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廟為何走上街頭?環保單位只想操弄議題不想解決問題 | 溫宗翰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宮廟為何走上街頭?環保單位只想操弄議題不想解決問題

在2017年的今日,環保單位依然在談「減爐」、「減量」,難道是因為民間社會晚近30年來,從來不曾改變嗎? 圖/美聯社
在2017年的今日,環保單位依然在談「減爐」、「減量」,難道是因為民間社會晚近30年來,從來不曾改變嗎? 圖/美聯社

近日,針對環保署一連串「改變風俗」政策,民間信仰廟宇大量集結,準備以廟會形式,北上凱達格蘭大道進行柔性陳抗,引起不小話題討論。不意外地,環保單位仍繼續見風轉舵,揚言尊重宮廟文化「沒有禁止、沒有強制」,只是希望減爐與替代。事實上,環保署與雲林縣環保局的說法,依然是謊言連篇,罔顧自身掌握國家機器之利刃,更無視臺灣民間社會長達30年來的自律變革其演進現狀為何。

國家單位將臺灣民間信仰視為一種迷信、浪費,認為燒香金會造成污染的看法,是延續自殖民時代、獨裁戒嚴時期一脈相承的政治輿情手法。藉由污名化民間信仰,可使執政者有藉口以「管理」、「輔導」、「勸導」、「保護」等不同手段介入寺廟管理,乃至於資源脈絡之運籌。

只是,不同時期的聲張目的與輿論各有差異,戰後獨裁戒嚴時期,官方面對當時整體社會狀態,以迷信、鋪張浪費等輿論做為政策攻勢。直到1980年代環保概念出現,開始有針對民間信仰產業工廠,提出環保品質要求;並在1990年代以後,邁向民主化的臺灣,改以環保為名,取代過去嘲笑民間信仰迷信、鋪張的說法。

自2010年開始,環保署將減少燒紙錢納入地方政府執行空氣品質改善績效的考評項目,此後七八年來,環保單位便以各種「創意替代」為主軸,進一步強化「改良風俗」觀念,除了推動一爐一香、金紙減量、集中焚燒外,也特別強調以米代金、以功代金,甚至是以吐司代金的荒謬創意。也曾耗費公帑,聯合13個縣市設立普度網,提供線上中元普度祭拜,網站內容不僅缺乏民俗常識,還被笑說是在演「鬼來電」,並淪為商業廣告站。

我們不得不追問,在2017年的今日,環保單位依然在談「減爐」、「減量」,難道是因為民間社會晚近30年來,從來不曾改變嗎?當然不是。國家機器運作對民間社會絕對有很強的影響力,執政當局不能不謹慎看待己身領導權的支配力量。雖然那些缺乏民俗脈絡的創意替代沒有實際成效,但民間信仰承受的汙名觀點早就蔓延開來。許多廟宇燒香、燒金其實為此不斷在變革、改異,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幾乎已經到了減無可減的絕境。

將臺灣民間信仰視為一種迷信,認為燒香金會造成污染的看法,是延續自殖民時代、獨裁戒嚴時期的政治輿情手法。 攝影/許伯崧
將臺灣民間信仰視為一種迷信,認為燒香金會造成污染的看法,是延續自殖民時代、獨裁戒嚴時期的政治輿情手法。 攝影/許伯崧

信環保教的比民間信仰還沈迷

以焚香為例,早期廟宇多是每神一爐、或每廂一爐,在一進間的小廟裡,有些配置天公爐、三界公爐、主神爐、同祀神(兩旁)、陪祀神(桌前)、五營爐(中壇)、虎爺爐(下壇)、旗官爐、門神爐、金爐,外加香抹爐、香環爐等等,有十來座香爐都算稀鬆平常,更遑論地方大廟,有三進間或三樓層規模者,大多超過二十座香爐。但從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開始,各地宮廟香爐都有明顯減少,尤其是政令宣導以後,無論是被脅迫要求,或以保護古蹟之名、以環保之名等等,都讓許多地方受到影響採取減爐因應。

有些地方小廟禁不起騷擾,很早就從十幾座香爐減剩三、五座不等,甚至有只剩兩座香爐的案例,現下為配合一爐一香政策,常有信徒手持兩柱清香,祭祀神明時非常尷尬,因為許多地方的民俗觀認為,兩柱香是用以祭祀甫剛去世的「新亡」者。

縱然有廟宇為了維持寺廟空間神聖性,不敢隨意減爐,卻也早就因應時代變化,特意減少香枝數量,從過去每爐三柱,到今日常見的每爐一柱。絕大多數宮廟都有明顯減量。比如北港朝天宮就減至七爐七柱,大甲鎮瀾宮只有四爐四柱,松柏嶺受天宮以前有十多個香爐、每爐三柱香,現在改為五爐九柱香,甚至不僅減少線香爐,也會減少香抹爐、香環爐的使用。粗略推估,晚近30年來,臺灣民間信仰的焚香減量,恐怕至少都達到六成以上。這都還不包含金香產業自我改革發展,自1980年代開始為環境保護所做的努力。

