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宗榮/知其然並知所以然:香火與環保共存之道 | 民俗亂彈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謝宗榮/知其然並知所以然:香火與環保共存之道

台北大廟艋舺龍山寺,在6月16日由柯文哲市長主持之下「高調」的進行「封爐」儀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北大廟艋舺龍山寺,在6月16日由柯文哲市長主持之下「高調」的進行「封爐」儀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由於近年來環保主管機管對於民間宮廟燃燒紙錢、點香的「關切」愈來愈「殷勤」,再加上具有指標性的台北大廟艋舺龍山寺,在6月16日由柯文哲市長主持之下「高調」的進行「封爐」儀式,以北港武德宮為首的宮廟,即在2017年7月23日發起請願,全臺百餘座宮廟前往總統府辦理「守護香火」行動,而以民間文化研究為主的學術界也發起國家勿干預民間信仰自主發展的連署

這些行動自然引發官(民意代表)、產、學之間的熱烈討論。遺憾的是,大多數無傳統民間信仰的意見領袖們,大都還是以日治時期以來執政者、知識份子等視民俗為鄙俗的心態,來看待民間信仰的香火文化,並希望透過各種或強制或誘導的手段來「改善」民俗,如「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在1952年3月14日施行的「改善民俗綱要」中,要求各地方輪角頭舉行的中元普度統一舉行,即是顯著的案例之一。

民俗是一個地域範圍之內,普羅大眾為因應生活所發展出的約定俗成之文化模式,它是一種常民的、民間的生活態度、價值判斷與行為模式,主要是一種觀念的表達,而民俗藝術、民俗文物等則是這種觀念形之於外的具體呈現。民俗中的信仰與習俗是一個民族或地區住民,因應自然、地理及人文環境歷經長久的時間所形成的積澱。《漢書‧王吉傳》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一個地域由於自然、地理與歷史、人文等條件背景之不同,自然累積產生不同的風俗習慣。臺灣漢人社會的「民間信仰」抑或是「信仰民俗」,正是先民承襲閩、粵傳統並調適地理環境、氣候等條件,經過長年調整、積澱的結果。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在1952年3月14日施行的「改善民俗綱要」中,要求各地方輪角頭舉行的中元普度統一舉行。 圖/取自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在1952年3月14日施行的「改善民俗綱要」中,要求各地方輪角頭舉行的中元普度統一舉行。 圖/取自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

香的發展

漢人社會是宗教多元性的社會,不論是源自古代自然崇拜與祖先崇拜的民間信仰,亦或是東漢時期傳入中國的佛教與同一時期創立的道教,其內容除了教義、經典、組織與崇拜對象(神祇)之外,更需具有宗教禮儀,以提供為信徒服務的重要功能。宗教禮儀是以祭祀神祇為核心所衍生出的一套儀軌、範式,而在各式禮儀中,也多需藉由祭品來傳達達到祭祀的目的並呈現祭祀之精神。在眾多的祭品中,最先被運用的即是各式供品與金銀紙錢,尤其在漢人社會特重「香火」的信仰之下,香與金銀紙錢的使用更是成為主要的外在象徵。

漢人社會的上香禮儀可追溯自古代的「燔柴」祭祀,如《禮記‧祭法》說:「燔柴於泰壇,祭天也。」而在《周禮‧春官‧大宗伯》中將祭祀天地神祇的「吉禮」分為十二種,其中起源於燔柴的方式主要有三,為首的即「以煙祀昊天上帝。」其次為「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及「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1煙祀即是透過升騰的煙氣通達天庭,以使上帝歆享的祭祀形式,最受古代帝王所重視。除了單純的以燔柴生煙之法以祭祀之外,另外經常也會將牲、玉、帛等置於柴上一起生煙,稱為「實柴」,如〈大宗伯〉載:「以實柴祀日月星辰。鄭玄注:皆積柴實牲體焉,或有玉帛,燔燎而生煙,所以報陽也。」加玉的燎燒又稱「燎」,如《呂氏春秋・冬季》載:「及百祀之薪燎。高誘注:燎者積聚薪柴,置璧與牲于上而燎之,生其煙氣。2先秦時期最主要的祭祀之法即以「燔燎」為首禮。

焚香降神是中國古代祭禮中的重要儀式,除了燔燎之外,先秦時期祭祀也用具有香氣的植物加在黍稷上,以讓其香氣達於墻屋。唯,緣於中國本無生產香料,在漢武帝開通南越、西域取得龍腦、雞舌、安息薔薇水等香料之前,多使用蕭、蘭蕙等,如《禮記‧郊特牲》載:「周人尚臭。……蕭合黍稷;臭,陽達於墻屋。故既奠,然後焫蕭合膻薌。凡祭,慎諸此。魂氣歸于天,形魄歸于地。故祭,求諸陰陽之義也。3又據宋謝維新《古今合壁事類備要》載:「然香,一也,或出於草,或出於木,或花、或實、或節,或葉,或皮,或液,或又假人力煎合而成。有供焚香者,有可佩者,又有充入藥者……。」香的功能由祭神而擴充為具有避邪、去鬼、返魂、逐疫、保健等功用。4

