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學看鞭炮——信仰文化絕非此優彼劣 | 溫宗翰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民俗學看鞭炮——信仰文化絕非此優彼劣

家將坐炮展現神明威嚴與靈力。 攝影/溫宗翰
家將坐炮展現神明威嚴與靈力。 攝影/溫宗翰

伴隨著禁絕爆竹輿論與環保意識,近來不少縣市政府也重新開始針對爆竹煙火進一步管制,無論是由臺南市長賴清德推出「只放一串」政策,或是近日因應大甲媽祖進香,彰化縣與嘉義縣推動「以鼓掌代替鞭炮」宣導等,通通都被民間衝破限制,照放不誤。事實上,這種政策失敗,彰顯上層社會、官方立場的民俗想像,真的太過迂腐老舊且不切實際,為表現施政用心,甚至也有地方政府刻意挑選在燃放爆竹時進行檢測,虛晃一招以後,依然無法改變什麼。許多人常問:「不燒香、不放鞭炮、不燒紙錢,環境就能變好?難道面對民俗,環境政策只能非此即彼?」

宮廟何辜 民俗總被歧視批評

對民俗汙染源特別監督,忽略日常生活中更嚴重的其他汙染源,其實是延續自獨裁時期文化控制的封建思維,汙名化民俗早已成為臺灣社會「慣習」,過年批判爆竹擾人、清明檢討露天燒紙、中元便罵鋪張浪費、中秋指責烤肉排碳等等。

即使曾有媒體專題報導指出,六輕年排碳量等於全臺灣中秋烤肉一萬年的排碳量,對民俗不平等的批評,經常是輿論的焦點,或許是上層社會用以彰顯文化優越感的手段,但這只會使社會價值觀錯亂,與庶民生活相形漸遠。最近,北港就有間廟宇受不了指責,特別自行檢測香爐、摩托車、小貨車的細懸浮微粒(PM2.5)。結果發現,香爐最大排放數值為94μg/m3,摩托車排氣檢測是香爐最大值的6.5倍,小貨車則是8.6倍,單一交通工具排放量是眾多信徒插香結果的數倍,環保單位卻只關心燒香破壞環境,相對嚴重的其他汙染卻是不作聞問,這讓民間信仰廟宇不得不吶喊「宮廟何辜」。

燃放鞭炮在民俗思維上有繁複多重的用意,如象徵神靈威信,常見於乩童、家將坐炮。 圖/路透社
燃放鞭炮在民俗思維上有繁複多重的用意,如象徵神靈威信,常見於乩童、家將坐炮。 圖/路透社

鞭炮的民俗意義與轉變

燃放鞭炮在民俗思維上有繁複多重的用意,一則因其高溫巨響,而有辟邪、去厄、除煞等功能,比如新娘禮車行經路口燃放鞭炮、暗訪以炮驅鬼,或像臺南鹽水以炮除瘟。二為凸顯熱鬧,表達禮節,常見於進香團體的迎送儀式,或喜宴開桌起始儀式等等。三則為象徵神靈威信,常見於乩童、家將坐炮。其四榮耀神明,表現著民間信仰香火觀,以彰顯香火鼎盛、富足豐饒,因此常有謂「越放越平安、越放越富」等說法,比如神明遶境時,各家戶或友宮贊炮,此目的通常燃放最多,甚至衍伸「拚場」、「回敬」的民俗心理。五則有為空間潔淨,如新家放炮掃除不淨等。以上都涉及通俗信仰觀念,是民間爆竹煙火使用的核心目的。另也有其它,比如用以進行節日紀念及慶賀娛樂,這類爆竹煙火的使用非常廣泛,以政府單位使用公帑施放情形最多,各類型文化活動動輒數十萬、數百萬元、數千萬元不等,採購燃放大型煙火,許多縣市政府跨年晚會一晚的煙火預算,已經足夠一間地方廟宇施放鞭炮百年以上。

當前臺灣社會使用鞭炮情況大有不同,無論是結婚、入厝、迎接貴賓、個人喜慶等,屬於個人儀式的燃放其實大有減少,早期舉凡家中子弟當兵平安歸來、中獎、考取大學、新路完工等等,都會特別燃放鞭炮慶賀,今時今日,民間風氣改變,對爆竹煙火的需求銳減,變成集中在大型節日、廟會活動施放。