環保署其實從未面對真實社會變化情況,只以污染為由,奉拜環保主義大神,利用大眾傳媒形構偏見、汙名化民間信仰。這使民間社會常有人說現在信環保教的,恐怕都比信民間信仰的還要沉迷,似乎不讓民間信仰廟宇儀式被全面替代或消失,絕對不會善罷干休,改造民間信仰就能拯救空氣汙染。其實環保署與跳出來攻擊民間信仰的許多環保教徒,除了展現他們信奉環保教義的意識形態以外,所有對香金的指控,都是一種推測,藉由官方立場與政治口號來包裝,不僅數據不明確,也沒有嚴謹學術研究基礎來深度闡釋。

這等利用國家機器惡意干擾民間文化運行的霸權心態,徹底展現在環保單位屢次發廣告、騷擾宮廟的行徑與座談會的發言上。明明民間社會逐年減燒,環保單位公開的燒金總量數字仍可以不斷提高,比如2015年宣稱燒掉15萬噸的金紙,到了2016年改口為24萬噸。甚至進一步利用媒體宣傳說碳排放量等於2萬輛車,乍看之下煞有其事,但事實上,根據公路總局的統計數字,2017年5月領有牌照的汽車總數,高達788萬輛,機車有1370萬輛,這數字都還未含臨時車、軍用車及未領照車輛,一整年的燒金數量與大眾汽機車使用狀況相形之下,根本微不足道矣。顯而易見,環保署根本只是在玩弄數字遊戲,更何況汽機車排放廢氣製造的毒害與汙染,遠遠大於金香焚燒。

這幾年環保署變本加厲地不斷擴大宣傳經費,光2017年農曆過年期間,短短一個月耗資95萬元推播217次宣傳拜拜不燒香的廣告,榮登環保署晚近兩年公開資訊中,使用公務預算購買廣告單筆數字之冠。更有甚者,「改善風俗」這種只出現在獨裁戒嚴時期的政令口號,也可以拿來編列2.1億元。信仰文化其實從來沒有此優彼劣的問題,但是環保大神卻總是認為民間信仰需要被改「善」,當環保大神漫無止境地擴張,失卻的恐怕是民俗本真性與文化價值觀。

縱然有廟宇為了維持寺廟空間神聖性,不敢隨意減爐,卻也早就因應時代變化,特意減少香枝數量。 攝影/許伯崧
縱然有廟宇為了維持寺廟空間神聖性,不敢隨意減爐,卻也早就因應時代變化,特意減少香枝數量。 攝影/許伯崧

只想操弄議題不想解決問題

環保署於去年(2016)底開始,在一些法規討論裡都特別提到限制燒香金、禁放鞭炮等字眼,甚至發函寄送「大型民俗宗教活動管理辦法」,於公文裡夾帶寺廟封爐的建議,第一時間便就引起許多金香業者抗議。只是環保單位面對陳情,都只會說他們沒有強制,只是「建議」,卻從來不檢視自己作為國家單位,隨便一紙公文的附件,就能鑄成嚴重誤會。又即使知道產生誤解,卻也從來不願意主動澄清,心態昭然若揭。

有一次在沙鹿某間宮廟,地方上的婆婆媽媽與我閒聊,說「政府為著環保,現在都不給燒金燒香」。這種具體感受與反應,絕對不是環保單位面對媒體時,假意沒有「強制」就可釐清。國家機器以公帑建立一套屬於官方視野的文化價值觀認知,取代民間社會原有知識系統,藉此盈實統治階級的政治籌碼,這當然是在建構統治者文化霸權、干預民俗。

尤其,環保單位不是只有進行思想改造上的「潛移默化」,也實質地不斷騷擾宮廟,一下子跑去廟裡傍著香爐檢測數據,一下子進行宮廟約談,甚至辦理所謂宗教座談會,卻只有「鼓勵禁香」「減燒」的單一觀點灌輸。實然之,由過去到現在,不僅從來沒有一位民俗學者被徵詢過專業意見,也從未獎勵民間信仰廟宇改善排風設備,協助研發良好精緻的焚燒金爐設施等等。相較於環保署時不時補助汰換運輸車輛、獎勵鍋爐改善等等,民俗社會被打壓最慘,豈不令人有薄此厚彼之感?改善風俗計畫的2.1億,如果拿來改進宮廟焚燒設備,恐怕都比拿來改造民俗還要有價值,環保單位諸多施政既缺乏文化脈絡理解,又強加覆蓋官方意識型態,自然讓民間底層社會感覺受到侵犯,引起強烈反彈。

