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要人也要神:凱道上的眾生相 | 編輯室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圖輯】要人也要神:凱道上的眾生相

攝影/許伯崧
攝影/許伯崧

由雲林縣北港武德宮發起的「捍衛信仰守護香火大聯盟」,於7月23日舉辦「史上最大科 眾神上凱道」大遊行,希望以宗教嘉年華的形式表達捍衛民間信仰的決心。北中南全台總計近百間宮廟出動陣頭與家將共襄盛舉,警方統計當天參與人數最多時達一萬一千人,凱道上鑼鼓震天,號稱「臺灣重金屬搖滾樂」的嗩吶,更增添現場熱鬧氣氛。

「眾神上凱道」發起人北港武德宮主委林安樂指出,本次凱道進香有四大訴求,針對信仰與環保的衝突,一爐一香是底線,不能再減,宮廟香爐是否要減少,由宮廟自主管理,公部門不該介入。其次,政府單位不該持續提議封爐、或是金紙集中焚燒。信仰空汙微乎其微,環保單位不應違反比例原則,把空汙矛頭指向宗教,以環保之名挑起對立,讓信仰被視為污空的仇敵。未來他們希望政府制訂傳統信仰規範時,必要納入民間宗教界意見。

金香炮燭作為民間信仰中重要的物質基礎,各有其不同的使用情境與脈絡,同時民俗活動作為無形文化資產,相較於有形文化資產的物質基礎,無形文化資產側重的是來自社會中的人、生活、環境以及其所屬社群的關係。換句話說,無形文化資產來自於民間社會,是生活智慧的累積,是記憶,也是「技」與「藝」。透過無形文化資產,我們可以回溯與連結相應的知識與信仰體系,它是信仰、知識系統的載體,通過文化儀式的展演,人們得以理解自己所屬的社區、族群、地域、生活傳統、文化美學,以及共同價值究竟為何。

過往,鳴人堂過往刊登數篇由民俗研究者所撰述的文論,也歡迎讀者網友再次閱讀瞭解。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