方針並互相支援。
歐美國家歷經疫情海嘯後整理出以下特殊族群,是特別需要關注其心理健康的:
- 無法上學的學生:原本的校園生活被強迫取消,失去和同儕的互動。
- 中老年人與有潛在慢性疾病的人:由於生理狀況的就醫被延遲或取消,研究更顯示此族群更容易有衍生的心理問題。
- 已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原本就有精神疾病的患者,不僅醫療服務可能不如以往順暢,經濟壓力、社交隔離、心理壓力也可能促使此族群心理健康的惡化。
- 醫護人員:超時的工時及染疫的風險、傳染給家人的恐懼、不停變化的防疫措施等,都造成醫護的心理重大壓力。
- 低收入人士:經濟重創下最先陷入困境的對象,因此容易產生心理健康問題。
- 無家可歸或需要社會援助者:原本就是社會最底層的弱勢,在經濟上、身體健康照護及心理健康問題,都可能受到疫情重創。
新聞上出現一個個醫護人員出面哭訴醫療前線緊繃的消息,「當醫護一個個染疫倒下,誰來照顧你們?」「醫護哭訴:我們真的撐不住了」。的確,在達到「重症清零、輕症控管」的政策下,醫療量能是各國防疫成功與否的決勝點。
醫療人員是健康照護體系的支柱,由於其職業特性,數十萬的醫護人員正冒著自己健康安全的風險來因應COVID-19疫情。針對這樣爆量的染疫就醫人潮及高張力的照護工作壓力,可參考防疫模範生紐西蘭衛生部針對關鍵工作者(critical worker)的做法,提升關鍵醫護人員的心理健康與照護加給,一來給予充分的精神支持,二來可讓高風險且過勞的第一線醫護人員,有尊嚴、有成就感的投入重症治療團隊。
關懷學齡兒童的心理健康
台灣目前正達疫情高峰,截至目前,0到12歲兒童占總確診者13.6%,其中兩名死亡個案均為兩歲孩童。新冠疫情不僅讓父母憂心忡忡,也對兒童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根據兒童身心健康調查顯示,有56.2%兒童會偶爾或經常擔心自己或家人得COVID-19,也有59.2%兒童擔心課業跟不上。對於身心皆在發展中、需要規律生活和同儕互動的兒童來說,頻繁的停學甚至隔離經驗更讓我們十分擔憂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
COVID-19對青少年的負面情緒發展也是無庸置疑的。愛爾蘭國家青少年委員會(NYCI)進行少年服務研究,發現青少年對疫情結果的不確定性感到擔心,另一方面,YoungMinds研究也顯示青少年擔心與朋友因缺乏實體互動而影響友誼,流行病學研究更顯示美國、歐盟等去年疫情較為嚴重的國家,其兒童青少年憂鬱及焦慮的情況為以往的兩倍之多。因此,針對兒童的心理健康長期發展,政府應在當下給予足夠的醫療或心理健康資源投注,更應在疫情高峰過後持續關注對心理健康的後續效應。
針對新冠疫情海嘯來襲,美國心理學家史蒂芬.霍布福爾(Steven Hobfoll)提出「安靜能繫望」五字訣,希望能協助大家釋放壓力,平安度過疫情:
- 安(safety):安全,讓身心處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狀態,做好防疫措施。
- 靜(calming):平靜,減少接受非科學實證的訊息,有步驟地過生活。
- 能(efficacy):效能,有效率地安排居家辦公、居家學習的措施,讓自己在疫情下能仍有有效率完成工作。
- 繫(connectedness):聯繫,透過科技維持和重要關係的聯繫,甚至尋求社會支持。
- 望(hope):希望,多注意正面的資訊與報導,灌注希望。
疫情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很可能是長遠的,期望我們能維持自身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隨時尋求專業協助,也期待政府對特殊及弱勢族群都能給予資源和心理支持,與國人共渡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