比如,以米代金或以功代金政策,就是完全忽略民俗思維當中的香火觀。民間信仰焚燒金香,是長期以來漢人民間信仰重要的物質基礎,金、香、炮、燭、酒是建構祭祀文化的基礎元素,橫跨聲音、影像、氣味等知覺感受。使用這些物品,超自然意念就可以具象化,讓神明可觀、可觸、可驗、可想。人畢竟有他依憑的生物本性,有這些物質基礎,才能建構神靈想像,這絕對不是用「米」、「功」或「心」可以取代。縱然是其他宗教,也都必然要使用香與火,甚至也使用水、風、植物或符號,才能表現神的存在。

漢人民俗信仰觀認為,香火代表著靈力,有香火才有神,許多「神明會」甚至不需要有神像作為膜拜對象,只要有香爐就能形成信仰輪祀的網絡。幾百人、幾千人共同輪流祭祀香爐,這在民間社會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有許多臺灣人的祖先是從中國漂洋過海來臺,移民們不見得會攜帶神尊,但為了延續香火不斷,就會使用香火袋,祭祀著象徵神明的香火,那麼就能到一個嶄新的地方,獲得神靈祝聖、開枝散葉。也就是說,香火通常不只代表神或靈力,更是社會發展、生命永續的象徵與反映。俗語說「萬年香火、萬代香煙」,除說明香火象徵人丁興旺,也具體表達出香火不能斷絕的深層民俗思維,這絕對無可替代。

除此之外,這幾年集中焚燒政策不斷發展擴張,只是具體方式也因缺乏文化脈絡,常令民間社會感到啼笑皆非。雖然環保署說明有請道士淨化鍋爐,但確實就是與焚燒垃圾的場所在同一個地方,有些縣市環保局甚至假意收了清明節用的金銀紙錢,卻連燒都不燒,根本就是把這些祭祀物當作垃圾看待。

更何況一個完整祭祀儀式,焚燒金銀紙其實不能與祭祀行為完全分割,比如民間信仰祭祀儀式中,在焚燒金銀紙錢後有個重要的舉動,稱作「gàn錢」,就是得拿著酒在化金後的金爐上面,澆灌水酒三圈,俗語說「gàn錢gàn乎圓,添丁發財大賺錢」,這種儀式結尾,是祭祀文化深層結構的一環,不可分割。如果非得集中焚燒金銀紙錢,gàn錢這個儀式就會消失,意義就不再圓滿。

根據林美容教授的討論,認為漢人民間信仰儀式當中有許多末端儀式,這些末端儀式經常展現著民俗思維當中的熱鬧觀、圓滿觀,有它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其實像許多祭祀儀式最後得放一串鞭炮,來做為整體儀式圓滿結束的意義,也是展現著如此核心意涵。從這點來看,都突顯現有集中焚燒制度其實相當不完善。

漢人民俗信仰觀認為,香火代表著靈力,有香火才有神。 圖/美聯社
漢人民俗信仰觀認為,香火代表著靈力,有香火才有神。 圖/美聯社

是誰逼宮廟走上街頭?

缺乏對文化脈絡的深層理解,才會製造出許多不當的替代想像,再加上不斷惡意騷擾,自然使宮廟管理人有危機意識,進一步被逼迫走上街頭。宮廟在臺灣民間社會向來是生活文化非常重要的精神中心,從歷史發展來看,往往都是被逼迫到底線的時候,才會產生抵抗的力量,過去無論是抗清、抗日、抗威權,反核四、反六輕、反五輕等等,宮廟走上街頭,彰顯著底層社會最大的焦慮與無奈。

日常生活中迫切急需解決的汙染源那麼多,環保署真的有需要不顧民俗文化本質,刻意忽略民間社會自理、自律的可能性,不斷舉著假環保大旗,挑選最無傷大雅的民間信仰,透過粗暴的手段來操作政績嗎?

在現實生活中,燒金香與炮竹的傳統儀式隨著時代的進展與環保的呼籲,民間社會早就不斷的自我修正與改革。民俗信仰有它深層運作的內在邏輯,會隨著社會的變遷緩慢更迭,這不代表著民間社會沒有反省、對環境沒有關懷,更不意味著國家機器可以毫無忌諱地介入干預,施加各種文化干擾,任意變造與阻斷民間社會的自然發展。

民俗信仰有它深層運作的內在邏輯,會隨著社會的變遷緩慢更迭。 圖/歐新社
民俗信仰有它深層運作的內在邏輯,會隨著社會的變遷緩慢更迭。 圖/歐新社

留言區
TOP