香的功能除祭神外,尚有有避邪、去鬼、返魂、逐疫、保健等功用。 攝影/許伯崧
香的功能除祭神外,尚有有避邪、去鬼、返魂、逐疫、保健等功用。 攝影/許伯崧

香的意涵

漢代佛教傳入中國以及道教成立之後,二教也都十分重視以香供養神祇、降神之儀。佛教認為香有四個方面含義:一是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二是表示傳遞信息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三是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四是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喧、痴」。佛教燒香以三支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誠心。」

而在道教中,以三柱香代表道教三寶即道寶代玉清、經寶代上清、師寶代太清。同時,也代表天、地、人,正可謂敬三清,敬天、地、聖賢人。其意義主要有四:一是供養諸神。二是以香傳信,求神賜福,如道經說「寶香焚在金爐內,香煙繚繞達上蒼」、「三柱真香通信法,三界神明降福來。」意即香是人與神之間的通訊物,我們通過燒香,香菸裊裊能把我們的祈願信息傳達給神明,從而祈求神明保佑。三是心假香傳,寸誠感神,如道經《祝香咒》:「道由心學,心假香傳,香爇玉爐,心存帝前,真靈下盼,仙旆臨軒,令臣關告,徑達九天。」意即真心誠意能夠藉由香菸之上生而感動九天之上的神明。四是修持「三香」,盪除「三業」。

除此之外,道、佛二教也普遍在道場科儀中運用上香之儀,如大乘佛教科儀中在舉佛號之後即有「香贊」之唱頌,行香的方式有燒香、燃香、花香、塗香等,甚至包括「心香一瓣」;而「贊」,有稱讚、讚頌的意思。因此,在佛門課誦中,為了表達贊誦佛菩薩及佛陀教法之殊勝等,傳統儀式中會用先用「香贊」來表達敬意,一般較常唱頌的贊文為「爐香贊」、「戒定真香」、「寶鼎熱名香」等。5而道教更在一般的供養之外,更發展出藉由燃香以「出官」通神降福之「發爐」儀式。

不論是佛教、道教或是民間信仰,在祭祀禮儀中都十分重視燃香。 攝影/許伯崧
不論是佛教、道教或是民間信仰,在祭祀禮儀中都十分重視燃香。 攝影/許伯崧

不論是佛教、道教或是民間信仰,在祭祀禮儀中都十分重視燃香,除了以香供養神明之外,也藉由香煙裊裊上升而將祈願上達天聽。不論是點香或燒金紙,當然不是漢人社會自古即有的行為,而是經過先輩前人們長年經驗累積改變之下的結果,沒有人能夠預料數十年之後又會演變成何種形式?正如同近百年前民間祭祀儀式中沒有罐頭、泡麵、盒裝餅乾等供品一般。除去地域性的差別之外,民俗文化的內在精神與外在形式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僵固現象,但它的變遷應該是綜合普羅大眾共同意識所凝聚形成的、自發性的改變,此亦是文化人類學「文化變遷理論」中的「內化變遷」,這種改變是「健康」的、順勢的。若是以外力(如公權力、某一社會階層批判力等)企圖加以改變,亦即文化變遷理論中的「外化變遷」,這種改變則是粗暴的、逆勢的,終將遇到如潮水般而來的反撲。

佛家在形容佛法時,經常喜歡引用《易經・繫辭上》的話:「百姓日用而不知。」民俗亦是如此。在過去文字運用不普及的年代,大多數的民俗文化都是靠先輩們一代又一代所口傳、身教而留下來,甚至運用許多「禁忌」來加以規範。由於鮮少有正式文字記載,一般庶民對於民俗的精神與其起源也多不甚了了,而多僅停留在「知其然」(知道操作方式)的狀態。晚近,由於以「環保」為首的意識普遍受到重視,政府主管機關必須應有一定的作為以反映民意,但在執行「引導」的政策之前,官(民意代表)、學等領袖諸公們,是否也應該先「知其所以然」?

臺灣社會遭逢如此價值觀衝突,各個階層都有需要進一步提升對此相關事務的理解與思考,進而共創下一波民俗發展的未來。一方面投入民俗推廣與教育的單位不應悶不作聲,二方面產業界(香、金生產販售者),以及第一線的宮廟,除了「知其所以然」之外,也切勿「便宜」行事、以利為重,畢竟此一「近利短視」心態除了「有欺神鬼」之外,更給予「上位者」藉由環保議題來加以「整頓」的最佳理由與使力點!

共同「燃好香、燒好金」,思考自己所處民俗文化的環境,投入實際作為,不但有益環保、維護香火,也是累積自己的功德,朋友們,您道是否?

  • 文:謝宗榮,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主持人、輔仁大學進修部宗教系兼任講師
  • 更多民俗亂彈WebFB

臺灣社會遭逢如此價值觀衝突,各個階層都有需要進一步提升對此相關事務的理解與思考。 攝影/許伯崧
臺灣社會遭逢如此價值觀衝突,各個階層都有需要進一步提升對此相關事務的理解與思考。 攝影/許伯崧

  • 「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貍沈祭山林川澤,以副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獻祼享先王,以饋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礿夏享先王,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
  • 詹鄞鑫,《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與宗教綜論》,頁298。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 「臭」音「秀」,即香氣之古義,「焫」即「爇」,燃燒之意。
  • 徐福全,《臺灣民間祭祀禮儀》,頁35。
  • 〈爐香贊〉:「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