除此之外,因為政府長期以來一面禁止民間燃放鞭炮,一面又辦理大型煙火活動,使民間鞭炮文化現象產生不少矛盾,許多廟宇明顯受官方文化影響,把信仰儀式擴辦成文化活動,從過去「射炮城」這類小型娛樂爆竹活動,轉型為大型煙火秀,燃放大量「信仰目的」以外的煙火,儀式殊異化、官方化、慶典化的背後,隱約透露著不可言喻的文化自卑感。

另一方面,許多廟會受到「改良民俗」影響,早就對鞭炮直接產生改革,比如使用錄音檔做為迎送陣頭的鞭炮聲,近幾年,有些廟會活動為了攝影美觀,改以彩花棒取代爆竹煙火,也有廟宇以電子炮、竹筒炮取代傳統鞭炮,藉此創造新的儀式形式,令人耳目一新。總總變革看似緩慢,跟不上時代腳步,但其實已是民間信仰文化變遷的「大躍進」。

許多廟會受到「改良民俗」影響,早就對鞭炮直接產生改革,過往燃放鞭炮的情景恐怕只會越來越少。 圖/路透社
許多廟會受到「改良民俗」影響,早就對鞭炮直接產生改革,過往燃放鞭炮的情景恐怕只會越來越少。 圖/路透社

輿情批判、制度禁絕 不如推動民俗教育

鞭炮是祭祀元素之一,實難全面禁絕或替代,香與金紙的情況亦然,無論政府如何推動「以功代金」、「以糧代金」等政策,這些替代思維皆非民俗元素,自然無法普及,也必定徒勞無功。各縣市環保局以功代金政策,甚至是以「新興宗教」邏輯來撰寫疏文,故引起許多民間廟宇反彈,將大量文宣品、政府功德箱丟棄,不僅浪費公帑也製造宮廟困擾。前些日子,南部曾有知識份子推借媽祖夢顯,撰寫文字呼籲「禁放鞭炮、勿燒金紙、持香一柱」,甚至以「梅山斷層、一觸即發」威脅,但完全未起作用,反而淪為笑柄。民間信仰神諭,總要有驗證過程,比如乩童驗證,或公開擲筊確認,也有神前立誓、斬雞頭證明絕無虛假等,僅僅透過媒體與文宣品就想宣導,其實無法融入庶民生活。

民俗是一種生活文化,是一種社群網絡與文化價值觀,它既是文化遺存,同時也是文化生產,民俗絕對會隨著時代改變、與時俱進,然則,民俗文化的變革自有邏輯,往往需要時間累積,畢竟價值觀更迭絕非一朝一夕。在信仰網絡裡,有太多細節根本無法被其它形式立刻替代,比如若為除煞驅邪,豈能不燃放爆竹?總不能以「鼓掌」替代「鞭炮」,或以歡迎用的電子聲響炮用作代表,那可能會引起鬼怪誤會,當作我們在歡迎牠們到來。

若為除煞驅邪,豈能不燃放爆竹?總不能以「鼓掌」替代「鞭炮」,或以歡迎用的電子聲響炮用作代表,那可能會引起鬼怪誤會,當作我們在歡迎牠們到來。 圖/新港文教基金會提供
若為除煞驅邪,豈能不燃放爆竹?總不能以「鼓掌」替代「鞭炮」,或以歡迎用的電子聲響炮用作代表,那可能會引起鬼怪誤會,當作我們在歡迎牠們到來。 圖/新港文教基金會提供

面對21世紀稍縱即逝的文化現象,民俗絕不會一成不變,若罔顧眾多民俗變遷事實,仍用上個世紀威權思想,以落伍的「追求文化進步」為理由,來批鬥民俗,以不同網絡的文化價值觀,來想像民間信仰,甚至意圖用官方政策改造民俗,進行社會文化控制,絕非良善長遠之計,對臺灣文化毫無意義。

國家文化能量的強盛,來自豐富的庶民文化基底,與其透過禁制規範,不如藉由當代教育,進行民俗教學與思辯。臺灣現況,無論是基礎國民教育、高等教育或社會教育,對底層文化思維的探討嚴重闕如,民俗價值觀紛雜、斷裂;或許民俗教育能深入理解民俗原理,提供思想平臺,長遠地面對這些複雜文化變遷議題,累積縱深,才能進一步共同思考,並建構社會文化與價值網絡的變動方式。(本文授權轉載自民俗亂彈

國家文化能量的強盛,來自豐富的庶民文化基底,與其透過禁制規範,不如藉由當代教育,進行民俗教學與思辯。 圖/路透社
國家文化能量的強盛,來自豐富的庶民文化基底,與其透過禁制規範,不如藉由當代教育,進行民俗教學與思辯。 圖/路透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